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进入导航第1页第二部分导学课堂与素养提升进入导航第2页模块三文化发展历程进入导航第3页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进入导航第4页单元提能自主学习课进入导航第5页1知识体系建构进入导航第6页2热考命题主线主线西方人文精神在不同阶段的内涵►知识主线西方人文主义历程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四个历史阶段;人文精神的发展也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进入导航第7页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他们反对迷信,提倡怀疑,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成为人文主义的源头。苏格拉底更加注重人的伦理道德和知识,主张“认识你自己”,把哲学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3.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提倡个人宗教信仰自由。进入导航第8页4.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总结提升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影响(1)推动了中国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如严复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学习西方的“民权”思想,对维新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进入导航第9页(2)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如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翻译了卢梭、孟德斯鸠的作品。(3)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如新文化运动前期,陈独秀等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体现的哲学道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进入导航第10页3横向中外关联对比点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孔子苏格拉底相同点都强调道德和知识的作用,都主张追求个人的善。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目的为奴隶制度服务,恢复周礼挽救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度不同点内容(1)思想核心“仁”(2)主张“为政以德”,体现了民本思想(3)主张“克己复礼”(4)主张“有教无类”(1)“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美德即知识”(3)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进入导航第11页孔子苏格拉底不同点影响开创了儒家学说,首创私人办学之风,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导航第12页4史学素养提升高考选择题题型突破(Ⅰ)题型漫画类选择题●题型解读(1)材料来源:反映某一历史时期重要时代特征或某一历史现象的时政漫画。(2)命题形式:一是在题干上点明漫画反映的时代、国别、漫画标题及反映的简单现象等,并根据漫画材料配置解读选项;二是在题干中没有设置任何提示信息,纯粹是一幅漫画,要求学生根据漫画上隐含的历史信息,通过解读挖掘、判断漫画反映的历史主题或本质现象。进入导航第13页(3)命题特点:情景新、直观性强、能力考查层次高。(4)考查能力:考查对漫画隐含信息解读、获取、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进入导航第14页●解答技巧运用“读、定、联、判”四步法解答(1)“读”:解读漫画时空信息,挖掘蕴含的历史现象。(2)“定”:通过历史漫画直观形象的图画形态,确定作者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明确其赞扬或讽刺的主题。(3)“联”:根据漫画,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知识点及解答关键要求,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图文史料的有效信息。(4)“判”:据题干图文信息,迁移历史知识或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图文漫画和题意要求,分析出漫画的本质主题寓意,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进入导航第15页[练习1]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是()A.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B.痛斥资本主义社会是黑白颠倒的罪恶社会C.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D.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A进入导航第16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只有人民同意,国王才能当政”等信息体现的是启蒙运动的主张,启蒙运动宣扬“理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应选A。进入导航第17页(Ⅱ)题型地图类选择题●题型解读(1)材料来源:中外历史上的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2)命题特点:试题新颖直观、信息内涵丰富、能力层次高、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此类题在题干中一般都有“据图可知”“反映出”“说明了”“佐证”“符合的是”等标志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3)考查能力:考查空间想象、读图获取信息、联系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进入导航第18页●解答技巧一般分“读图、关联、判断”三步解答(1)读图:通过对图中自然地理名称、政治地理名称及变化,经济和政治地理区域范围及变化等反映的信息来判定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物、历史特征或形成原因(一般要从历史事物的名称变化、历史事物区域范围的变化和新旧历史事物的兴亡变化三方面来思考)。进入导航第19页(2)关联:依据历史地图中关键性地名、国家和区域分界线等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试题的相关信息建立有效联系。(3)判断:据图信息,联系与图相关的知识,依据题目要求,作出综合性判断,从而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进入导航第20页[练习2]下图是1581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导致此图产生巨大错误的原因是()A.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C.人们对世界认识能力有限D.天文地理知识匮乏A进入导航第21页解析:答案的选择要以材料提供的情景为依据,材料说明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对中世纪欧洲的巨大影响。进入导航第22页5易混易错辨析1.古希腊先哲思想否定神的存在。()2.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思想有共同之处。()×提示:古希腊先哲注意研究人和人类社会,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神但并不否定神的存在。√提示: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把人置于社会的中心。苏格拉底不是智者学派成员,但在关注人的问题上与智者学派有共同之处。进入导航第23页3.孔子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的目的不同。()4.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宗教信仰。()√提示: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提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有信仰宗教的。进入导航第24页5.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的斗争。()√提示: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因为当时天主教会在西欧垄断一切,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封建的思想理论还不够成熟。进入导航第25页6.孟德斯鸠的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7.启蒙运动把矛头对准封建专制制度,不再反对天主教会。()√提示: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提示:启蒙运动把矛头主要对准封建专制制度,同时进一步反封建神学,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进入导航第26页8.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提示: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是一种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理性主义中,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理性主义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进入导航第27页
本文标题:202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提能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86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