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考作业(三十五)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A组全员必做题1.(2019·烟台期末)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下列相同的是()A.活性炭净水B.用漂白粉漂白织物C.除去KNO3中的NaClD.除去河水中泥沙解析文中“去土而糖白”是指固体土吸附糖色,所以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活性炭净水相同,故选A项。答案A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⑥解析①试管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发生装置;②普通漏斗常用于过滤,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③分液漏斗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④托盘天平常用于称量固体的质量;⑤蒸馏烧瓶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⑥研钵常用于固体药品的研磨,不能用来分离。所以用来分离的仪器有②③⑤。答案B3.下列除去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的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B.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C.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并加热D.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洗气解析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应加饱和Na2CO3溶液,然后分液除去。答案C4.(2019·河北教学质量监测)下列实验装置通常不用于物质分离提纯的是()解析A项装置适用于萃取、分液;B项装置适用于两种固体混合物(其中一种是易升华物质)的分离;C项装置适用于混合气体的除杂、分离和提纯;D项装置主要用于灼烧固体物质,不能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D项符合题意。答案D5.(2019·华中师大附中模拟)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的作用,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对银杏叶活性成分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蒸馏法、升华法、结晶法、超声波提取法等。下列关于分离提纯实验的仪器和操作正确的是()A.用装置a分液,放出水相后再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相B.操作b:银杏油粗产品从银杏叶中分离后,用有机溶剂萃取其中的有效成分,振荡过程中不时地旋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C.用装置c进行蒸馏操作,将有机溶剂分离出去得到银杏叶有效成分黄酮类物质D.结晶后利用装置d将晶体与溶剂分离开解析分液时,为避免液体重新混合而污染,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A项错误;振荡过程中会有有机物蒸气产生,为保持分液漏斗内外压强相等,应不时地旋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B项正确;用装置c进行蒸馏操作,温度计是用来测蒸气的温度,故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C项错误;过滤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D项错误。答案B6.提纯下列物质所选试剂及对应分离方法均可行的是()解析有机反应通常不彻底,A项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能溶解乙醇,发生分层现象,再通过分液可以进行分离除杂,B项正确;溴苯和溴是互溶的,应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C项错误;乙酸和苯酚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项错误。答案B【素养立意】本题针对物质所含杂质选择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进行判断,体现了“评价”的思想。高考命题时往往针对物质的一些性质设计陷阱,所以在化学复习过程中要熟练掌握中学化学重要物质的性质。7.(2019·山西联考)实验室按照如图操作程序提纯某种物质,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A.操作Ⅰ一定是过滤,其目的是将固液分离B.可以提纯含少量杂质水的酒精C.可以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D.不能提纯含少量碳酸钙杂质的氯化钠解析操作Ⅰ是溶解,将固体溶于水,A项错误;B项是除去杂质水,而操作Ⅰ中加入了水,B项错误;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操作Ⅰ为溶解,二者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采取冷却结晶法分离出硝酸钾,则操作Ⅱ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操作Ⅲ是过滤、洗涤,C项正确;操作Ⅰ为溶解,碳酸钙不溶于水,操作Ⅱ为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操作Ⅲ为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D项错误。答案C8.(2019·银川质检)为确定下列久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Na2SO3溶液(BaCl2)B.FeCl2溶液(KSCN)C.KI(淀粉溶液)D.NaOH溶液(盐酸)解析无论Na2SO3溶液变质与否(变质后溶液中含有Na2SO4),加入BaCl2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故不能用BaCl2来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答案A9.(2019·沈阳四校联考)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①用水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②用观察法区别Na2O和Na2O2;③用MgCl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④用稀盐酸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②④解析Na2CO3的溶解度远大于NaHCO3,取少许等量水,溶解较多的固体就是Na2CO3。Na2O呈白色,Na2O2呈淡黄色,通过观察即可区别。