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小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策略
学生学习动机与激发策略朱新秤一、学习与动机1、学习与动机的关系动机是激励并使行为指向一个目标的力量。动机与人的需要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行为能够满足“未满足”的需要,那么该行为才会显得有趣和吸引人。研究清楚的表明,动机与成就之间呈正相关。因此,了解促进学习和成就动机的因素对教师的成效以及学生的成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唤醒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但害怕和焦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一、动机与学习2、教师与学习动机一个理想的学生在行为上的表现应该是:会读书用功读书热爱读书为人师者,教学生会读书不易,教学生用功读书与热爱读书更难。只有将学生教得三者俱备的教师,才配称为好的教师。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学生如只能在校学到读书应考,而未养成学习动机与求知兴趣,将来离校后势难随环境的要求而继续自我成长。学习动机应该成为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一、学习与动机3、学习动机的类型动机的分类很多,我们这里只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来对动机进行分类:内部动机:是指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他们对学习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外部动机: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他对于学习活动的结果感兴趣。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的关系。二、有关动机的几种理论分析有关学习动机的理论很多,它们对学习动机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它们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动机理论行为主义用强化概念来解释学习的动机问题。这一理论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影响最大。这一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重外诱控制无从培养学生求知的热忱趋奖避罚心态于全体学生皆不利手段目的化的结果有碍学生的人格发展短暂的功利取向不利产生学习迁移外部动机和外部强化物的消极影响实际逻辑问题:强化物的使用与教师的赞扬不同。教师的赞扬信手拈来,并且很容易传递。强化物使用往往会干扰课程进度,增加费用或者给教师带来不便。学习贬值。在有实际兴趣的情况下,使用外部的奖励会导致动机和兴趣的降低,为了学习而使用外部动机,实际上会贬低学习的价值。限制学习。在课堂上强调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学生会把他们的兴趣限制在要考试的内容上。许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学生问老师“我们必须知道这些内容吗?”或“这个要不要考?”很明显,这种学习会限制在高回报的内容上。降低外部动机消极影响的策略当学生反映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不到兴趣和快乐时使用外部奖励;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什么价值的任务(如重复练习)要限制使用外部奖励;使用外部奖励使学生有自我控制感,也就是说,让学生在选择之前知道他们作出这个具体的选择将会有什么样的“报酬”。尽可能使用最“自然”的外部奖励,也就是说,如果在当时的环境下通常出现的是赞扬和微笑,而不是糖果和礼物,那么就使用赞扬和微笑作为奖励。如果使用“有形的”奖励(如糖果或玩具),要将这些有形的奖励和赞扬结合起来,并指出学生的成功是他努力的结果。鼓励学生使用自我赞扬,再次指出她的努力在成功着道路上的价值。让学生跟着你复述:“我确实很努力,并取得了成功!”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多种需求可按其性质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面四个层次的需求称之为基本需求(又称之为缺失性需求),而后三层次的需求称之为成长的需求。3、韦纳的归因理论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人们一般将自己的成败归为下列因素:能力、努力、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他。这些因素又可分为三个向度:因素来源:内因与外因稳定性:稳因与非稳因控制性:可控与非可控不同归因产生的情感在内外维度,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哪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的因素,则会积极持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制的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的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的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和不可控时是最大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后面论述这一问题。韦纳归因研究的一些基本结论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较少。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看法一致。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取高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因此,韦纳强调内部的、稳定和可控制的维度。3、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根据学生自我归因可预测以后学习动机学生的自我归因虽未必正确但却是重要的长期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学生人格成长(求成型学生与避败型学生)。避败型学生归因倾向如果成为应付学业的一种习惯,那就可能演变成习得性无助感。教师的回馈是影响学生归因的重要因素(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实验研究发现:对学生较高水平的期待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业成绩。教师的期望可以解释为预示着自我实现,即教师认为学生有较高的能力,教师就会更积极地对待学生,学生的自我效能得到加强,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业成绩。气氛:教师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热情以及非言语信息特别是目光接触。反馈:奖赏、积极与消极的评价、批评,对学生观点的接纳,教师忽视学生的程度。输入: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数量和难易程度。输出: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起交往的频繁程度。4、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Dweck)等人提出,人们对于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是能力的实体观,一种是能力的增长观。