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八单元:大将风度——应考策略东昌中学:金颖教学总目标:让学生通过辅导“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解决学生在学习情绪、学习动机、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困扰。具体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及时调控自己的情绪,克服考试焦虑;让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为谁而学”这一学习动力问题做探索与思考,力争让其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较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论背景:[考生百态]一.该课属于学习情绪的辅导二.学习情绪与学习1.学习情绪是指个体对学习情感的意识倾向,表现为对学习的喜恶感受与体验。有良好的学习情绪与不良好的学习情绪之分。2.学习情绪对学习的影响(1)良好的学习情绪对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促进智力的开发,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对学习环境的适应等。(2)不良的学习情绪对学习起阻碍作用。具体表现在:妨碍智力的开发,使学生在学习上得过且过,导致不良恶习等。因此,学习情绪对学习有重大影响,在辅导中要重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2三.考试焦虑的消除1.什么是焦虑?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一般有以下几点得到公认:(1)焦虑既可以表现为生理,也可以表现为心理。在生理上,焦虑表现为植物神经混乱,如不自主地震颤、昏厥、肌肉痉挛、心跳加快、出汗等症状。在心理上,焦虑者主观上感到恐惧,预感到不祥与担心。(2)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当事者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与不安。(3)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到来。(4)实际上没有任何威胁或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2.焦虑的进一步分析焦虑是种复合性负情绪,其核心成分是恐惧。在某些情景中,痛苦、愤怒、羞愧、内疚等复合发生。当焦虑状态严重与持续发生时就可能导致神经性焦虑的病理状态。经常焦虑者可能养成一种焦虑特质,其特点为脆弱性格。焦虑由威胁与危险的预感所诱发,个人遭遇到利害冲突、灾难灾害、疾病困扰或竞争威胁与挑战时,预感到无力避免,无法应付的威胁时,恐惧就转化为焦虑。焦虑状态对人的精神生活有严重影响,会导致自主神经系统高度激活,焦虑持续或频繁发生,身体全面衰弱,食欲减退,睡眠不好与过度疲劳、恐惧、紧张和无助感加剧,注意的涣散、记忆力减退、思想混乱、无所适从,易产生极端念头,夸大自身无能,顾虑重重,灰心丧气,有时对恐怖的预期还会导致暴怒与暴躁,怨天尤人与厌烦。3.焦虑强度与操作效果焦虑强度操作效果研究证明,情绪能影响认识操作的效果,其影响效应取决于情绪的性质与强3度。中等焦虑水平的焦虑情绪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焦虑强度对操作的影响曲线呈倒“U”型,过低或过高的焦虑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4.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又叫做学习过度焦虑,主要反映在考场上。(1)它的特点:a.当事者在考试前普遍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担心考试考不好。b.考试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手脚颤抖,还伴有尿频、腹痛、头脑一片空白。c.当事者一般都有考试失败的经历。d.当事者感到考试的压力比较大,压力来自于家长、教师,也有来自于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它是学习过度焦虑的根源。e.当事者一般有对考试的非理性观念与推断,这是考试焦虑的一大成因。(2)它是种应激状态:应激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它往往伴发于出乎意料的危险情景或紧要关头。例如:突遇火灾、地震、歹徒袭击、参加重大比赛、进行至关紧要的考试等,都有可能使人处于应激状态中。个体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也有积极与消极两种情况。积极反应表现为急中生智、力量倍增,使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调动,以获得超水平发挥。消极反应表现为惊慌失措,四肢瘫痪,意识狭隘,动作反复出错。学生如平时成绩尚好,但参加重大考试或比赛,往往临场发挥不佳,考砸了锅,便是应激的消极反应。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激更易导致的是消极反应,若要增加积极反应的倾向,事先“演练”是有效的手段。(3)它的三个基本成分:a.以担忧为特征,由消极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所形成的意识体验,这被认为是考试焦虑的认知成分。b.同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增强相联系的特定的情绪性反应。例如:心率加快、呼吸加剧、肠胃不适、尿频多汗、头痛失眠等,这被认为是考试焦虑的生理成分。4c.通过防御或回避所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方式。如在考场上惊恐不安、多余动作或所谓思维增加或胡乱答完卷子早早离开考场,或干脆坐在位子上脑子一片空白等,这被认为是考试焦虑的行为成分。认知、生理、行为这三种成分共同起作用也共同体现了考试焦虑这一系列反应。5.考试焦虑的排除从理论上我们可以看到,适度的焦虑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学习上一点压力也没有对学习不会起推动作用。但过度的焦虑则对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消除的是学习的过度焦虑,不是消除学习的所有焦虑。如何消除考试焦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认知辅导即调节当事人的想法,这个想法即包括对自我的认识,对学习的认识,也包括对成败的认识。学习焦虑情绪背后通常都有非合理性的观念,如“我很笨;我又要考砸了;考不到前十名我一点面子也没有”等等。帮助学生分析出这些消极的、非理性的“自动想法”,然后用积极的理性的观念去替换,是解除学生问题的关键之一。(2)放松训练放松与紧张是两种对立的状态,肌肉放松了,心理上也就放松了,放松训练方法有许多,如:a.深呼吸法b.冥想法:即通过想象愉快的情景或美妙怡人的风景来放松。c.肌肉放松法:即通过他人或自己给自己下达松弛的指令,从手—肩—头—颈—胸—腹—臂—脚。具体是让身体每块肌肉先体验紧张,然后放松,充分体验放松后的感受,并争取保持。d.自我暗示法:让当事者坚决杜绝使用“惨了”、“完了”、“糟了”这类的话,同时让当事人自己编写一句提高自己信心的话,如“我这次一定能考出水平来”,在考试前5—7天,每天临睡前默念三次。且在平时脑海中一旦有担心考不好的消极念头就用这句话来压倒它。5e.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与条件反射原理结合使用的一种行为疗法。基本方法是:当学生出现焦虑反应时,同时引起一个与之对抗的肌肉松弛反应,以使学生原来的不良反应强度减弱,这种做法称为交互抑制。将交互抑制按等级排列,从弱到强,依次实施,直至最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而通常引起当事人焦虑反应的手段是让当事人进行相应等级的情景想象,在想象中唤起焦虑水平。[博识多闻]一.该课属于学习动机的辅导。二.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并使之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一目标;能使个体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能调节个体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等。