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形成
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形成与公共政策选择穆荣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22一、引言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形成三、鼓励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内容提要33创新促进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关于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科技革命将推动全球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科技投入是最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科技资源配置应更强调竞争、贡献与创新增值循环。——科技发展应选择重点实现跨越进而带动整体发展。——科技活动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一、引言44一、引言要从保障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胡锦涛2004年12月29日讲话55一、引言“十一”五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发展方针: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着力自主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66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8.910.511.411.412.112.415.317.318.921.724.327-5005010015020025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051015202530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总额高技术产品进口贸易总额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差额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10亿美元年份比重(%)77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R&D经费投入比例很低数据来源《中国科技指标2002》中国2001美国1999日本1997法国1999韩国1999全部制造业2.68.27.97.14.5高技术产业5.122.420.327.113.0航空航天制造业13.328.529.338.7-医药制造业2.720.719.028.33.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2.525.534.314.67.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6.514.516.231.717.9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733.321.916.64.188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中国2001美国1999日本1997英国1998法国1998全部制造业26.436.536.637.732.3高技术产业25.243.036.136.430.1航空航天26.437.139.833.422.1计算机与办公设备19.656.149.042.032.8电子与通信设备23.532.824.526.029.9医药35.449.536.637.628.5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远低于发达国家99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年份%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出口值所占比重增加值所占比重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三资企业的地位举足轻重经济安全的保障?高就业、出口、成长性经济安全的保障?成本(人、环境)优势消失后的外资的流出1010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国内申请量国内发明申请量国内授权量国内发明授权量国内职务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稳步快速增长,发明专利授权非常有限。2004年国内发明专利最多企业是三资企业,不是华为和海尔。1111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单位:件国内国外中国发明专利最多的领域:饮料、中药和食品外国则主要集中于高技术领域外国人获得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数显著上升1212•2000年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数居前7位的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占19.87%)、德国(占6.50%)、中国台湾(占2.65%)、法国(占2.42%)、英国(占2.33%)、加拿大(占2.17%)、韩国(占2.10%)。•1990年以来,中国台湾获得发明专利数量增长惊人,2000年跃居美国发明专利授权量第四位。中国获得的美国发明专利很少,2000年仅获得119件,同期中国香港地区获得179件。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1313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国家2001年GDP(万亿美元)排名2001年专利授权量排名美国10.0211660381日本4.1421217422德国1.983482073英国1.424396495法国1.315429634中国1.1661629610意大利1.097251307研究发现:GDP与专利授权量呈正相关1414国际科技论文3546127489203051524511085497888997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450005000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papersDoublingtime4.7years中国发表的SCI论文数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15150123456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比例%中国发表的SCI论文数量大体与我国GDP占世界的比例相当。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16160246810121416瑞士丹麦日本美国瑞典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奥利地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捷克土耳其中国单位:0.0000000人/美元创造单位GDP所需R&D活动人员数创造单位GDP所需科学家与工程师数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1717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24.980.566.758.557.951.139.873.654.965.614.726.426.831.134.140.717.514.618.93.85.214.79.112.919.57.9300%10%20%30%40%50%60%70%80%90%100%中国(2003)美国(1999)日本(2002)德国(2002)英国(1998)法国(2002)意大利(2001)韩国(2003)俄罗斯(2003)国家百分比企业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其他R&D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执行部门分布的国际比较1818•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主要依靠外资和成本比较优势,•成本上升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外资由东向西转移,并且已开始流向成本更低的地区•外资开始流出的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创新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技术资源配置水平低,科学资源配置相对充足二、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形成1919三、鼓励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创新设计集成创新独立创新技术需求识别技术扫描原始创新合作创新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商业化二次创新市场需求引进技术商业化2020三、鼓励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技术能力演进时间技术发展阶段:导入期稳定期成熟期生产能力投资能力创新能力技术能力2121三、鼓励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引进公司的战略与技术能力技术选择引进模式预期成本、风险和收益技术引进方的国家战略技术可获得性与技术定价技术供方国家对技术流动限制或促进谈判与协议技术许可等合资合作完全内部化设备购买工厂建设工厂设计设备设计设备安装与试生产生产能力达产生产能力扩展引进技术改进和差异化转让公司的意愿与技术能力2222三、着眼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自主创新面临的政策问题•科技创新的总体投资——数量不充足•国家创新资源的配置——数量不平衡•科技创新的各类人才——质量不适应•企业研发机构的数量——有限且下降•知识产权战略的目标——重点不清晰•专利和技术标准体系——缺有机联系2323三、着眼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国外经验:1、增加科学技术投入,提供工作机会与发展空间2、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纳和配置全球创新资源3、促进创新人才流动,创新实践中培养各类人才4、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满足国家可持续发展需要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幅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424政策要点:围绕“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激励培养创新人才”四方面,提出二十五条政策建议。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一)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二)允许科研仪器设备加速折旧;(三)对科研仪器设备抵扣增值税;(四)建立企业技术开发准备金;(五)改善政府科技支出结构;(六)建立企业创新能力专项资金;(七)改革国家科技计划支持方式*;(八)将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纳入考核体系;三、着眼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2525三、着眼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二、完善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九)鼓励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十)加大对海外研发机构的支持;(十一)扶持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十二)扩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十三)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奖;(十四)建立支持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机制*;(十五)对创业投资企业实行税收抵扣;2626三、着眼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三、鼓励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十六)将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纳入政府采购;(十七)对自主产权高技术产品和装备实行首购;(十八)优先采购中小企业高技术产品;(十九)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二十)支持企业参与技术标准制定*;2727三、着眼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选择四、激励与培养技术创新人才(二十一)设立企业杰出创新人才计划;(二十二)支持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人才流动;(二十三)鼓励高层次外国专业技术人才来华工作;(二十四)允许国有企业增加创新奖励资金*;(二十五)鼓励企业探索技术要素参与分配*。2828谢谢!
本文标题: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4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