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科学小品第7课这个世界的音乐学国学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选自《汉书》【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2.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选自《宋书》【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3.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选自《三国志》【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4.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选自《史记》【译文】能践行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说得清楚;能说清某种道理的人,不一定就能很好地去践行。夯基础一、作者名片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4),是美国具有先进的生态观、生命观和社会观,而又无比痴迷音乐(巴赫的协奏曲)的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诗人和科普作家。代表作品:《细胞生命的礼赞》《水母与蜗牛》等。二、写作背景1970年,托马斯在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时,应邀在一个关于炎症的学术讨论会上作开场的“定调演说”。演说的整理稿传到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的手里。主编是托马斯做实习医生时的契友,他喜欢这篇演说,便约托马斯为他的杂志写同一风格的一系列短文,让他照此泛泛而谈,题目不限,编辑一字不改。托马斯本具文才,得此机会,他自然乐于应命,一连写了6篇。热情的读者和批评家们要他把专栏写下去。于是,他一发而不可收,连写了4年。这时,出版商已争相出版。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本辉煌的小册子《细胞生命的礼赞》。三、相关知识1.单音字。噪.音()剔.除()婉.转()歌鸲.()管弦.()鱼鳔.()答案:zàotīwǎnqúxiánbiào2.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创创作()重创()脯胸脯()果脯()藉狼藉()慰藉()爪爪子()爪牙()混混水摸鱼()混沌()颤颤动()颤栗()(2)语境辨析法:①他们两个长得太相似.(),就连穿着也一样,就像双胞胎似.()的。②这部引起轰动的著.()作,是他几十年来执著.()追求的结果。答案:(1)chuànɡ/chuānɡpú/fǔjí/jièzhuǎ/zhǎohún/hùnchàn/zhàn(2)①sìshì②zhùzhuó3.易混辨析。(1)申明·声明申明:是“郑重说明”的意思,侧重于所持立场、观点、态度进行申说或解释。声明:指公开表明态度或说明真相,用作名词时,指“声明的文告”。①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教授王牧在个人博客上发表博文,正式________自己申请退出院士增选。②中国海警国庆继续巡航钓鱼岛,用日语和汉语________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2)违反·违犯违反:不遵守;不符合。一般用于法则、规程等。违犯:违背和触犯,一般用于法律、法规等。①中央纪委监察部、中共中央组织部11日对外通报了两起________换届纪律案件的查处情况。②新赛季国安主场将加强管理,________治安法规者未来一年不准进场看球。答案:(1)①声明②申明(2)①违反②违犯1.第1自然段中,为什么说“我们之所以没有灭顶于废话之中,只是因为我们还有音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们人类拥挤地生活在一起,处于大量的无休止的废话噪声中,由于有了音乐,才避免了被废话毁灭的灾难。这句写音乐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以引出下文对大自然音乐的介绍。2.文中哪些语句表明动物的声音是音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白蚁高度的有组织规律的敲打声,有规律的、有节奏的、长度不同的短句出现的敲击声就像定音鼓部的谱号。(2)蝙蝠休息时发出的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3)鸟类事务性语言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4)蟋蟀、蚯蚓的合奏、座头鲸充满力度和肯定的歌曲、令人飘然欲飞的合成音响,等等。3.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中,哪些语句是作者对动物“音乐”的产生过程作出的解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那有节奏的声音,也许是另外什么事的重现——是一种最最古老的记忆,是一支舞曲总谱,记载了混沌中杂乱无章的无生命的物质转化成违反几率的、有条有理的生命形式的过程。”4.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这个世界的音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个世界”是一个范围很广大的概念,它是指包括各种生物在内的广义的世界。标题中的“音乐”不仅包含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人类的音乐,也包括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所发出的声音。作者用“这个世界的音乐”为题,一反生物学家把人跟群居性动物截然分开的成见,提出了人和群居性动物的共同性,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趣味横生的信息世界。1.本文语言幽默风趣,请结合相关语句体会。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文语言生动幽默。例如,为了说明动物发出的声音未必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拿外星人揣测人类的高尔夫球的咔哒声作类比,“警告的叫唤(不大可能)”“求偶的信号(没那回事)”或“领土占有的宣言(这倒可能)”,种种猜测让人忍俊不禁,真可谓“一个头脑糊涂的外层空间来客”。再如,第9自然段对画眉歌声的描述,更是生动迷人,感觉这是“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是一种沉思的、若询若诉的音乐”,作者将鸟鸣赋予人类的情感,活泼生动,幽默风趣,引人入胜。2.作者通过本文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课文通过动物与人类的反复类比,说明动物界和人类一样,存在着美妙的超功利的音乐。作者把动物界的音乐和人类的音乐等同看待,揭示“这个世界的音乐”的本质特征及其物理成因,启发人们纠正傲视生命万物的偏见,表现出作者先进的生态观、生命观和社会观。3.思维争鸣。有人说,音乐创作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高智商的创作活动,是人与动物的一种本质的区别;还有人认为,音乐创作是人类的一种生物性本能,因此,音乐是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所共有的。对这两种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请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观点一:音乐创作的确是人类的一种高智商的创作活动。动物虽然看似也有一些类似的音乐活动,但那是一种生物性的本能的表达,不是有意的创作活动。观点二:“这个世界的音乐”应该不仅指人类的音乐,它应该也包括动物的音乐,是为所有生命形式所共有的。如:座头鲸十分擅长用一种人类歌唱家常用的格式来演唱;此外它们还会进行“艺术交流”。加利福尼亚沼泽鹪鹩心情好的时候,能唱120个主旋律,前后旋律间还能按照人类音乐家所使用的“呼叫——应答”方式来衔接……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一、内容梳理《这个世界的音乐》(第1自然段)引出说明对象——“音乐”,生活中需要音乐(第2~13自然段)列举和描写动物世界的一些“音乐”(第14~16自然段)解释动物“音乐”产生的过程二、主旨把握本文为我们展示了地球上的生物所创作的音乐是如此美妙,揭示了音乐的本质特征,告诫人们要善待任何形式的生命,尊重并热爱整个世界。三、艺术特色1.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1)举例子:如用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的例子来说明动物的声音“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他信号之下”。(2)作比较:第5段把生物的声音与人类作了类比,说明研究音乐意义的难度,第6段举了蝙蝠的例子补充说明这个道理。(3)引用:引用莫罗维茨以热力学的语言提出的见解,来说明音乐的形成过程。(4)列数字:如“北美的野云雀能熟练运用300个音符,它把这些音符排成3~6个一组的乐句,谱出50种类型的歌曲”。2.巧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是科学小品文的共同特点。本文主要特点是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对许多动物赋予人的行为特点,因而显得十分形象生动。如:“骷髅天蛾用吻作洞箫,吹奏出高调的管乐声”,“蟾蜍互相对歌,朋友们则报以应答轮唱”,“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
本文标题:2020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科学小品 第7课 这个世界的音乐课件 粤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97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