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知识点判断课前预习抓双基课后提能再巩固课堂达标点对点课前预习抓双基一、开国大典1.背景1949年9月,________________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2.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___月__日,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______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3.意义中国进入了______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101毛泽东人民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颁布宪法(1)目的:保障新中国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_________顺利过渡。(2)时间:______年。(3)制定机关:第一届全国人大。(4)主要内容:确立了我国的_________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_____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并将_________总路线写入宪法中。社会主义1954政治制度权利过渡时期(5)历史意义: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类型的宪法。加强了_______________,提高了广大人民建设_________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2.完成过渡1956年底。3.法制建设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国家必须系统制定完备的法律。一切国家工作人员都必须_________法律,人民的民主权利应该充分受到_____的保护。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法制严格遵守法律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建立与发展1954年宪法确立了______________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_______为国家主席,决定________为国务院总理。2.内容人大代表经由_________普选产生,由各_____和社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3.意义奠定了新中国各项______________的基础,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______。人民代表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全国人民党派民主政治建设人民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地位是新中国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发展历程(1)确立:新中国成立之初。(2)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作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指导思想。3.组织形式______________。政治体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政治协商会议4.意义调动了__________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法律依据(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____》规定,在______________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1954年_____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更明确的规定。民主人士共同纲领少数民族聚居宪法2.主要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__________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_____________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_____机构,行使自治权。3.具体实施先后建立了五大___级自治区,还建立了100余个________、自治县。4.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加强了_________,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一律平等少数民族聚居自治省自治州民族团结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2.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建立的根本的政治制度。()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5.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堂达标点对点知识点一开国大典1.(2018·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以下是对某次重要会议的相关报道:“……(来北平)参加的代表单位45个,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共662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筹备建立新中国B.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C.商讨颁布新宪法D.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解析:由材料“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正式代表510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及相关史实。答案:A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最终失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解析: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答案:C知识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3.(2019·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期末)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指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立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解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于三大改造完成之后,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这次会议关于领导人选举的问题,B项错误;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在革命战争年代已经确立,C项错误;195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项正确。答案:D知识点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4.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在《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中指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如果对此加以反驳,下列所举事例最恰当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D.《共同纲领》通过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超越了西方的民主制度,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民主制度。答案:B5.下图是中国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它最早形成于()A.1949年B.1954年C.1956年D.1978年解析:从图表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知这是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B知识点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解析:从题干中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人选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组成可知,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B项正确;第一届人大召开于1954年,A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C项错误;1954年的一届人大的召开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项错误。答案:B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解析:从材料中的“1954年”政协章程中规定的“协助国家机关”“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可知政协由权力机关转变为参政议政的统一战线组织,政协职能发生转变。答案:D知识点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它是“新中国政府在尊重历史传统和利于民族合作的基础上,在制度形式上因地制宜地依据具体情况和条件做出的安排”。这说明“它”()A.缺乏时代创新性B.尊重民族特色C.延续了封建体制D.不利于制度统一解析:从材料中的“新中国政府在尊重历史传统和利于民族合作的基础上,在制度形式上因地制宜”可知,新中国尊重民族特色,B项正确。答案:B9.“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从材料中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可知,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项正确。答案:B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一旦取得了全国政权,就带来一个危险……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最好的办法是有人监督。当然,共产党员首先要党的监督,可是整个党的工作,也还要其他党派来监督。——《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0~351页材料二:毛泽东指出:打倒一切,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的办法,使同志们很少听到不同意见,弄得大家无所顾忌,这样做很不好。我们有意识保留民主党派,就是要听不同意见。——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814页材料三: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90页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党互相监督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材料一理性地认识到共产党执政也会犯错误,需要通过监督来解决;材料二提出实行多党共存与合作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实行互相监督;材料三指出了民主党派监督的政治价值在于民主党派所提的意见是单靠共产党的党员难以提供的,有助于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党在领导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
本文标题:2020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 岳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42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