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科学小品第5课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学国学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选自《史记》【译文】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领狐腋;一千个随声附和的声音,抵不上一个正色直言的呵斥。2.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选自《史记·李斯列传》【译文】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没有选择细小的溪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远;为国之君不推却百姓,就能申明他的美德。3.太刚则折,至察无徒。——选自《晋书》【译文】事物太过刚硬就容易折损,人太过明察秋毫,就不会有人跟随。4.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选自《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5.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选自《大学》【译文】事物有根本有枝叶,办事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这就能接近道(自然规律)了。夯基础一、作者名片叶永烈(1940—),著名科普作家和传记作家。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20岁出版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1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代表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毛泽东的秘书们》《陈云全传》《星条旗下的中国人》《我的家一半在美国》《一九九七逼近香港》。二、写作背景1959年国庆节前夕,李四光、华罗庚、茅以升等25位著名科学家联合撰写的《科学家谈21世纪》出版,引起很大的轰动。到了1986年,鉴于书中关于21世纪的一些幻想大部分已提前实现,一批科学家又商议写一部《科学家再谈21世纪》。可是,幻想依然赶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1992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科学》编辑部又推出了一部《明天的科学》,本文就选自此书。三、相关知识1.单音字。摄.氏度()浸.一下()荧.光()韧.性()答案:shèjìnyínɡrèn2.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闷闷热()闷葫芦()倔倔强()倔头倔脑()应应该()应接不暇()兴兴奋()高兴()(2)语境辨析法:①昨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以螺旋藻为原料保健食品重金属专项监督检查结.()果》,但并不代表着检查结.()束。②他体格强.()壮,性格倔强.(),做什么事都爱强.()人所难。答案:(1)mēn/mènjué/juèyīnɡ/yìnɡxīnɡ/xìnɡ(2)①jiējié②qiánɡjiànɡqiǎnɡ3.易混辨析。(1)检验·检查检验:检查验看;检查验证。检查:为了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①现在龙井红茶刚进入市场,这个口味是否受欢迎,还需要时间来________。②山东省教育厅军事理论课建设专家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对军事理论课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________。(2)探索·摸索摸索: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探索: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摸索”偏重于对个人经验,常用于描述寻求个人经验不足的某事物的经验等,也指对于某种途径的寻求。而“探索”则多用于描述未知领域的规律寻求,多指大众皆无共同经验的事物;也指更深入地研究某一事物或领域。①广州要在全国率先________建立建设工程“工联网”平台,强化建设行为监管和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验收试行一票否决。②“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大数据已经从炒作热潮期进入应用________的阶段。”戴尔亚太区存储业务部技术总监许良谋在接受《互联网周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答案:(1)①检验②检查(2)①探索②摸索1.文章第二部分中描写铅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如描写铅在常温下“非常‘听话’”,在超低温下则“变得非常‘倔强’”,把铅拟人化,突出了铅的特性。“像个闷葫芦”是比喻修辞,写出了声音的闷钝。同时又将金属在常温下的特点与超低温世界中的特点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金属在超低温条件下的奇妙变化。2.阅读“广泛的应用”部分,其中介绍的目前超低温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有哪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在钢铁工业上,用超低温处理钢铁制品,提高钢铁的强度。②在农业上,利用超低温来锻炼种子,增强种子的耐寒性。③在液态空气工业中,把空气变成液态空气,进行分离,分开不同气体,制得纯净气体。④在医学上,利用超低温保存贵重药品,制成“冷刀”,减少痛苦。⑤在宇宙航行中,对宇宙飞船或人造卫星使用的材料预先进行检验。⑥在科学研究中,超低温是重要的研究助手。3.分析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语在说明时的准确性。(1)……而且铌、锌、铝、钽、锂、锡等23..种.纯金属与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时也都具有超导性能。