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17年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
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1页(共11页)北京市西城区2017年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2017.4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1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运用(共22分)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戏剧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举办了以“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为主题的校园戏剧节。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4题。1.戏剧节中,老师让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介绍某一方面的戏剧知识。下面是一位同学为介绍中国传统戏曲而准备的材料。请你帮他完善材料。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多种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一幕幕戏剧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表达着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和悲欢离合)。在我国,戏剧多称为戏曲,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貌。中国戏曲是世界戏剧百花园中瑰丽的奇葩。它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于一炉,是一种独树一帜的戏剧表演艺术。中国戏曲种类繁多,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五大戏曲剧种。【乙】北京的京剧雍容华贵,河南的豫剧高亢激越,江浙的越剧委婉悠扬,河北的评剧通俗亲切,安徽的黄梅戏淳朴流畅。【丙】它们与其他各类剧种共同构成了中国戏曲的百花园,令人陶醉其间,流连忘返。(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横线上所选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心弦.(xián)悲欢离合B.心弦.(xuán)悲欢离和C.心弦.(xián)悲欢离和D.心弦.(xuán)悲欢离合(2)有同学认为材料中应补入下面一句话:各剧种因地域文化特征不同、审美趣味不同而各具特色。你认为这句话应补在【甲】【乙】【丙】哪个位置上最为恰当?(2分)(3)结合文字内容,解释文中“奇葩”一词的意思。(2分)答:2.戏剧节期间,同学们欣赏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亲身感受了戏剧的魅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同学们的戏剧欣赏水平,语文老师举办了东西方戏剧鉴赏讲座。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2页(共11页)(1)讲座开始的时候,老师先让同学们补出下文横线上剧作家的名字。(1分)《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1959年,中国现代戏剧家田汉到江西临川拜访汤显祖故居,作诗:“杜丽如何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何当丽句锁池馆,不让莎翁在故村。”他认为杜丽娘与朱丽叶不相上下,中国的汤显祖与英国的旗鼓相当。(2)《牡丹亭》剧情:杜丽娘游花园时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易逝。杜丽娘唱词:原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罗密欧赞美朱丽叶。罗密欧台词:天上两颗最灿烂的星,因为有事他去,请求她的眼睛替代它们在空中闪耀。要是她的眼睛变成了天上的星,天上的星变成了她的眼睛,那便怎样呢?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黯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结合剧情对《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戏剧的语言进行研讨。研讨中表述有误的一句是(2分)A.杜丽娘的唱词,把美好的青春比作姹紫嫣红的繁花和良辰美景。B.《牡丹亭》中,以断井颓垣来表现凋零的青春,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心情。C.罗密欧巧妙地把天上星与朱丽叶眼睛互作替换,赞美了朱丽叶眼睛的明亮。D.罗密欧把朱丽叶的眼睛比作朝阳的光辉,在太空大放光明,使灯光黯然失色。3.戏剧节展演前,同学们准备在舞台两边张贴对联,在剧院门口张贴戏剧节招贴画。(1)一位同学写好了上联,其他四位同学对了下联。你看看哪句下联对得更好。(2分)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下联:A.生旦净丑,演人演戏演古今B.抑扬褒贬,评事评理评人生C.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D.人间哀乐,人前人后人生里(2)在戏剧节招贴画征集活动中,下面两幅作品脱颖而出,请你选出一幅最能体现戏剧节特点的招贴画,并结合画面说明理由。(2分)图一图二选择:理由: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3页(共11页)4.戏剧社同学排演课本剧《智取生辰纲》,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过黄泥冈,路遇卖酒的,众军士想买酒喝,被杨志阻止。杨志说:“你们全不知路上的危险!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演员们对划线句子的重音处理产生了分歧,你同意哪种意见?说说你的理由。(2分)○1重音放在“多少”上○2重音放在“好汉”上○3重音放在“蒙汗药”上○4重音放在“麻翻”上选择:理由:5.默写(共7分)(1)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1分)(2)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1分)(3)同学们为了丰富古诗词积累,在班里做起了“飞花令”游戏。这次的指定字是“春”。请你作为乙方参与游戏,填写诗句。(2分)甲:当春乃发生乙:甲:春蚕到死丝方尽乙:【注】“飞花令”是古时候的一种行酒令游戏。行“飞花令”时,每次指定一个字,游戏双方轮流说出含有指定字的诗句,诗句不超过七个字。(4)毕业在即,班委组织同学们制作毕业纪念册,一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了下面的句子,请你用古诗句表达类似的意思,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诗句:,。