MgCO3与Mg(OH)2都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故用MgCl2溶液不能鉴别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随操作不同而不同,Na2CO3溶液滴入稀盐酸中,立即产生气泡;而将稀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先发生反应CO2-3+H+===HCO-3,没有立即产生气泡,当CO2-3完全转化成HCO-3后再滴盐酸,即相当于在NaHCO3溶液中加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所以向未知液中逐滴加稀盐酸的方法可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答案D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解析可能是氯气、臭氧、二氧化氮气体等,A项错误;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变黄色,生成了铁离子,B项错误;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CO2,也能产生白色沉淀,C项错误;红褐色沉淀是氢氧化铁,该固体可能是NaOH、Na、Na2O、Na2O2等,D项正确。答案DB组重点提升题11.(2019·黄冈中学三模)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已略)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大多是柠檬烯()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1)将1~2个橙子皮剪成细碎的碎片,投入乙装置中,加入约30mL水(2)松开活塞K。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气蒸馏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馏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馏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馏完成B.蒸馏结束后,为防止倒吸,立即停止加热C.长导管作安全管,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D.要得到纯精油,还需要用到的分离提纯方法:萃取、分液、蒸馏解析柠檬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如果馏出液中无明显油珠,说明蒸馏完成,A项正确;蒸馏结束后,应该先将乙装置中的导管从液体中移出,再停止加热,否则会发生倒吸,B项错误;加热或有气体产生的实验中,要防止气体膨胀产生危险,所以图中长导管可以起到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的作用,C项正确;得到的是粗产品,还含有杂质,要想得到纯精油,还需要进一步提纯,D项正确。答案B12.以工业生产硼砂所得废渣硼镁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________,“滤渣1”中主要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2)“除杂”时加入Ca(ClO)2、MgO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2SO4SiO2将Fe2+氧化成Fe3+调节溶液的pH,使Fe3+、Al3+生成Fe(OH)3、Al(OH)3沉淀而除去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酸化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未变成红色,说明除杂基本完成防止MgSO4·7H2O结晶析出解析(1)由目标产物MgSO4·7H2O可知“酸解”时加入的酸是H2SO4。根据表格中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可知只有SiO2不溶于H2SO4,“滤渣1”中主要成分为SiO2。(2)加入Ca(ClO)2的目的是将Fe2+氧化成Fe3+,加入MgO的目的是消耗过量的H2SO4,调节溶液的pH,使Fe3+、Al3+生成Fe(OH)3、Al(OH)3沉淀而除去。(3)可以通过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Fe3+来判断“除杂”是否完成。(4)较低温度下,MgSO4·7H2O的溶解度减小,会结晶析出,造成产品损失,所以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C组自我挑战题13.以磷矿石[有效成分为Ca3(PO4)2]为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复合肥磷酸氢二铵[(NH4)2HPO4],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磷酸氢二铵较为稳定,是一种速效肥料,常温下水溶液呈弱碱性,pH=8.0。回答下列问题:(1)将磷矿石粉碎、用较浓的硫酸浸取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中进行操作a时,必须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双选;填选项字母)。为了得到目标产物,要将装置1中溶液的pH控制在________左右。增大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物浓度(较浓的硫酸)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E8.0(3)操作b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c为过滤、洗涤、干燥,在洗涤过程中可选用________(填选项字母)进行洗涤,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冷的纯水B.自来水C.稀硫酸D.氨水(5)本工艺流程中操作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浓缩、冷却结晶A既能洗去可溶性杂质,又能降低产品的溶解损耗循环利用滤液和洗涤液,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解析(1)增大固体表面积(矿石粉碎)、增大反应物浓度(较浓的硫酸)都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2)操作a为过滤除去CaSO4等不溶性杂质,过滤所需仪器有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等。磷酸氢二铵水溶液的pH=8.0,故要将装置1中溶液的pH控制在8.0左右。(3)因为(NH4)2HPO4较稳定,受热不易分解,所以从溶液中得到(NH4)2HPO4晶体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4)用冷的纯水洗涤既能洗去可溶性杂质,又能降低产品的溶解损耗。(5)通过操作c,分离出磷酸氢二铵晶体后的滤液和洗涤液中均含有(NH4)2HPO4,最后通过操作d循环利用滤液和洗涤液,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14.氯化亚铜(CuCl)别名一氯化铜,可用作催化剂、杀菌剂、还原剂、脱色剂等。它是一种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稀硫酸,溶于浓盐酸。实验室可用废铜屑、浓盐酸、食盐及氧气制取CuCl。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选择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若b中盛放淡黄色固体,仪器a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填化学式)。②简述使用仪器a向仪器b中添加试剂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H2O先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或把玻
本文标题: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十一章 化学实验基础 高考作业35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6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