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明确学习目标]1.认识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熟知氮的氧化物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知道氮的氧化物(NO2),硫的氧化物(S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防治措施。23学生自主学习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氮气__________色、__________味、__________溶于水,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较稳定,与其他物质不反应。在放电或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无□02无□03不□0445□05N2+O2=====放电或高温2NO2.一氧化氮是__________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二氧化氮是__________色、有__________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_______于水,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__________。□06无□072NO+O2===2NO2□08红棕□09刺激性□10易溶□113NO2+H2O===2HNO3+NO□12硝酸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1.SO2与NO2的主要来源(1)SO2: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和某些含硫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2)NO2:主要来自于__________。□01煤、石油□02汽车尾气2.危害(1)引起大气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2)溶于水形成__________。3.酸雨(1)概念:__________的降雨。(2)成因:主要是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溶于水形成的。(3)危害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03酸雨□04pH5.6□05SO2与NO24.防治措施(1)调整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2)研究原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排放,如用__________,对煤燃烧后的烟气脱硫。(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尾气排放。□06能源结构□07清洁能源□08二氧化硫□09氮氧化物□10石灰法1.实验室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能否用排水法收集NO2?为什么?提示:不能。NO与空气的密度十分接近且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般用排水法收集;NO2易与H2O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提示2.如何除去NO气体中混有的少量NO2气体杂质?提示:根据NO2与H2O反应能生成NO,既能除去NO2杂质,又不引入其他杂质,故可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水的洗气瓶,然后重新收集气体。提示23课堂互动探究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氮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1)操作方法将充满NO2、NO的试管分别倒置于水槽中,并通过导管通入少量的氧气。(2)相关反应原理3NO2+H2O===2HNO3+NO①2NO+O2===2NO2②由方程式①×2+②得:4NO2+O2+2H2O===4HNO3③由方程式①×2+②×3得:4NO+3O2+2H2O===4HNO3④2.氮的氧化物与水反应的计算规律(1)NO2单独溶于水(按上述反应①计算)剩余气体是NO,V(NO)=13V(NO2)。(2)NO2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按上述反应③计算)VNO2VO24∶1O2过量,剩余O2,V=VO2-14VNO2=4∶1恰好完全反应,无剩余气体4∶1NO2过量,剩余NO,V=13[VNO2-4VO2](3)NO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按上述反应④计算)VNOVO243O2过量,剩余O2,V=VO2-34VNO=43恰好完全反应,无剩余气体43NO过量,剩余NO,V=VNO-43VO2[即时练]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容积为15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在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通入O2的体积为()A.3.75mLB.7.5mLC.8.75mLD.10.5mL答案C答案解析15mLNO2与水反应后生成5mLNO,根据反应4NO+3O2+2H2O===4HNO3,使5mLNO完全被氧化需O2体积为5mL×34=3.75mL。据题意,通入的O2应过量5mL,则共需通入O28.75mL。解析2.将10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mL的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各多少毫升?答案(1)若剩余的是NO,则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9.2mL和0.8mL。(2)若剩余的是O2,则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6.4mL和3.6mL。答案解析剩余2mL气体可能是NO或O2,分两种情况讨论:(1)剩余的是NO,可以看成先发生了反应:4NO2+O2+2H2O===4HNO3,剩余的NO2又与水作用,最终有2mLNO产生。由反应3NO2+H2O===2HNO3+NO得剩余的NO2体积为2mL×3=6mL。则原有O2体积为(10mL-6mL)×14+1=0.8mL,NO2体积为10mL-0.8mL=9.2mL。解析(2)剩余的是O2,则有10mL-2mL=8mL是NO2和O2的混合气体,按反应:4NO2+O2+2H2O===4HNO3进行。所以NO2的体积为8mL×41+4=6.4mL,O2体积为10mL-6.4mL=3.6mL。解析方法规律(1)氮的氧化物或氮的氧化物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剩余的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但不可能是NO2,因为NO2又会与水反应生成NO。(2)对于连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叠加的方法而得到复合反应,解决问题更简便。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1.常见的环境污染2.SO2和氮的氧化物的吸收(1)NaOH溶液吸收SO2+2NaOH===Na2SO3+H2O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2)氨气吸收2NH3+H2O+SO2===(NH4)2SO3;NH3+H2O+SO2(多)===NH4HSO38NH3+6NO2=====一定条件7N2+12H2O4NH3+6NO=====一定条件5N2+6H2O3.酸雨类型(1)硫酸型:SO2→H2SO3→H2SO4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2)硝酸型:NO2→HNO33NO2+H2O===2HNO3+NO。[即时练]3.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答案C答案解析CO2不会破坏臭氧层,A错误;SO2主要引起酸雨,来源于煤的燃烧,B错误;CO不会引起酸雨,D错误。解析4.下列有关环境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燃烧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SO2的排放B.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CO2有关C.pH在5.6~7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答案A答案解析燃烧时加入石灰石,发生的反应有CaCO3=====高温CaO+CO2↑、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炉渣),因此能减少SO2的排放,A正确;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导致的,B错误;pH5.6的雨水被称为酸雨,C错误;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赤潮、水华等现象,D错误。解析方法规律(1)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除CO2之外,还有CH4等。(2)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均与氮氧化物有关。(3)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本课归纳总结1.一氧化氮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即2NO+O2===2NO2。2.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生成HNO3和NO,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总反应为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4.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酸雨分为硫酸型和硝酸型。前者由SO2引起,后者由NOx引起。23学习效果检测1.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①Cl2②NO2③H2S④SO2⑤溴蒸气⑥HCl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②⑥D.②④⑥答案B答案解析显蓝色表明接触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单质I2。其反应如下:①Cl2+2KI===I2+2KCl,②3NO2+H2O===2HNO3+NO。HNO3将KI氧化成I2,⑤Br2+2KI===I2+2KBr。解析2.将盛有30mL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放满水的水槽中,最后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是20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是()A.24mLB.15mLC.18mLD.12mL答案B答案解析NO2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设原混合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分别为x、y,则据题意,剩余气体体积20mL是原NO气体与上述反应生成的NO气体的总体积,列方程即可得NO和NO2体积都是15mL。解析3.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不可能是()A.N2与NO2的混和气体B.O2与NO2的混和气体C.NO与NO2的混和气体D.NO2一种气体答案A答案解析N2和水不反应且不溶于水,试管内不能完全被水充满,故选A;O2与NO2的混合气体可在溶液中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试管内能完全被水充满,故B和D不选;NO与NO2的混合气体,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在溶液中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试管内能完全被水充满,故C不选。解析4.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NO+4NH3=====催化剂400℃5N2+6H2O答案5.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SO2(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写序号)。(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答案(1)②④⑦(2)①③⑥A(3)①③⑤(4)①②③④⑥⑦B答案6.汽车尾气(含CO、SO2和NO等)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放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它能使CO跟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进二氧化硫的转化。(1)汽车尾气中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2)写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跟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放废气的酸度,有可能促进了酸雨的形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SO2、NO(2)2CO+2NO=====催化剂N2+2CO2(3)由于促进了SO2的转化,生
本文标题:2020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第一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57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