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六文言文阅读文言基础篇第3讲文言句式高考中常见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对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在断句题中有涉及,在文言文翻译题中是重要采分点之一,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以便迅速准确翻译句子。掌握“8大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分清类别,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很少被当作判断词。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是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的。类型示例“……者,……也”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者”“者也”句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也”字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无标志句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②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用“为、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肯定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⑤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出师表》)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⑦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指示代词,这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是动词,表判断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蔺相如者,赵人也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D.汝是大家子B[B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2.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1)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译文:(2)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译文:[解析]第(1)句“……者,……也”表判断,是判断句。第(2)句“……为……”“……也”表判断,是判断句;“制”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安能蓄之”是反问句。[答案]见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参考译文】宋朝陈谏议(“谏议”为官职名)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被人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一天,陈谏议进入马厩,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为什么不见了?”仆人说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叫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尚且没有一个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赶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要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古代仁人的品质。(二)被动句——看清标志词,翻译成“被”的意思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分类形式示例“于”字句:谓语+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有标志句“见”字句:见+谓语、见+谓语+于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受”字句:受+谓语+于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为”字句:为+动词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有标志句“为……所”句、“……为所”句①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有标志句“被”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并不是所有带“被”字的都为被动句,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中的“被”译为“遭受”,这句并不是被动句)无标志句无固定格式①感斯人言(《琵琶行并序》)②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3.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D[D项,“被”是“披散”之意。]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举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以母老固辞,复为通判莱州。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时宋绶出知应天府,杜衍在荆南,劝言:“绶有辞学,衍清直,不宜处外。”又言:“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迁延不赴陈州,觊望相位;弟惟济任定州总管,自请就迁留后;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请趣惟演上道,罢惟济兵权,追则除命。”又论刘从德遗奏恩滥,贬太常博士、监潍州税。改祠部员外郎、知莱州。(1)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译文:(2)又论刘从德遗奏恩滥,贬太常博士、监潍州税。译文:[解析](1)“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句中的“罢”要译为“被免除”。(2)“贬太常博士、监潍州税”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句中的“贬”要译为“被贬为”。[答案]见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参考译文】郭劝,字仲褒,是郓州须城人。考中进士,屡经升迁至太常博士,特旨升职为尚书屯田员外郎,因为母亲年老而坚决推辞,又改任莱州通判。州民霍亮被仇人诬陷而被判处死罪,是官吏们从中收受财物造成的,郭劝替他昭雪免罪。当时宋绶出朝为应天府知府,杜衍在荆南任职,郭劝说:“宋绶有文才学问,杜衍清廉正直,不应派在地方。”又说:“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在京拖延不去陈州,觊觎宰相之位;其弟钱惟济现任定州总管,自己申请改派为留后;胡则因罪被免除三司使,却又升任工部侍郎。请催促钱惟演立即前往任所,罢免钱惟济的兵权,追回对胡则的任命。”(郭劝)又对刘从德遗奏中的恩典太过进行批评,被贬为太常博士、监潍州税。(郭劝)改任祠部员外郎、莱州知州。(三)宾语前置句——判定形式,调整提前宾语到动词后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类型示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中有否定词“不、弗、未、毋、无、莫”等)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中出现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①沛公安.在(《鸿门宴》)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以“之”或“是”为标志,用于加重语气,宾语前置。(“之”“是”无实义)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②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陈述句中,介词“以”的宾语常常要前置;且介词的宾语是方位词的,也常会前置①一言以.蔽之(成语)②夜以.继日(成语)③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5.下列属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宋何罪之有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B[A项,“之”起提宾的作用;C、D两项均为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6.下列属于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微斯人,吾谁与归D[A项,“之”起提宾的作用;B项,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C项,“之”起提宾的作用。]7.下列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B.求人可使报秦者C.惟兄嫂是依D.不然,籍何以至此B[B项是定语后置句。]8.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馀,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馀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王寻、王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有删改)译文:[解析]“为所”表被动,“首领”的意思是“头”,“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答案]见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参考译文】刘秀到了郾县、定陵等地,调动各营的全部军队。各位将领都贪吝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士兵留守。刘秀说:“现在如果打败敌人,就会拥有万倍的珍宝,可建立大功业;如果被敌人打败,连脑袋都留不住,还拥有什么财物!”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一千多名步兵和骑兵充当前锋,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出来迎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的首级。各位将领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变得很英勇,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允许我们协助将军!”(四)省略句——分析上下文,补充成完整的句子在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在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在古代汉语中也经常被省略。最常见的省略方式有以下几种:类型示例承前省略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蒙后省略(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省略主语对话省略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承前省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省略谓语蒙后省略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宾语省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省略宾语介词宾语省略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介词“于”省略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省略介词介词“自”省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舟一片(自)日边来(《望天门山》)省略兼语使(之)快弹数曲(《琵琶行并序》)9.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写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B.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去来(于)江口守空船C.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去),得夜见汉使D.寓形(于)宇内复几时B[B项,依语境可知,“守空船”的是琵琶女,即“(商人)去来(我)(于)江口守空船”。]10.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周)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译文:[解析]省略句“王怒,(王)得卫巫,(王)使(卫巫)监谤者,(卫巫)以(之)告(王),(王)则杀之”。[答案]见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参考译文】周厉王残暴无道,老百姓纷纷指责他。邵公对(周厉王)说:“老百姓已经不能忍受您的政令了!”周厉王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者,派他暗中监视指责、批评自己的人。(巫者)向(周厉王)举报(指责、批评周厉王的人),(周厉王)就杀掉那些人。于是人们都不敢随便说话,在路上相遇,也只能以眼神示意。(五)定语后置句——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主语或宾语的形容词、名词、代词等,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的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类型示例中心词+后置定语+者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①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②马之千里者...(《马说》)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缙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6 文言基础篇 第3讲 文言句式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399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