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讲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结构(Ⅰ)1.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观念)2.比较生产者与消费者、分解者的异同;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模型。(科学思维)考点一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态因子(1)概念:环境中对生物____、____、生殖、____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2)分类非生物因子:__、____、__等生物因子: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竞争等生长发育行为光温度水(3)特点(______定律):生态因子在____或____生物体的耐受极限时均可成为________,但在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内,每种生物都具有一个______。耐受性低于超过限制因子最适区2.生态系统和生物圈(1)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一定的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生物圈(2)生态系统的类型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____生态系统____生态系统陆地人工(3)生物圈①概念: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②组成:______上层、____和______下层。岩石圈水圈大气圈3.生态系统的组成(1)__________(又称________):光、水、空气、无机盐等。(2)________(又称________):非生物成分无机环境生物成分生物群落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____异养____生物类型①光合自养生物:________和蓝藻等;②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细菌等大多数____;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某些微生物____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自养异养绿色植物动物腐生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作用①把无机物制造成______,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______;②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①___________;②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供生产者重新利用有机物化学能加速物质循环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1.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提示]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2.生产者一定是绿色植物。()[提示]生产者是自养生物,而自养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化能合成细菌等。××3.分解者是联系外界环境与生物群落的桥梁,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处于主导地位。()[提示]消费者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非占主导地位。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1)非生物成分(或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2)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与细胞呼吸等同吗?请说明理由。[提示]不能完全等同。微生物分解作用是微生物分泌酶到细胞外,将细胞外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也可能生成无机物),然后再吸收进入细胞,微生物分解作用包括体外有机物分解和体内细胞呼吸作用。2.如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中组分1、2、3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简要说明理由。[提示]不能。图中的组分1是生产者、组分3是消费者、组分2是分解者,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外,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探究蚯蚓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分解生活垃圾的速率,请写出该实验的基本思路。[提示]先控制不同的环境温度,然后利用等量的生理状态相同的蚯蚓去分解等量的相同的生活垃圾,在相同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生活垃圾的剩余量。考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分析与判断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C[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为分解者,A错误;多数细菌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和光合细菌等是生产者,B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C正确;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是生产者,在捕食虫子时为消费者,D错误。]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关系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全部的动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乙是消费者,包括大部分的动物、寄生细菌等。一部分动物属于分解者,由此判断B项错误。]3.(2018·河北衡水冀州中学第三次月考)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细胞呼吸C[图中1与4之间可以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而1与2均指向3,1有3个箭头指出,4有3个箭头指入,可以判断出1、2、3、4分别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与2所包含的种群不能构成群落,还缺分解者3,故A错误;3(分解者)中既有原核生物,也有真核生物,故B错误;4可以代表大气中的CO2,那么③过程可为光合作用,②过程代表细胞呼吸,而①表示捕食关系,故C正确,D错误。]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①自养型生物=生产者: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等)和化能自养生物(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它们都是生产者。②捕食或寄生异养型生物=消费者:异养型生物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它们都是消费者。③腐生异养型生物=分解者:腐生异养型生物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它们都是分解者。(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①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D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生产者,则A、B为消费者或分解者。②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C、D中指出箭头多的D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③根据D→A→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____关系(如捕食关系)形成的一种营养结构。(2)特点:______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但一般不会超过__个营养级。营养生产者五(3)表现形式起点:______终点: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即____营养级(4)单向性: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________形成的,通常不会逆转。生产者最高自然选择2.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间的关系(连线)[提示]①—b—Ⅱ②—a—Ⅴ③—d—Ⅲ④—e—Ⅳ⑤—c—Ⅰ3.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__________________。(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________,也可能被______________所食。复杂的网状营养结构多种植物多种肉食性动物(3)功能: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的渠道。(4)特点:①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____________。②在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出现多种,如两种生物可同时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同的营养级1.食物链中某营养级指的是某种生物或种群。()[提示]食物链中的某个营养级指的不是一种生物或一个种群,而是指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2.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同一营养级上。()[提示]杂食性动物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依据其食物来源不同,可以处于多个营养级。××3.食物网中的两种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提示]食物网中的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两种种间关系。4.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提示]杂草与水稻同属第一营养级,去掉杂草并未使能量流动中的营养级减少。××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1.食物链的特点(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2)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通常不会逆转。2.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分析(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变动的影响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直接以其为食物的第二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又会引起连锁反应,致使第三、第四营养级生物依次减少。(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写出相关食物链及分析依据。生物体ABCDE有机汞浓度/(mg·L-1)0.0570.51680.39[提示]。有机汞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考查食物链(网)的分析1.(2019·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食物链(网)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B.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C.增加或延长果园中的食物链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食物网中表示的都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捕食关系D[食物网的生物中,通常一种生物可以以多种生物为食,一种生物可以被多种生物所食,所以食物网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D错误。]2.(2019·湖北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如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有8条食物链B.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使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C.在甲→丙→丁→辛这条食物链中,辛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D.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D[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考查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分析3.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B[由于水蚤天敌减少,水蚤数量增多,水蚤以绿藻为食,水蚤增多导致绿藻减少,A、C错误;由于绿藻减少,白鲢和水蚤种间竞争加剧,并且由于花鲢减少,乌鱼会以白鲢为主食,因此白鲢的数量会减少,B正确;乌鱼以花鲢和白鲢为食,花鲢和白鲢数目都减少,导致乌鱼数量减少,D错误。]4.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括号内前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生物摄取的总能量,后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生物同化的总能量,单位为J/(cm2·a)。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鱼b
本文标题: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讲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10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