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排查清单(七)课件 新人教版
考能排查清单(七)【核心知识必备清单】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三种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2.三种细胞外液组成成分不同: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4.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各种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5.人体O2浓度最高的地方为肺泡,O2浓度最低的地方为线粒体基质。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7.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主要是由Na+内流形成的。8.神经冲动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9.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信号转换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11.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12.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13.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14.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的特点。15.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等特点。16.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组成。17.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18.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19.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20.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抗体产生更多,机体患病程度轻或者不患病。2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22.植物向光性的原理是:单侧光照射时,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从而导致背光面生长快于向光面。2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25.植物生长发育需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关键能力易错提醒】1.内环境稳态应澄清的两个误区: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3.无论是在炎热条件下还是在寒冷条件下,体温只要维持稳定则产热量一定等于散热量。4.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5.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6.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产生渴感的部位是大脑皮层。7.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8.产生反应≠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当电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时,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9.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正常进行。10.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破坏后,产生的结果相同,但机理不同:感受器破坏,无法产生兴奋;传入神经破坏,无法传导兴奋;神经中枢破坏,无法分析和综合兴奋,也不能向大脑皮层传导兴奋。11.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2个神经元——传入(感觉)神经元和传出(运动)神经元。1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13.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与脊髓的结构,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区域。14.中枢神经系统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它们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同一生理功能可以分别由不同的神经中枢来调控,这些不同的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与调控。15.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可在细胞间传递信息,体现细胞膜信息传递功能;二者发挥作用后都可被分解或灭活,另外有些游离的神经递质可被重新吸收。16.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但作用原理不同,甲状腺激素主要促进发育,生长激素主要促进生长。17.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只运输给靶细胞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因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才有其受体),但激素分泌后会广泛运输或弥散于体液中,并非只运输给靶细胞。18.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应表述为: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切忌笼统地表述为降血糖,降血糖只是胰岛素的作用结果。19.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20.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调控。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21.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22.第一、二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的,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23.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24.淋巴因子是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对机体免疫有加强作用,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起作用。25.记忆细胞不产生抗体。在二次免疫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抗体本身不能清除抗原,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26.骨髓遭破坏时,造血干细胞不能产生,所有免疫细胞都将不能产生,一切特异性免疫全部丧失,但如果输入造血干细胞,则细胞免疫可以恢复。若胸腺同时也遭破坏,则丧失一切特异性免疫,即使再输入造血干细胞,特异性免疫也不会恢复。27.过敏原与抗原的主要区别(1)抗原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抗原一般是大分子物质,但过敏原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尘土等。(2)抗原不具有个体差异性。过敏原有个体差异,不同的人过敏原不同。28.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某种“影响”。29.生长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且有单侧光或重力刺激。尖端均匀光照或黑暗时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30.重力、光照等因素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和分布,但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无关。31.抑制生长≠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别)而言的——凡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的可认为“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的可认为“促进生长”。32.确认能否体现两重性的关键在于“浓度与生长状况”(1)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能体现两重性,如根背地生长、顶端优势等。(2)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如茎的向光性和茎背地生长。33.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34.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35.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本文标题: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排查清单(七)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6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