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练案26
1练案26 宇宙的边疆(2)满分21分,时间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9分)导学号25894183厄尔尼诺今年真的会来吗?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在今年5月份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摄氏度以上,“已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并且未来有可能形成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简单来说是一个气候现象,它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郑飞说。郑飞指出,从监测公报来看,今年5月份已经进入到一个厄尔尼诺状态,在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平均海温相比常年平均值,超过了0.5摄氏度,但是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它是真正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如果从5月份开始到7月份,这三个月一直维持在正的0.5度以上的平均海温,可能到7月底的时候会认为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如果7月份海温掉下来、8月份又升上去,又要从8月份重新开始算了,之前5、6月份增加的海温就不算了。”郑飞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院士指出,今年会不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还要看7月的平均海温,目前认为有80%的可能性厄尔尼诺会继续发生,从大多数模式预测的结果来说,还是比较倾向于7月份基本上能够发生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的。“通常厄尔尼诺年,世界各地灾害不一样,几家欢乐几家愁。”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郑大玮说。“从更长远来看,今年的厄尔尼诺的意义不在于今年,而在于未来的相当一段时间会不会扭转全球变暖的停顿和趋缓的趋势,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丁一汇说。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分析指出,多年研究数据表明,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秋季我国南方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北方可能出现秋旱,东北初霜冻时间可能提前,不利于南方中晚稻和北方秋粮丰收。2气象专家表示,根据国际最新统计,厄尔尼诺发生时,大概要造成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等世界四大农作物减产2%左右。对于可能遭遇的厄尔尼诺事件对农业的影响,要高度重视、有所准备,但也不应过分惊慌。郑大玮指出,从历史上看,厄尔尼诺年对于北方的玉米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目前像华北南部偏西一点,旱像露头,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到盛夏、秋季有可能发生干旱。目前来看,黄淮地区,首先是把夏玉米抢时间尽快种上去,并抓紧适时中耕。东北地区有可能发生冷害,要采取促早熟的措施,如适当地增加磷肥、控制氮肥等。对于南方地区,要注意对洪涝早做准备,提前疏通田间排水系统。要有蓄洪准备,提前进行人员疏散转移,做好补偿。充分利用蓄滞洪区和上游的水库蓄水、拦洪,必要时要牺牲局部、保全大局。针对很多湖泊已用于养殖的现实情况,要早有预案准备,确保能够及时发挥湖泊的调蓄功能,减轻损失。(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D )A.地处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水温度,今年5月份与往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摄氏度以上,表明已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B.厄尔尼诺其实是种气候现象,发生的范围在热带太平洋,表现为海水温度异常增暖,带来的大影响可能是全球气候的变化。C.郑大玮先生认为今年会不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还不能明确回答,必须观察7月的平均海水温度,其发生的几率在80%。D.一般情况厄尔尼诺年,世界各地灾害不一样,厄尔尼诺的意义在于更长远,未来是否扭转全球变暖的停顿和趋缓的局势。【解析】 根据原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A项属于混淆范围,忽略了关键词“大部”。根据原文“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B项“可能”错误。C项系张冠李戴,观点应是“丁一汇院士”,而非郑大玮。2.下列对原文论证、论据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作者分析了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前提,须观察海温变化,且有3个月以上的厄尔尼诺状态发生。B.文章分析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气候进行了相关预测,有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干旱等状况。3C.文章综合郑飞和丁一汇的观点,厄尔尼诺有可能在7月份发生,在未来有可能形成中等强度以上。D.文章论证了厄尔尼诺的到来对农业有一定影响,对此,我们不必惊慌失措,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解析】 根据原文“秋季我国南方可能出现低温阴雨,北方可能出现秋旱,东北初霜冻时间可能提前”,B项忽略了发生这些现象的条件是“秋季”及地域限制。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会对农作物收入产生影响,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等四大作物会减产2%左右。B.目前我国华北南部偏西一点,已经有了旱情的兆头,依照此趋势继续发展,到盛夏、秋季有发生干旱的概率。C.为了规避危害,黄淮地区需要抢种夏玉米,并抓紧适时中耕,而东北地区须采取增加磷肥、控制氮肥等有效措施。D.