持有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建立表现目标,从而避免被人看不起。持有能力增长观有学生,更多设置掌握的目标,并寻求那些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技能的任务。持掌握目标的学生其学习是为了个人的成长,又被称为任务卷入的学习者,而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关心的是能否向其他人证明自己的能力,被称为自我卷入的学习者。两种目标导向的区别维度掌握目标表现目标成功的含义改善、进步高分、高水平表现看重方面努力学习高于其他人的能力满足的原因努力学习、挑战性比别人做得好教师的取向学生如何学习学生如何展示成绩对错误看法学习的一部分产生焦虑关注的焦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努力的原因学习新东西高分、优于他人评价的标准自身的进步与常模比较任务选择有挑战性的非常容易或难(防御性策略)学习策略理解、有意义学习、无认知机械性的、应付式学习老师的作用帮助学习的资源和向导给予奖惩的法官控制感强弱4、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科温顿(Covington,1984)关注人们如何评估自身的价值,当自己的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人类将竭力维护。人类将自我接受作为最优先的追求。这种保护和防御以建立一个正面自我形象的倾向就是自我价值的动机。自我价值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能力、成功、自我价值感三者之间形成了前后因果连锁关系。有能力的人容易成功,成功的经验给人带来自我价值感。个人视成功为能力的展现非努力的结果。成功难追求改以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着年级而转移。学生可以分为四类:高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高驱高避型、低驱低避型。四种类型高驱低避型:有无穷的好奇心,对学习有极高的自我卷入水平。他们通过不断刻苦努力发展自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处于孜孜不倦的学习中。学习是他们快乐的手段,也是他们生命的存在方式。学习本身而非外界刺激带给他们一种源于内心的快感。自信、机智,是成功定向者。低驱高避型:这类学生更看重逃避失败而非期望成功。他们不喜欢学习,虽然他们不一定存在学习问题或学习困难,只是对课程提不起兴趣。耸们看起来懒散,不爱学习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强烈的对失败的恐惧,尤其是面对没有把握的成功任务时,这种恐惧甚至让其必须采用逃避的手段。这类学生被称之为逃避失败者。四种类型高驱高避型:具有这种动机的人同时受到成功的诱惑和失败的恐惧。对任务又爱又恨,既追求又排斥让他们常常处于一种冲突状态。这种学生通常是教师非常喜欢的学生,学习努力,聪明能干,而且似乎比同龄人成熟一些。表面来看,他们很好,但事实上严重地受着紧张、冲突等精神困扰。他们被称之为过度努力者。低驱低避型:不奢求成功,对失败也不感到丝毫恐惧或者羞愧;内心如同一潭死水,鲜有冲突。对成功表现得漠不关心,不接受任何有关能力的挑战。这种不关心意味着一种放弃,防止了对自己无能的评价。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科温顿理论的教育意义学习动机的问题显示了教育的反效果。这一理论表明学校教育显然存在两个颇为严重的问题:其一是能力高的学生未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能力的学生不肯努力读书,岂不是辜负了学校教育的本意。其二,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减低;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愈久,读书的机会愈多,反而愈不喜欢读书,岂非否定了学校教育的效果。应根据现实的问题检讨教育目的。传统上,学校教育目的,都是根据崇高而遥远理想而订定的。不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目的应分两类:一类是办教育者(教育主管、学校及教师)的,一类是受教育者(学生)。学生们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是在他课业上如何学习获得成功而免于失败的问题。假如学生对任何科目均无目的,他将会对学习的成功和失败,毫不在意。原因是,无目的的学习行为背后,缺乏学习动机。学校教育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其远程目的在求德、智、体、美等理想的实现,其近程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每一科目都获得成功的学习。有利于学习动机的理想条件从外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从基本需求提升到成长需求从需求满足发展到价值追求从成败经验中学会合理归因对学习成就而言,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无法避免,而且也不宜避免。因为,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成功固然符合“需要——满足——价值”的原则,而学习失败的经验也并非不具有积极意义。对某些人来说,“失败为失败之源”,但对另些人而言,却是“失败为成功之母”,其原因就在归因。培养学习动机的具体建议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先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使每个学生均获得成功的经验善用教师回馈激发学生的士气无论教师的回馈是正面的还是负面,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的根据。根据教师的回馈予以归因之后,学生就可能对自己以后的行为形成一种预期;预期自己会成功,他就会努力去追求成功,预期自己会失败,他就会稍遇困难立即退缩放弃。追求成功者才会成功,逃避困难者难免失败;于是个人对自己的预期与以后之成败两者之间,无形中变成了因果关系。此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自验预言。自验预言的消极心态,对学习动机有不利影响。三、教师在学生学习动机激发中的作用过去,十分强调“教书”的角色,认为教师在帮助学生获得和记忆不同领域的知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提供事实、实例或程序。最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即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可能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教师扮演的角色,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影响,同时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1、动机理论与研究的启示(1)有两种学习情境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允许他们选择和控制与自己的能力和需要相匹配的任务。(2)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两种情况下会得到提高: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任务直接或间接与自己的需要、兴趣、目标有联系;学习任务的难度适当,学生能够成功完成。(3)学生天然的学习动机只有在充满安全、信任和支持的环境下,才会被激发出来。这种环境的
本文标题:小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