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目标导航]1.知道遣隋使和遣唐使的目的、概况和影响。2.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3.认识日本对先进外来文化的态度。一、遣隋使和遣唐使1.原因(1)地理位置:中国和日本同处东亚,一衣带水。(2)社会发展: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形成了中华文明圈,具有吸引力。(3)日本自身:不畏艰险,百折不挠。2.目的不断吸收中华文明,促进自身的发展。3.概况(1)607年,日本第一次向隋朝派遣使者。(2)遣唐使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4.性质遣唐使团既是外交使团,也是贸易代表团。5.影响(1)促进中日文化交流。(2)促进日本社会文化发展。[名师点拨]中华文化圈的共同特点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取向和思维方式;努力接受和传播中国式的佛教文化;以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型为社会运行的基本机制;接受或吸收汉语的文字范式而创造出本国或本地区的语言文字。二、大化改新1.背景(1)3世纪兴起的大和国逐渐统一了日本。国家体制极不完备,豪族势力强大,政局动荡不安。(2)归国留学生的推动,出现了以中臣镰足等人为代表的改革派,主张仿效隋唐制度。(3)645年,改革派发动政变,组成新政权,仿唐制建年号为大化,逐步全面推进改革。2.内容(1)经济方面:①推行土地公民制度,把全国的土地和人口收归国有。②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定期向农民授田。(2)政治方面:①国家体制:中央设神祇官和太政官,地方设置各级机构,归属中央。②制定律令:规定了土地赋税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和司法制度,用法律形式巩固改革成果。③神化天皇:新政权编纂历史,利用神话传说,神化天皇与皇室。3.影响(1)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2)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3)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4)使日本在短时间内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名师点拨]大化改新的性质大化改新是奴隶主贵族改革派在遣唐留学生的推动下,以唐朝律令和中央集权制国家为典范,为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律令制国家而进行的一场社会政治变革。它促使日本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要点一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大化改新时,日本在政治、经济改革方面效法唐朝,同时也积极吸收唐朝文化的营养。1.在经济方面,日本仿效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施了“班田收授法”和类似于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2.在政治方面,仿效唐朝政权机构设置,推行二官八省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并且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3.在教育、宗教、建筑、美术、文学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影响。如日本平城京、日本仿唐铸造的铜币和日本人在大化改新后所穿着的服装,都说明了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之大,也说明了古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探究问题]材料一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诏“改新”。首先是废除皇室和贵族的领地及部民,一律改归国有,变为公地、公民。与之相应的经济措施便是效法唐初实行的均田制,施行了“班田收授法”,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受田人承担租税,一如唐朝的租庸调制。材料二“大化改新”废除了世袭氏姓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这与唐朝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极为相似。弹正台,主监察,分设于各郡,正相当于唐朝的御史台,监察各级官吏。地方的国、郡、里也是参照唐太宗时的道、州(府)、县三级而设,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掌管。思考:(1)上述材料反映出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析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化改新在日本发展史上的地位。提示:(1)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是在仿效唐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经济方面,日本仿效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施了“班田收授法”和类似于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在政治方面,仿效唐朝政权机构设置,推行二官八省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并且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2)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完备的国家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得到巩固。这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要点二大化改新成功的原因1.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是成功的根本原因。2.改革派通过政变消灭专横的中央豪族,组建新政权,是能够成功的前提。3.日本民族对先进文明积极学习、善于利用的精神,是成功的重要因素。4.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探究问题]材料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政权,天皇家族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公元645年6月,皇室的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刺杀当时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入鹿,夺取了中央政权。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诏书》,主要内容有:废除豪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所授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物(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设神祇、太政二官和八省;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大化改新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建立以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成功的主要原因。提示:改革前,改革派发动政变,实现了政权的转移;结合本国国情学习借鉴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采取全面有效的政策措施并不断修改、完善,逐步推进,贯彻落实。
本文标题:2019秋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第2课 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46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