理由: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鱼我所欲也》,完成6-9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4页(共11页)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6.下列词语中的“患”与“故患有所不辟也”中的“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患得患失B.防患未然C.医患关系D.欲加之罪,何患无辞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加:(2)乡.为身死而不受乡: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翻译:(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翻译:9.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崇尚的精神品质。从战国的屈原,到南宋的文天祥,再到晚清的谭嗣同„„他们都曾为“义”而献身。文学作品中也有着许多为“义”献身的英雄形象。请举出《红岩》中的一位革命者,说说“舍生取义”在他(她)身上的具体表现。(2分)答:三、名著阅读(共8分)10.《论语》中有多处论述言行关系的语句。请你结合下面的语句,说说孔子对言与行的关系持怎样的看法,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你的理解: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5页(共11页)11.《水浒叶子》是明末书画家陈洪绶为《水浒传》中四十名好汉创作的系列版画作品,人物画像配以绰号、姓名和题赞(如图一宋江像所示)。图一图二图二的题赞写道“伸大义,斩嫂头,啾啾鬼哭鸳鸯楼”。请为图二配上人物的绰号、姓名,并简要说出与题赞中提到的内容相关的一个情节。(2分)绰号、姓名:相关情节:12.现代的电击枪、潜水服在儒勒·凡尔纳生活的时代并不存在,但在《海底两万里》中却有它们的影子。请任选一幅图片,说说《海底两万里》中哪个情节与图片中的事物相关。由此看出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图一电击枪图二潜水服选图()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6页(共11页)相关情节:特点: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15题。(共9分)【材料一】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对神秘的宇宙充满探索的欲望。“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壁画描绘的“仕女飞天”图景等等,都是这种梦想的反映。庄子在《逍遥游》里,就描绘天是“其远而无所至极”,他玄想有一条大鱼(鲲)变为大鸟(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可以高飞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而抵达“天池”。明朝时,一位名叫“万户”的官员,在一把椅子的背后装上47支火箭,他自己坐在椅子上,并用绳子绑紧,两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他要仆人将这些火箭同时点燃,想借用火箭的力量把他推向空中,他最终成为了为人类飞天梦想献身的第一人。为表彰他的功绩,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材料二】航天工程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推动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进一步实现人类的太空梦想,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一些重大航天项目的预算动辄以数十亿美元计。航天的成本之高,仅从航天器就可见一斑。以最新的“奋进”号为例,单架航天飞机造价约30亿美元,每年的保养维护费用更是惊人。伴随着人类航天事业取得巨大进展的,是不可避免的航天灾难。迄今为止,航天灾难已经不下几十起,许多宇航员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1986年1月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73秒钟后突然爆炸,7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降落时解体,7名宇航员遇难。【材料三】1956年10月,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是人类最高科技成就的象征,当然需要更多的人才投入。国务院在《2016中国航天白皮书》中强调:“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等机制,依托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加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国际合作专业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到2016年10月,神舟系列飞船已进行了11次太空飞行,完成了一次次复杂的太空科研任务。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第7页(共11页)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时间与任务一览表发射时间飞船编号飞行时间乘组及任务1999年神舟一号21小时49分无人飞船,验证有关创新技术2001年神舟二号138小时22分无人飞船,进行空间领域各项实验2002年神舟三号162小时39分搭载模拟人,载人实验2002年神舟四号162小时36分搭载模拟人,全领域载人实验2003年神舟五号21小时28分杨利伟,搭载航天员成功2005年神舟六号115小时28分费俊龙、聂海胜,搭载两名航天员2008年神舟七号68小时27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实现太空行走2011年神舟八号374小时30分搭载模拟人,与“天宫一号”对接2012年神舟九号303小时36分刘洋、景海鹏、刘旺,航天员操作对接2013年神舟十号350小时29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对接、太空授课2016年神舟十一号774小时3分景海鹏、陈冬,宇航员太空驻留实验13.【材料一】与【链接材料】共同表达了什么内容?结合这两则材料作具体说明。(3分)【链接材料】天河①与海②通。近世有人居海渚③者,年年八月有浮槎④,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⑤粮,乘槎而去。去十余月,奄⑥至一处,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选自《博物志·天河》)【注】①[天河]指天上银河。②[海]
本文标题:17年九年级统一测试语文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19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