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9.2 云霓
-1-略读1 云霓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矗立(zhù) 喘息(chuǎn) 垂髫(tiáo)B.糠粞(xī)烟囱(tōnɡ)关雎(jū)C.沛然(pèi)啖着(dàn)葛覃(tán)D.丰子恺(kǎi)惶恐(huánɡ)单薄(báo)【解析】 A项,“矗”应读“chù”;B项,“囱”应读“cōnɡ”;D项,“薄”应读“bó”。【答案】 C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此后的十天内,大家不遐愁热,眼巴巴的只望下雨。B.第十天以后还是晴,晴,晴……晴到不记其数。C.农业基础薄弱,很重要的原因是农田水利设施脆弱、物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减灾能力不强。D.根据草案,用人单位愈期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欠缴数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解析】 A项,不遐—不暇;B项,不记其数—不计其数;D项,愈期—逾期。【答案】 C。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薄荷锭在桌子上放了一会,旋开来统统________而蒸发了。②无疑,良好的交通条件是一座城市得以________发展的保证。③________把农业基础夯实做强,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________谈得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融化 持续 只有/才B.融化 继续 只要/就C.溶化 继续 只有/才D.溶化 持续 只要/就【解析】 融化:冰雪等受热变为液体;溶化:固体溶解在液体里。持续:事物的发展-2-过程或人的活动没有间断或停顿;继续:延续下去,不间断地进行。“只有/才”表必要条件;“只要/就”表充分条件。【答案】 A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C.工作之余,大家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解析】 B项,重复累赘,“妇孺”指妇女和儿童,同后面的“孩童”重复;C项,句式杂糅,“也照样脱不开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D项,暗换主语,最后一分句加上“《食品安全法》”。【答案】 A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____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___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___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____。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D.②③④①【解析】 本段内容是写文人在困境中保持优雅、闲逸心态的具体做法。根据“瞻前顾后看语境”的原则:第一空与“做”“想”对应的是“看”与“听”,所以选④,排除A、D;第三空“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是写时间的推移变化,应该接“一弯月儿挂上柳梢”,所-3-以选③;最后一空“只见”对应“不见”,并点出“意境”。这样锁定C。【答案】 C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听 雨叶延滨写下这个题目,便不自觉地在心里吟诵起那些熟悉的诗篇,而且大多是古人的句子。雨,大概是古典的。而且常常当人们进入一种诗化的境况,才会从喧嚣的市井声浪里逃出来,逃出来的耳朵才能听雨。听雨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心静而神动,心静者不为市井或朝野的得失荣辱而悲喜,心平如水,不起波澜;神动者,是心神与自然呼应,天地万象,胸中百感,互交互合。第二是独处一室,或书房与书为侣,或山中小亭坐对群峰。第三是有雨。说到这里,话题的主角就出来了,听雨者,与雨为友,其喜怒哀乐,无不是因雨而起。我赶走那些如雨脚一般敲击我心窗的诗句,它们虽美,但吟哦的是他人心曲。雨声已经伴千载百代的人,抒发自己的情怀。像永不退场的乐师,耐心地为一个又一个的登台者伴奏,他只是在人们不觉察之中,调动自己的琴弦。“疏雨漏梧桐,春水洗杏花,剑门斜雨细,古城涤尘轻。……”这些都是人们久唱而常新的曲子,它们让我们只能相信,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这是六月,久旱无雨的京城,下起第一场透雨。雷声沉沉地滚过,把都市里嘈杂的市声驱走,然后是闪电,是风。好风啊,让窗外一排高高的杨树,起舞俯仰地欢迎,满世界都是叶子的笑声!然后急急敲下一排雨脚,如碎玉,如奔马,如瀑布狂泻——……我躺在床上,听雨声从窗外跳进屋里来,又沿着白石灰抹的老墙往上爬,爬出一道道渍印。这是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是我们搬进那座南方老城一条叫斌升巷的窄街。那是一个旧公馆,房子是木结构为主的,木框里砌上砖抹上白灰。我们的房子背墙临街,墙的上部有两只小窗,用来通气透光的。小窗很高,又从不开,布一张挂满灰尘的蛛网,让人想到许多故事。故事是雨声送进来的,这是我对这个世界最早的印象:雨夜里两只高墙上的窗,窗上挂着一张蛛网,网不住的雨声和更声漏湿了童年。(前两年我调出这个城市,妻子说我不喜欢这个让雨水锈满青苔的老城。)……-4-我有一段让大雨泡着的记忆,那是1966年秋。那年本是我参加高考升大学的日子,“文化大革命”一声炮响,升学成了泡影,父母又先后被“革命群众”揪了出来,我被派到川滇边界山区农村“搞社教”。正是屋漏偏遇连阴雨的时候,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心里下着雨,外面也是雨,风声雨声,让人心怵。山区搞运动,免不了天天晚上的会。山里人住得分散,一家守一个山头,我这个小工作队员,每天就戴一顶大斗笠,提一盏马灯,风中雨中满山地转悠。田坎又窄又滑,一下雨就变成了鳝鱼背,真不知一天摔多少跤。啊,这也许是我命运的象征:漫天风雨,长夜窄路,一盏孤灯,一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洗了百遍的脸。(到现在说到“文化大革命”,我的耳边就响起一片暴雨在一只斗笠上踢踏的声浪。)……我对雨声的记忆不全是灰色的,有苦味的记忆,也有温馨的时候。那是在陕北,夏天终日在秃山峁劳作的我们,就像在火炉上烘着的红薯,每天都盼望着天上有块能下雨的云。高原的雨少,下一次就真叫恩赐。下雨可以不出工,可以凉凉地躺在炕上,听雨声让高原有了笑语,听苞谷拔节的脆响,让自己干涸的心,也有一个绿草般的梦。(庄稼人听雨能听出的快乐,这种快乐进城后就少了,至少不是那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了。)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有删改)6.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②从文章主题上来说,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意思答对即可。)7.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雨声是个能为每一个人伴奏的好乐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②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这是个比喻句,把“雨声”比作乐师。解答此题,先要解释为什么把“雨声”比作乐师;再要解释为什么说雨声是“好乐师”。意思答对即可。)(2)①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天晴朗的日子;②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晴朗的天气了。(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回答。意思答对即可。)8.文中三个段落末尾的内容为什么用括号作了标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将过去的回忆与当下的情思区别开来;②直述其情其事,省去文字过渡;③扩充文章的思想内涵。(意思答对即可。)9.“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答题区间在5、7、9段。)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意思答对即可。)表达交流-6-10.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9.2 云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517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