三.学习动机1.涵义是唤起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引导个体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对此种学习活动加以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2.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动机和其他活动动机一样,对活动起着唤醒、定向、选择、维持和调节的作用。(1)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地对学习起促进作用。人的智力因素对学习有直接、重要的影响。但是,一些非智力因素如集中注意、坚持不懈以及对挫折的忍受性等意志和情感方面的品质,对于成功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动机的作用正是通过唤起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增强这些重要品质来间接的促进学习。(2)作为一种学习结果,强化学习行为本身,促进学习——动机——学习的良性循环。动机并非绝对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推动6力固然存在与重要,但一个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也可以先引导、组织他开展学习活动,然后通过学习活动逐步地激发和形成其学习动机。这样看来,学习动机可以加强并促进学习活动。同样,学习活动又可以激发、增强甚至巩固学习活动。3.学习动机的主要规律(1)学习动机由外部客观条件激发而来(2)学习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3)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4)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相互结合(5)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成正相关(6)学习动机的可迁移性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可以从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方面入手。通过:(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2)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心。(3)调节教学气氛,保持良好情绪。(4)促进动机迁移,产生学习需要。(5)帮助学生成功,增强成就动机。(6)指导学生归因,提高成就动机。(7)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8)及时反馈学习效果。(9)适当开展竞赛活动。[“考子”兵法]一.该课属于学习行为(方法、习惯、技巧)的辅导。二.行为7行为是人类是适应环境的内在心理变化的外在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内在的心理是指认知、情感的综合,外在的身体反应就是指行为,如内脏、腺体系统、脉搏、呼吸、脸色、四肢等等方面的变化。外显行为和内在心理活动是不可分离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统一于有机体之中的。三.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人类为了吸取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经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较为持久地改变历程的各种身体反应的整合。学生间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差异,固然与学习目的、动机、情绪、兴趣、意志等有密切关系,但是与学习行为的关系也很密切。凡是有良好学习行为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就好;凡是没有良好学习行为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就差。良好的学习行为包括: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后认真做作业,学习有计划,时间安排有条不紊,及时复习,科学地进行思维,注意课外阅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良的学习行为包括:学习无计划,不会科学的利用时间,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不能形成知识结构,不会听课,不会阅读,不善于科学用脑或上课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不认真做作业,不及时复习,懒得动脑筋,不积极思维等。不良学习行为的成因: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习特点认识不足;对自身的状况与条件认识不足;学习动机缺乏;意志薄弱;缺乏指导与训练等。第一课考生百态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考试焦虑及其成因,学会主动检查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并做主动的调整;2.掌握一些克服焦虑的基本办法,懂得如何有效地面对考试焦虑;83.了解自我的考试状态,能自我调节与克服考试焦虑心态或能主动通过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课时建议:建议上两个课时,一堂课可以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怎么产生的、帮助学生分析和检查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第二堂课可以进行群策群力,寻找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以战胜“焦态”的活动和对学生进行放松训练。课前准备:1.完成小测验,了解学生考试心理状态的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2.准备好教具,如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与放松的音带等。教学过程:一.考生百态(交流分享、引出主题)学习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是要进行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考试。那么谈到考试、碰到考试,我们每个人的心态又是怎样的呢?考试对你究竟意味这什么呢?相信大家谈到这样的问题一定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下面就请大家彼此交流一下。——请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分享,谈谈自己的考试心态(即课前完成的小测验的内容),然后再请个别(4—5人)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或个人或小组成员共同的心态)[提示:学生交流对考试的看法与心态时,也许会有对当今考试制度的抨击,这时教师要能做机智幽默的引导,即表现理解学生又不失去自己的立场。(比如说:现在的考试的内容形式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希望我们的同学们可以创造出从成千上万的人里选出人才的好的制度与方法来!而目前没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就只有让我们去适应现状了!过多的抱怨只会让你失去竞争力。)9学生交流对考试的看法与心态时,实际上是教师了解与发现学生是否存在非理性的观念(比如:我总是很担心,担心自己没有复习好;我的数学一直就不好,所以到了要考数学的那天就会很紧张等),教师可以做适当的记录(脑海中),并在谈焦虑成因时适当地引入,引导学生分析、了解自我。此时教师应关注对考试带有积极心态的学生,如果他们的考试状态也同样的良好,可以适当的让他们谈谈自己对考试的看法,及他们是如何应当考试的!使他们成为这次辅导所依托的“榜样”。]2.教师小结:“分数,分数,老师的法宝;分数,分数,学生的命根!”。分数不一
本文标题:大将风度应考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