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学国学【原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译文】不依靠规和矩,不能画成(标准的)正方形和圆形。【解读】规和矩原是画圆形和方形的仪器,随着这句话,“规矩”这个词就成了“规则”的意思。孟子在这一句话中,强调了规则的重要性。这个规则,既是指相应的刑罚,也是指做人应有的原则。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集体,都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社会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违背了它,则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了。一个人也是这样,没有了坚定的原则,只能是“墙头草,随风倒”。1.作者名片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代表词人,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辛弃疾是爱国词派的代表。曾多次上书,陈抗金复国方略,都未被采纳。历官江西、湖南、浙东安抚使,但都不久于职。终以报国无路,忧愤而死。辛弃疾的词以豪放为主,笔力雄厚。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抒写爱国思想之作占有极大分量。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派,著有《稼轩长短句》。主要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2.背景介绍(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这年春天,辛弃疾由滁州知府调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得以再返建康。词人时年35岁,南归已逾12年,壮志依然未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这一年的秋天,作者登上了建康城的赏心亭,眺望辽阔的南天、远逝的流水和高耸的山峰,又看到了夕阳西沉,听到了声声雁啼,就更引发出他的无限忧思。作者既不愿退隐江湖,又不肯贪图享受,他只是急切地希望去杀敌报国,生怕时不待人,就这样白白地老去。而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悲哀!这首词是词人早期作品中最负盛名的一篇。(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这时辛弃疾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安抚使,镇守京口。京口是三国时吴国所置的军事重镇,又是南朝宋武帝刘裕北伐时起兵的地方。所以当作者登上北固亭时,就很自然地联想起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和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兵的历史,以及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南宋朝廷一直偏安江南,不图恢复,致使作者南归43年来,空怀报国壮志而得不到杀敌陷阵的机会。他对南宋朝廷的忘记国耻不思北伐,对自己的无用武之地,感到极大的愤慨!3.文学常识用典用典也称用事,是中国古代诗词经常使用的一种文学创作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的含蓄及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种:①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②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③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④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严谨,不仅增加诗词的外形之美,且使其内涵更为丰富。1.识记字音(1)单音字遥岑.远目()玉簪.螺髻.()()鲈鱼堪脍.()揾.英雄泪()舞榭.歌台()佛狸祠.()(2)多音字舍()取舍()宿舍曾()曾经()曾祖父供()供应()供养看()看重()看押答案:(1)cénzānjìkuàiwènxiècí(2)shě/shècénɡ/zēnɡɡōnɡ/ɡònɡkàn/kān2.填字组词(1)kuài()炙人口市kuài()杂huì()(2)遥cén()远目汗céncén()青青子jīn()(3)qiàn()影jìnɡ()妆绥jìnɡ()政策(4)fēnɡ()火fēnɡ()拥而至fēnɡ()回路转答案:(1)脍侩烩(2)岑涔涔衿(3)倩靓靖(4)烽蜂峰3.词义理解(1)断鸿..声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郎才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求田问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揾.英雄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赢得..仓皇北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失群的孤雁。(2)胸怀、气魄。(3)流逝的时光。(4)指那些只知谋求私利而不关心国家安危的人。(5)擦拭(眼泪)。(6)剩得,落得。(7)怎能忍受。一、把握主旨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人通过写登上北固亭,追忆古人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又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今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再回忆当年南归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希望为国尽力的爱国热情。二、理清脉络三、艺术特色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借景抒情。上阕秋水长天、远山落日、断鸿声等景物描写,气氛悲壮苍凉,情景交融。(2)妙用典故。下阕用了三个典故,借典言志,含而不露。因此,全篇读来感觉抒情形象丰满、意蕴深厚。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用典贴切,寄意深远。前人说过:“材富则约以用之。”用典是压缩材料的好办法。如写仓促用兵导致失败的历史教训,仅用了“元嘉草草”三句十四个字来寄寓说明。(2)借古讽今的手法。本词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即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的问题:对孙权、刘裕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侂胄的告诫;对“佛狸祠”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作者最后以廉颇自比,实际上那是他自己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全词借古讽今,亦史亦论,结构上事事相连、环环相扣。一、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首词上阕的开头两句,作者是如何写楚天景色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用凄清悲凉的笔调写景物。交代登临的时间、地点。写出了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气势阔大,“秋”字笼罩全景,既雄浑清丽,又充满感伤,虽写眼前之景,实已蕴含深厚之情。为全词定下了基调。2.[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如何理解“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三句写山。“献愁供恨”用移情于物的手法,点出“愁”“恨”,由单纯写景而开始抒情。表达了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朝廷不思收复失地的“愁”与“恨”。这三句词的语序应该是“远目遥岑,(如)玉簪螺髻,献愁供恨”。3.[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下阕最后三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从全篇来看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内容上:直抒胸臆,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时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悲叹。结构上:与上阕的“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与上阕相比,词的下阕借用典故,描写的对象由景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运用了哪些典故?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注释,在下面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文字。典故原意作用①张翰因想念家乡的美味,弃官归乡②③许汜一心购置田产而不关心国家大事④⑤刘备有雄才大略⑥⑦桓温感叹时光流逝⑧答案:①尽西风,季鹰归未②反用典故,表达国难当头、谈不上弃官回乡之意③求田问舍④反用许汜典故,表明自己不屑像许汜一样追求享受⑤刘郎才气⑥正用刘备典故,表达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辛弃疾的雄心壮志⑦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⑧正用典故,感叹人生易老,功业未成二、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5.[赏析词句含义]“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中,“舞榭歌台”“风流”“雨打风吹”各有什么深刻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舞榭歌台”是吴国太平气象的象征。“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患,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6.[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本词运用了哪些典故?用典的意图各是什么?典故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答案: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借孙权创立大业抒发自己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志向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④借刘裕表抗敌救国、北伐决心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⑥借刘义隆草草出兵终得失败的故事讽喻当朝,要做好充分准备,不可重蹈覆辙⑦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⑧用佛狸祠的情形警示当朝,要坚定北伐的信念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⑩借廉颇之事表达自己人虽老雄心犹在、报国之志不变的情怀7.[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本词除了用典外还运用了对比手法来丰富意旨表达情感,请找出并体会其作用。对比作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答案:①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②突出南宋统治者的萎靡不振③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④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⑤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⑥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⑦用廉颇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被冷落的处境相对比⑧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问题1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中,作者选用了哪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我认为是“把吴钩看了”这个动作。“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在《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这就把作者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烘托出来了。(观点二)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满怀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问题2有人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最后一句话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你是怎样看的?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最后一句话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作者借用廉颇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过花甲,但壮志未减,雄心犹在的豪迈气概。(观点二)最后一句话蕴含的是悲情怨语。“凭谁问”三字抒发了作者想到赵国有用廉颇之意,还派人去探问,而朝廷却无重
本文标题:2020春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297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