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土壤的形成学习目标:1.了解土壤的概念及功能。2.掌握土壤的主要成土因素。(重点)3.理解土壤剖面构成。(难点)自主探新知习预一、土壤1.概念: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能够生长的疏松层。2.功能:土壤为植物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等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营养肥力植物光合作用温度二、成土因素1.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在常年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使含量趋于减少。降水和对土壤形成也有重要影响。风水热温暖湿润有机质有机质二、成土因素3.生物:是土壤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的因素,土壤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有机质活跃肥力二、成土因素4.其他因素(1)地形山区: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_____分化陡峭的山坡:地表疏松物质的_____速率较快,不容易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速率较慢,容易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垂直迁移侵蚀二、成土因素(2)时间: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就越。(3)人类活动:积极的影响如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以为代表;消极的影响导致土壤。成熟水稻土退化二、成土因素[特别提醒]1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2湿地地区的土壤发育快,但往往比较贫瘠。三、土壤剖面1.含义:是指地表至母质(母岩)的土壤,包括整个土体和母质层在内。2.表土层:包括有机质积聚层和层。3.心土层:是的土壤。4.底土层:直接位于之上,包括被的母岩。垂直断面物质淋溶发育不足基岩风化(1)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颜色深。()(2)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3)表土层中含有丰富黏土矿物。()(4)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5)下列土壤类型中,发育程度较好的是()A.江南丘陵红壤B.青藏高原寒漠土C.西北地区的风沙土D.东北平原黑土提示:(1)×黑土肥沃的最主要原因是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2)×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从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给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因此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3)×心土层中含有丰富黏土矿物。(4)×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生物,而不是成土母质。(5)D[高寒荒漠土与红壤、风沙土有机质含量少,发育程度较低。东北平原黑土富含有机质,有机质层比较厚,土壤发育好。]合作攻重难究探成土因素当你来南国,到处是赤色大地,与郁郁葱葱植被相映成趣。这是一种在长期高温和干湿季交替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它的赤铁矿形态氧化铁的含量很高,颜色多为红色,所以称它为红壤。红壤具有粘、酸、瘦的特点,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典型的土壤。问题1(综合思维)红壤具有黏和酸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量大,土壤受雨水冲刷形成黏、酸的特点。问题2(区域认知)红壤地处我国南方湿热地区,植被繁茂,为何还有瘦的特点?提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问题3(地理实践力)针对红壤贫瘠的特点,如何改良?提示:用熟石灰——中和酸;施肥料——解决“瘦”;掺沙子——解决“黏”。问题4(人地协调观)红壤形成水稻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提示:长期淹水种稻。[归纳总结]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分析土壤的形成受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1)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的关系(2)成土母质与土壤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化学成分对土壤质地和化学元素的影响如下图所示:(3)气候与土壤(4)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图解如下:裸露岩石――→苔藓类生物风化作用成土母质――→苔藓类生物大量繁殖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增加有机质成熟土壤(5)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6)时间与土壤: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7)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而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违反自然成土规律会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特别提醒]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故不同的气候条件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如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形成贫瘠的红壤;内陆干旱地区,由于矿物质淋失速度慢,形成钙质土。另外,土壤的干湿状况,通过蒸发对空气湿度、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也可通过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影响气候。下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土层厚度、水热条件B.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C.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矿物养分D.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征(2)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A.是岩石的作用B.是气候的作用C.是生物的作用D.是地形的作用(3)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曾联合下文,投资10亿多元抢救三峡库区4000万m3沃土,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土地搬迁项目。下列四幅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均位于库区)土层深厚的是()A.甲B.乙C.丙D.丁(1)B(2)C(3)A[第(1)题,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岩石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成分;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有机质来源,但不能影响矿物养分;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第(2)题,土壤中的许多化学元素离开原来的位置,并改变原来的存在形式,在土壤上层富集是生物循环的作用。第(3)题,图中甲为河谷,河谷地区沉积物厚度大,土壤发育程度好,土层深厚。]素养固双基标达1.下列各种气候类型下的土壤中,风化壳最深厚的是()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A[各种气候类型下的土壤中,风化壳最深厚的是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的环境,淋溶作用强,利于岩层的风化发育,风化壳深厚。]2.下列成土因素中,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的是()A.地形B.气候C.生物D.成土母质A[气候中的水热条件直接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和风化壳厚度,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形成。缓坡接受沉积,陡坡以侵蚀为主,这影响着土壤厚度;迎风坡和背风坡影响着不同坡向的降水,阳坡和阴坡影响着不同坡向的光热条件,从而影响土壤中的水热状况,因此是间接作用于土壤。]土壤的淋溶作用是指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质随下渗水流向下淋洗转移的过程。下表是某土壤剖面的四项营养元素指标。读表,回答3~4题。深度/cmN/mg·kg-1P/mg·kg-1Na/mg·kg-1Mg/mg·kg-1012834030102091265451050842835683.表中淋溶程度最高的元素是()A.NB.PC.NaD.Mg4.土壤淋溶作用的增强可能会导致()A.地下水位下降B.水土流失加剧C.土壤肥力下降D.盐碱化加剧3.C4.C[第3题,由图中各个元素在不同深度的指标变化,N元素、P元素和Mg元素的表层含量比深层大,淋溶程度不太大;Na元素由表层到深层含量逐渐升高,说明由表层通过淋溶作用转移到深层的Na元素的程度最高。第4题,在湿润地区的土壤剖面上部,由于长时间水分自地表向下淋溶,使上部土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细微土粒遭到淋洗,并逐渐形成土色变浅、质地变粗、酸度加大、肥力较低的土层。]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6.图示区域()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5.C6.A[第5题,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第6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机质的。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
本文标题:2020版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5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 第2节 土壤的形成课件 湘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10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