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对外关系的主要史实,并完成表格内容。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主要史实西汉唐朝明朝清朝前期宋朝丝绸之路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上图是一条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被誉为什么?它是何时开通的?【图说历史】主干知识整合(一)丝绸之路(开始)1、前提条件:2、开通时间: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3、路线:4、作用:张骞通西域西汉汉武帝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沟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是贸易、友谊、和平、文明之路主干知识整合(二)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开明、开放)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2)学习别国的先进文化——(1)传播唐朝文化——1、主要史实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2、特点:开明、开放3、作用:密切了唐朝和日本、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表明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明、开放政策。【图说历史】图中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分别做出了什么贡献?中考试题回眸下列史实中反映了唐朝对外关系盛况的是①遣唐使来华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④郑和远航⑤玄奘西游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主干知识整合(三)宋代的海外贸易(繁荣)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1、主要港口:广州、泉州市舶司2、管理机构:主干知识整合(四)明朝的对外关系(友好、冲突)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友好:冲突: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图说历史】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说出它的时间、最远到达地和意义?小组讨论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在动机上有何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政治动机远远大于经济动机;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属殖民扩张活动,经济动机远远大于政治动机。主干知识整合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五)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闭关锁国)1、闭关锁国政策②原因:(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清朝统治者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现实原因:担心开放会使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①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不是绝对禁止。③影响:(1)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2)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消极作用是主要作用。主干知识整合(五)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闭关锁国)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2、冲突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1662年荷兰1685年和1686年中俄康熙帝《尼布楚条约》①时间:②从哪国手中收回:①时间:②交战国家:③人物:④签订的条约:用关键词描述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朝代主要史实特点西汉唐朝明朝清朝前期宋朝丝绸之路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开明、开放繁荣友好、冲突闭关锁国宋西汉明唐清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基本走向:从到。开放闭关锁国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时期史实特点汉代(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2)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3)造纸术的外传,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由开放走向封闭;路线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隋唐(1)遣唐使回国后日本仿效隋唐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2)唐太宗时期,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3)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两宋(1)海上贸易活跃,著名的海港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置市舶司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国同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2)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元代(1)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2)陆上和海上丝路并进明代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对开发南洋作出了贡献清朝(1)郑成功收复台湾(2)康熙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3)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哪些条件?对于古代对外交往应该如何认识?(1)条件:①国家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社会基础。②发达的交通(海陆)、先进的工具(造船、航海技术)是其客观条件。③政府的政策(封建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是主观条件。(2)认识: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②开放国兴,闭关国衰。③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不甘落后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应发扬光大。④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对外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爱好和平、崇尚友好。世界文明之间的交往(一)古代的交往1.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传播阿拉伯数字、中国的四大发明,将西方的天文、医学传入中国。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入侵希腊。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打破了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3.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将希腊文明传向东方,也促进了东西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4.罗马征服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经过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通过征服战争,使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专题感悟1、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从西汉的丝绸之路开始,唐朝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宋朝海外贸易的繁荣,成为唐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郑和下西洋后,我国的对外交往逐渐减少。清朝前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从而导致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由此,你受到什么启示?2、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大门,其外交也是屈辱的、不平等、不独立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应坚持改革开放,广泛交流,取长补短,发展自已,跟上世界潮流……
本文标题: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49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