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考点一考点二热点聚焦3栏目导航栏目导航规范答题系列之七4[考纲考向][核心素养][思维导图]★最新考纲1.农业区位因素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向预测以具体区域的农业发展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1.综合思维:结合某区域图文材料或某作物生长习性,综合分析影响其生产的区位条件。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形成原因。3.人地协调观:理解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1‖知识记牢‖——识记基础忆教材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_______。(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地理位置2.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_______、地形、土壤、_______等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_______、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______等变化较快气候水源市场机械|特别提醒|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一般是稳定的,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要点记清‖——排疑解惑提素能一、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二、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1.大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2.小范围地域的农业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应分别布局小麦种植业、花卉种植业、乳牛业、林果业。三、农业生产条件分析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气候光照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地区因光照不足,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热量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气候降水量①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过少易造成旱灾,均影响农作物生长气温日较差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农作物品质好。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日温差过大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好地形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区如日本。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若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立体农业,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土壤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中)、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如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水源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会成为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农业交通运输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政策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农业技术如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域的范围,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等|特别提醒|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比较类型生产优势有利影响不利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利用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雨天多,云量大,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多种气象灾害影响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备考练通‖——研透真题练预测(2015年全国卷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2题。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解析:选D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随着珠三角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生产花卉、蔬菜,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经济收入,故选D项。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解析:选A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故选A项。3.(2017年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类,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1)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2)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解析:(1)额尔齐斯河纬度高、水温低;支流源于高山地区;额尔齐斯河流经地区人烟较少,人类活动影响小,水质好。(2)白斑狗鱼生长环境水温低,饵料少,生长缓慢。另外白斑狗鱼生长环境质量要求高,适合生长的水域面积小。导致白斑狗鱼产量低。答案:(1)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2)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预测点农业区位条件分析(2018届河南淮阳一模)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农业种植面积达20万亩,农业资源丰富。奇台县旱作农业系统是天山北麓“靠天收”农业生产的典型,以旱作种植业为主,涉及林业、畜牧和副业等农业类型。近年来,奇台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下图为奇台县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奇台县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B.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D.地处背风坡,流沙侵蚀少解析:选C材料显示该地位于新疆,气候干旱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山麓灌溉水源充足,这是其能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故C正确。2.当地农事最繁忙的时段是()A.2~4月B.5~9月C.9~12月D.12~次年2月解析:选B该地旱作农业是“靠天收”的,主要是指水源决定农业生产。当地气候干旱,农业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春末至秋初时节气温高而融水量大,故5~9月是农业生产的忙季。3.奇台县为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可采取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B.开垦荒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C.兴修水库,改善灌溉条件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解析:选D改善农业“靠天收”的状况,就是改善严重依赖融水水源的方式。则可通过提高科技,或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对水的依赖度,故D正确。4.(2018届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之一。年降水量1500~2000mm,≥10℃积温6500℃以上,水热条件搭配好的地区最适宜甘蔗生长。“双高”甘蔗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产量高、含糖量高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生长期长,种植时间早,一般在1月份种植,种植时需要覆盖地膜,气温回升到20℃以上时揭膜。下图为我国广东省甘蔗优势产区分布图(图甲)和甘蔗产区气候资料统计图(图乙)。(1)分析该地区发展甘蔗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2)干旱是该地区甘蔗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析其成因。(3)说明“双高”甘蔗生产过程中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及作用,并推测揭膜时间。(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推广“双高”甘蔗的好处。解析:第(1)问,主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从热量、降水、水热配合等方面分析。第(2)问,该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气温、降水和蒸发等方面分析。第(3)问,据材料可知,“双高”甘蔗覆盖地膜的时间在1月份,结合甘蔗生长对热量的要求说明覆盖地膜的作用。揭膜时间结合气候资料统计图推测即可。第(4)问,推广“双高”甘蔗对可持续发展的好处,可以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角度分析。答案:(1)地处热带,热量充足;年降水量较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配合好,满足甘蔗生长需求。(2)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北半球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风力大,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11月~次年4月受锋面雨带影响小,降水少。(3)1月份是气温最低的时期,易出现甘蔗出苗困难等问题,此时覆盖地膜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揭膜时间为4月份。(4)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及产糖量,增加蔗农和企业的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甘蔗种植向优势区域集中发展,海拔高、坡度大的蔗区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考点二农业地域的形成及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知识记牢‖——识记基础忆教材一、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在一定的_______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____________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地域农业生产3.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__________。(2)特点:___________与畜牧业相结合。(3)区位因素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气候_______土地肥沃地广人稀___________程度高东南部耕作业暖湿机械化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不合理生产方式的影响如砍伐森林、过度垦殖、___________等,造成水土流失、沙漠扩大等后果。2.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1)不合理灌溉→______________(2)过度放牧土壤盐渍化农药‖要点记清‖——排疑解惑提素能1.混合农业(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区位因素区位优势气候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本文标题: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8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1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7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