南方地区对于洪涝要有预案,充分发挥湖泊的调蓄功能,采取提前疏通田间排水系统和疏散转移人员等措施。【解析】 根据原文“大概要造成玉米、春小麦、冬小麦、水稻等世界四大农作物减产2%左右”,忽略了关键词“大概”,A项混淆了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分)导学号25894184疾病与演化进程[英国]理查德·道金斯动物的躯体是一个精巧而且往往有效的自然防御系统,这个系统叫免疫系统。当身体感觉到危险的寄生虫时,它会被激发起来,生成特殊的细胞,像战士那样乘着血液奔向战场,攻击那群特别的寄生虫。通常是免疫系统获胜,身体恢复健康。然后,免疫系统会“记住”它为那场特殊战斗生成的特殊分子武器,于是,以后受到任何相同寄生虫的感染,寄生虫都会立刻被消灭在无形之中。因此,只要你得过麻疹、腮腺炎或水痘,就不大可能得第二回了。免疫系统认得死病菌或病原的感染,能提前武装起来,一旦疾病真的到来,它就能投入战斗。摆在免疫系统前的一道难题是决定哪些是应该驱除的“外来者”,哪些是可以为身体所接受的“外来者”。在妇女怀孕时,这可能是特别费心的。肚子里的宝宝是“外来者”,因为从遗传学看,宝宝与母亲是不同的,有一半的基因来自父亲。但免疫系统是不能攻击宝宝的,4在哺乳动物的演化中,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它解决了——毕竟,那么多宝宝在子宫里活下来而且出生了。但也有很多流产了,这说明演化遇到了困难,且解决得不是很彻底。免疫系统出错的另一种情形是对假想的“攻击者”打击太狠了。过敏就是这么回事儿:免疫系统不必要地、过分地、破坏性地伤害了无害的东西。例如,空气里的花粉通常是无害的,但有些人的免疫系统会对它产生过激反应,这就是“花粉症”:打喷嚏、流眼泪,浑身不舒服。有时过激反应的免疫系统竟然会对本人过敏!这会引起所谓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如秃头症(头发成片脱落,是因为你的身体会攻击毛囊)和牛皮癣(过激反应的免疫系统在皮肤上引起鳞片状斑块)。免疫系统会不时地产生过激反应。因为有时该进攻而没能进攻,有时不该进攻却进攻了,免疫系统摇摆在两者之间,就像走钢丝一样。羚羊看见草动时,是不是该逃跑呢?它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那是潜伏的美洲豹还是清风在吹着牧草沙沙作响?相应的,是危险的细菌还是无害的花粉颗粒?这类“平衡”问题简直太普通了。免疫系统可能对“风险规避”太机警,看到一点风吹草动就觉得危险,对无害的花粉甚至本人的组织都释放出浑身的免疫反应。它也可能太“齐心”,而对真危险毫无反应,或者在真正危险的寄生虫出现时不能产生免疫反应。在钢丝上行走是困难的,不论偏向哪边,都会遭到惩罚。癌是坏事的极端情形,一个很奇异的例子,但很重要。癌是我们体内的一群细胞,从它们本来要做的事情中脱离出来,接着这群细胞扩增,然后变成了寄生者。癌细胞通常聚集在“肿瘤”里,肿瘤无限制地长大,吞噬部分身体。接着,最坏的癌会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叫癌细胞转移),最终毁坏整个身体。如此扩展的肿瘤叫恶性肿瘤。癌如此危险的原因是,它们的细胞是直接从我们身体的细胞里衍生出来的。它们是我们自己的细胞,只是略有改变。这意味着免疫系统很难将它们判别为外来者,还意味着很难找到杀死癌细胞的方法,因为你能想到的任何方法,如毒药等,都可能杀死你的健康细胞。杀死细菌很容易,因为细菌的细胞与我们自己的不同,能杀死细菌的细胞而不伤害自己细胞的毒药叫抗生素。化学疗法能毒死癌细胞,但也能毒死我们自己的其他细胞,因为他们太相似了。如果过量运用毒药,也许能杀死癌细胞,不过在那之前可能已经把可怜的患者杀死了。5我们又回到了和前面一样的平衡问题:怎样才能攻击真正的敌人(癌细胞)而不误伤朋友(我们自己的健康细胞)?自体免疫性疾病是否可能是无数代祖先们为了抵抗癌细胞而展开的演化战所传下来的副产品?免疫系统在与癌变之前的细胞的战斗中赢得了多场胜利,使它们来不及变成恶性的。我的想法是,因为免疫系统对癌变前的细胞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也许偶尔会误伤无害的组织,攻击自己的细胞——我们称之为自体免疫性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的存在也许证明了生命在演化进程中不断生成对抗癌变的有效武器,会是这样的吗?(选自《自然的魔法——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真的》,李泳译,有删改)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B )A.动物的躯体是一个有效的自然防御系统,也就是免疫系统,这个系统能被激发起来,生成特殊的细胞以维护身体健康。B.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能“记住”杀死寄生虫的特殊分子武器,所以得过麻疹、腮腺炎、水痘的人就不会再次被感染。C.免疫系统不仅能针对病毒感染,也能对人类的生育遗传产生重大的影响,哺乳动物在这方面的演化并不是十分成功。D.癌危险的原因仍和免疫系统有关联,癌细胞是从我们身体里衍生出来的、略有改变的细胞,免疫系统难以辨别它们。【解析】 B项“不会再次被感染”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是说“就不大可能得第二回了”。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C)A.不是所有的“外来者”都应该受到攻击,应该驱除哪些“外来者”是免疫系统面对的一个难题,盲目的攻击会造成很多问题。B.免疫系统会对假想的“攻击者”打击过狠,如面对无害的花粉而产生的过激反应,这是免疫系统对本人过敏反应的极端体现。C.免疫系统常常会在“进攻”和“不进攻”之间处于摇摆状态,自然界也存在类似现象,这种摇摆出现任何差错都会遭到惩罚。D.癌细胞实际是从正常细胞变异而来的,它们聚集在肿瘤之中,然后这些肿瘤就变成恶性肿瘤,最终会危害整个身体的健康。E.免疫系统能轻松辨别并杀死外来者,然而借助化学疗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6杀死健康细胞,对患者产生整体上的伤害。【解析】 B项,对花粉的反应不是免疫系统对本人过敏的反应。D项“然后这些肿瘤就变成恶性肿瘤”不符合原文的意思。E项,“能轻松辨别并杀死外来者”不符文意,原文是说“免疫系统很难将它们(癌细胞)判别为外来者”。6.有人评价《自然的魔法》这本书“将带你去未来,给你更广阔的世界观”,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请简要阐述。(4分)答:①有效地传播科普知识,让普通读者从科学的角度了解疾病及其演化过程;②为医学工作者提供了研究方向,从而解决动物免疫系统的“平衡”问题;③倡导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激发读者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练案2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51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