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预览】(1)分配制度:①生产决定分配②按劳分配及其作用③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效率与公平:①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②提高效率,促进公平返回导航返回导航1.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决定分配,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分配方式。(2)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_______________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为主体适用范围分配尺度分配对象分配结果公有制经济劳动数量和质量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地位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返回导航生产资料所有制按劳分配(3)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①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___________的发展水平。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4)意义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___________,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____________的社会地位。返回导航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劳动的性质和特点积极性创造性科学技术平等分配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非劳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另外还存在着发放福利等平均分配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能称为按劳分配,而称为按劳动要素分配。返回导航3.按生产要素分配(1)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类别对应形式按劳动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返回导航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管理要素分配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2)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返回导航分配方式的判断(1)依据范围(所有制)判断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属于其他分配方式。(2)依据分配尺度判断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管理、技术、信息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3)依据形式判断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资本要素收入。返回导航4.分配公平(1)含义: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人们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原因: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效率和促进和谐。(3)措施: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返回导航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⑤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返回导航初次分配与再分配(1)初次分配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内部的分配,本着谁参与生产谁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形成三部分收入,即个人、国家和企业的收入;(2)再分配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出的形式实现,主要是平衡收入分配差距,向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国家机关人员的工资等。例如:最低工资制度的调整属于初次分配,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属于再分配。返回导航5.兼顾效率与公平(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二者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___________;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________。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____________。(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_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___________;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____________;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_______________,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返回导航物质前提保证存在矛盾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收入悬殊奉献精神先富帮后富效率与公平(1)效率与公平相互影响,所以既要注重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这两个方面不可偏废,注意克服在二者关系上的片面观点。(2)正是由于公平有利于促进效率的提高,所以一定要重视收入分配的公平,这是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论依据之一。(3)经济效率与利益激励直接相关,收入分配方式直接影响利益分配,进而影响效率,再影响分配公平。收入分配方式的执行,直接形成收入分配公平状况,进而影响效率。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把完善收入分配方式作为重要抓手。返回导航返回导航重点关注1个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1个关系:效率与公平。2个方式: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2个措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返回导航返回导航考点一分配制度1.正确认识各种收入(1)区分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①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用劳动获得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②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返回导航(2)区分按劳分配收入与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收入是指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3)区分按劳分配收入与公有制经济中的收入:按劳分配一定是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但公有制经济中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4)明确合法收入范围:包括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二者都受国家保护。2.全面认识“三权分置”(1)含义: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概括地讲,是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土地的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返回导航(2)原因①实行农村土“三权分置”符合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②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关系,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③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利于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保障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④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⑤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有利于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返回导航【考法探究】1.生产决定分配: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时,通常是设置生产、分配二者关系的问题情境,考查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涉及体现类、依据类、原因类题型;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时,多是考查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知识,涉及依据类、原因类题型。2.我国的分配方式:以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的构成为素材,通常设置选择题,考查对多种分配方式的区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本知识时,通常是以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的现状或改革措施为背景,本知识作为其中一个考点出现,大多设置体现类、依据类等题型。返回导航命题角度1我国的分配制度【典例导航1】(2018·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返回导航【解析】:D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①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选项中的“企业”不知道所有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所以排除;②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的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是按劳分配,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就不是按劳分配,另外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其他分配方式。③④说法正确。答案选D.返回导航命题角度2按要素分配【典例导航2】(2016上海)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A.按劳动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惯例要素分配返回导航【解析】:C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根据规定内容看出要完善技术要素分配。【技法指导】判定各种分配方式(1)按所有制形式:如果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收入为按劳分配,其他为按生产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里面的分配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按分配的依据:按劳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的依据是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其他分配方式,要根据给予报酬的依据去判断。返回导航考点二效率与公平1.全面分析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1)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2)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看: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3)从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角度看: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返回导航(4)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角度看: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5)从新发展理念角度看: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的要求。(6)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看: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返回导航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返回导航2.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状况及调控政策收入差距的表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区域收入差距,主要指东西部收入差距,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分配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主要指垄断行业收入过高。加强对垄断行业改革,缩小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返回导航区分关于分配的几个名词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原则,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分配政策,在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政府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返回导航【考法探究】1.收入公平:本考点是近几年高考中的高频考点。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突出考查对知识的变通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和解读能力。从考查方式上看,多贴近中央与地方的政策、方针、措施或选取典型图表材料,切入点灵活多变。从知识上看,重点把握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还要注意与财政、税收、宏观调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知识的结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返回导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4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