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今,他们正在努力..寻找一种金属或合金,使它在室温或稍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就能显示出超导现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统计...,现在世界上的电能,大约..有四分之一损耗在输电线路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3种”是确定数目,“60多种”是不确定数目。说明文要求对所说明的内容做准确的介绍。因此,作者在用词上十分注意掌握分寸。(2)“努力”表明科学家工作难度很大,同时也表明科学家不畏艰难、执着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稍低于”用词精确、严密。(3)“据统计”说明消息的来源,“大约”表明是粗略的估计。1.课文的标题是“奇妙的超低温世界”,请举例说明文章是如何表现超低温世界的“奇妙”之处的,并简要说明“超”表现在哪些方面。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说明超低温世界“奇妙”的方法:本文紧紧扣住“奇妙”二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为我们描绘了超低温情况下一些物质所发生的种种奇妙的现象。如作者用描述性的语言,写了在超低温世界中空气变成液体,在液态空气中鲜花、鸡蛋、石蜡等物质的形态、性质、光泽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使说明显得生动形象,深入浅出。(2)“超”的表现:2.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超低温世界里的奇妙现象,文章的第三部分“没有电阻的导线”也属于超低温世界里的奇妙现象,这样安排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明。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重复。作者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第二部分只是对超低温世界里的奇妙现象进行简单介绍。而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详细介绍了“超导现象”及具有“超导现象”的多种金属,介绍“超导现象”的发现也许会引起电力工业上的革命及“超导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对超低温世界里的奇妙现象及其具体应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3.思维争鸣。超低温世界的确妙趣横生,而且有许多诱人的幻想让人激动不已。比方说,可以运用超低温将人冷冻起来,延长人的寿命,你认为这样做一定是好事吗?请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一:一定是好事。先进的超低温科学技术是科学家坚持不懈地努力的结果,是经过了成千上万次研究才完成的。这项科学研究是对人类有好处的,特别是在延长人类的寿命、解除人们疾病的痛苦、彻底消除疑难病症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本身就是造福人类。观点二:不一定是好事。如果这项技术成熟,的确对人类有益处,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无限制地延长人类的寿命,无形中就破坏了大自然生物的生存规律,人类的繁衍生息将会止步,或者我们这个地球将会越来越不堪重负,这种做法也有悖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略一、内容梳理《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发现“冷”有一个极限超低温世界中的奇妙现象利用超导应用其他领域的应用钢铁工业农业液态空气工业医学宇宙航行科学研究幻想:生命冷藏二、主旨把握本文由介绍“绝对零度”的概念入手,引出“超低温”的话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向读者介绍了超低温世界的各种奇妙现象,阐释了超低温技术的广泛用途和广阔前景,展示了科学在探究自然奥秘方面的无穷魅力。三、艺术特色1.分节写作,条理清晰。这篇文章条理很清晰,分节写作,每小节一个小标题,表示内容重点,也显示内容的递进关系。全文内容安排属层进式,表现为:从探究最低温度入手,引出超低温世界的话题;继而多方面展示超低温世界的奇妙现象,进入话题,然后从多角度展现超低温技术的广泛应用,拓展话题。层层递进,步骤井然。2.恰当的说明方法。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①举例子。如在“没有电阻的导线”一节,举了荷兰物理学家发现“超导现象”的例子和铅金属环在超低温下经过两年半时间电流强度居然没有明显减弱的例子,说明超导现象。这两个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超导现象中导电材料电阻消失的特性。②作比较。如在“没有电阻的导线”一节,拿利用超导现象制成的“冷子管”跟电子管、半导体晶体管比较,生动地说明前者体积小、用电省、性能灵敏等优点。③下定义。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一节,指出“冷有一个极限——最低的温度是-273.16℃,叫做‘绝对零度’”。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手法,准确说明概念,让读者获得一种清晰的认识。④作诠释。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一节给“绝对零度”下了定义之后,又加以诠释:“世界上不可能再有比绝对零度更低的温度。”这句话对前面所下的定义作了补充,让读者获得更加具体、详细的认识。⑤列数字。文中各小节都用到这种说明方法。如在“冰雪不足以言冷”一节,列举冰雪、南极北极、月亮背面和海王星的气温,用准确的数字引领读者步步探究话题。
本文标题:2020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科学小品 第5课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课件 粤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9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