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物质世界人脑客观存在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态度唯意志主义明确个概念意识的概念理解个表现意识能动作用的2个表现理解对关系(原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把握个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牢记个特点意识活动的3个特点物质决定意识(5年2考)1.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结论: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意识的生理基础(1)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大脑;机能≠源泉3.意识的内容和形式(1)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2)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1.正确理解意识的本质(1)内容的客观性。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无论是深刻的意识还是肤浅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2)形式的主观性。①从意识的主观形式上看,意识是由知识、情感、意志等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②从意识的主观差别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由于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等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反映;③从意识的主观特征看,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不仅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还可能是对现实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2.全面把握物质决定意识(1)从时间上看,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2)从性质上看,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统一于物质,意识依赖于物质。(3)从地位上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人工智能≠人的意识(1)两者的活动机制不同。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杂的精神活动,而人工智能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的物理运动过程。(2)意识有社会性,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3)意识有主动创造性,人工智能接受人的指令工作,没有主动创造性。(4)人工智能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是人事先设定的程序过程,而人的意识除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过程。考向1意识的本质(2018·高考江苏卷,T25)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由此可见()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D.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解析]守护感和参与感属于意识的范畴,传统手工艺能够“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B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传统手工艺在今天仍然具有价值,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而不是文化的发展变化,A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体现了静止的观点,但题干没有强调静止的条件性和相对性,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D不选。[答案]B1.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说明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③④正确;①②说法本身错误。考向2意识的内容与形式(高考全国卷Ⅲ,T23)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没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就不会产生意识,更不会有意识的任何内容,②符合题意;中国旧体诗内容之所以变化,是因为现实生活发生了变化,这说明社会实践的变化是意识内容变化的根源,④符合题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客观存在的变化,①观点错误;意识是客观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能动的、有目的的,意识内容是客观的,但和反映对象不完全一样,③观点错误。[答案]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是错误意识的反映是歪曲的,有时甚至是虚幻的。2.“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通过对所处情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悲苦哀愁的境界。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所处情景是哀愁情绪的物质载体②哀愁情绪是所处情景的真实再现③哀愁情绪对所处情景具有决定作用④诗人的哀愁情绪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通过对所处情景的描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悲苦哀愁的境界”,说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即所处情景是哀愁情绪的物质载体,哀愁情绪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也有虚假的反映,②错误;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不选。1.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矫正]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社会实践,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2.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矫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3.科幻文学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矫正]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科幻文学也源于客观存在。4.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矫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5.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矫正]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不一定是不真实的。意识的能动作用(5年6考)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二重性。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2)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考向3意识活动的特点(2017·高考天津卷,T10)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解析]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追溯过去,揭示历史之谜,故选A项。B项中“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的说法错误;C、D两项与材料不符。[答案]A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高考江苏卷,T2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解析:选A。本题的题眼是“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认定证人证言要根据具体的几个方面作出综合分析,体现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的特点,故A项当选;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B项说法不科学,排除;C项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思想,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考向4意识能动性的表现[2019·高考全国卷Ⅰ,T40(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解析]本题知识限定为“意识能动作用”,要求运用这一知识说明文化自觉意识对保护传统村落的作用,考生可以从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克服错误观念,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增强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更加自觉地加以保护和传承:克服错误观念,避免破坏性开发,把保护、传承与利用有机统一起来。4.(高考江苏卷,T26)俗话说:“人闲百病生。”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有益于健康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和疾病的侵袭。这说明()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B.没有人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D.物质是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本文标题:2020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含最新20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60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