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单元第7课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核心素养任务群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中的典故、比喻、白描等艺术手法。2.学会理解分析诗歌的情感。3.学习诗歌的炼字方法。第三单元主题时文我们都是追梦人有梦想就有目标,有希冀才会奋斗。无论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梦想都是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热情礼赞每一位奋斗者的艰辛付出,满怀信心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亲切的话语、殷切的期待、郑重的嘱托,激励着每一个人发扬梦想精神,继续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回望2018年,我们之所以“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就是因为心怀梦想、奋力追梦,让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稳健前行。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亿户,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我们矢志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梦想成真;我们以改革的实际行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1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让1300万人在城镇找到了工作,人民的钱袋子更鼓了……这一年,整个中国奔跑在追梦的赛道上,绘就了改革发展的壮丽画卷。这些成就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事实证明,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成于实干。心怀梦想、奋力追梦,才能体悟奋斗价值,凝聚同心筑梦的精神力量。绿意盎然的长江两岸、稻浪滚滚的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生机勃勃的深圳前海、活力四射的上海张江、飞架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新时代的奋斗者在不断奔跑中创造着美好生活,为梦想写下现实注脚。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是其桥梁;目标不会自动抵达,奔跑才有远方。把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的渴望,熔铸到共筑中国梦的历史征途之中,与时代共同奔跑,以奋斗逐梦圆梦,我们就没有什么山峦不能攀登,没有什么河流不能跨越。心怀梦想、奋力追梦,才能砥砺坚韧意志,激发持续奋斗的责任担当。今天,中国站在新的起点上,亿万人民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拼搏。梦想越是远大,奋斗也就越是艰辛。方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时,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面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场接力跑,今天的我们只有勇做追梦人,一棒接着一棒跑,才能迎来“放眼昆仑绝顶来”的明天。“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奔跑中奋力逐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就一定能激活蕴藏于梦想之中的创造伟力,迎来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国学经典1.原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译文:累累白骨暴露在荒野,千里之内听不到鸡鸣。生灵涂炭百不余一,想到这里就令人痛断肝肠。2.原文: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译文:满怀着慷慨激昂的感情,是由于心中的忧虑久久难忘。用什么来消除这无边的愁思?只有那杯中的美酒杜康。3.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译文:神龟虽然长寿,但终有死亡的时候。飞龙尽管能腾云驾雾,神通广大,但最终也要化为乌有。4.原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译文: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人的。5.原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译文:喜欢读书,不做过深的了解;每读到心领神会的地方,便高兴地忘了吃饭。诗海拾贝归园田居(其二)陶渊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赏析】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诗人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之后,回到了偏僻的乡村,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所以他非常轻松地说:“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正因为没有俗事俗人的打扰,所以“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诗人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不过,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他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桑麻。然而,在诗人看来,与纯朴的农人披草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人事”;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绝不同于计较官场浮沉,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所以,不管是“披草共来往”,还是“但道桑麻长”,诗人与乡邻的关系显得那么友好淳厚。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当然,乡村生活也有它的喜惧。“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庄稼一天天生长,开辟的荒土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毁于一旦,心怀恐惧。然而,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惧,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淳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让读者身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及自己心境的恬静。而在这一片“静”的境界中,激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文学常识一、作者档案档案(一)【简历】曹操(155~220),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人。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作品】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评价】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档案(二)【简历】陶渊明(365~427),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早死,少年时代生活贫困。青年时代曾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几次出仕,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来曾出任镇江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剧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黑暗的士族社会同流合污。41岁时,他辞官归田,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作品】《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评价】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二、背景链接1.《短歌行》《短歌行》作于曹操大败赤壁之战后。当年曹操已经53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赋此《短歌行》。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29岁(393)初次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都不长。至义熙元年(405)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余天,辞官归田,这一年他41岁。从此,直到他63岁时去世,再也没有出仕。我们不难发现,是出仕还是退隐,青壮年时期的陶渊明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多次反复,而从彭泽县令任上的“逃离”,是他与仕途彻底决裂的开始。他之所以再三出去谋求官职,一是因为家境不好,负担重,有时衣食都不能周全,二是因为他小时候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要求他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然而他的天性是热爱田园生活,喜欢读书,不喜欢在俗事杂务上费心思,加上当时朝廷权臣当道,权豪们一心争权夺利,铲除异己,无心致力于清明政治。他一介文士,投身其中,并不能发挥一点儿有益的作用。因此,在奔波劳累的仕途生活中,他时时觉得不适和厌倦,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往日读书、闲居的乡村田园生活,对自己违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为产生怀疑,后悔的念头甚至也冒了出来。而一旦暂时脱离了官场,回到家里,亲自参加耕种和收获,让他感到无限喜悦。不过,陶渊明真正解决了思想上的矛盾,确立自己要走的生活道路,是在辞去彭泽县令以后。如果说,此前他的诗文是动的,那么,此后则是宁静的。辞赋《归去来兮辞》和诗歌《归园田居》正是创作于转折期,真实、完整地记录了他的这一思想变化过程。三、作者逸事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四、文化常识1.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汉时的《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因此出现了大批名作。2.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一、认读字音(1)子衿.(jīn)(2)呦.呦(yōu)(3)鼓瑟.(sè)(4)掇.(duō)(5)吹笙.(shēnɡ)(6)越陌.(mò)(7)度阡.(qiān)(8)吐哺.(bǔ)(9)契.阔(qì)(10)谈讌.(yàn)(11)羁.鸟(jī)(12)守拙.(zhuō)(13)暧.暧(ài)(14)狗吠.(fèi)二、积累名句1.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短歌行》)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短歌行》)3.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归园田居(其一)》]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榆柳荫后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鸡鸣桑树颠短歌行诵读诗歌《短歌行》,完成以下各题:环节一梳理基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2)何以..解忧________________(3)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___(4)何时可掇.________________(5)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6)契阔..谈讌.________________(7)枉用..相存.________________(8)乌鹊南.飞________________(9)天下归.心________________(10)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明确](1)当:对着。(2)何以:是“以何”,用什么。(3)但:只。(4)掇:拾取,摘取。(5)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6)契阔:久别重逢;讌:同“宴”,宴会。(7)枉:枉驾;用:以;存:问候,探望。(8)南:名词用作状语,向南。(9)归:使动用法,使……归。(10)厌:满足。环节二分析文意2.前十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7课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1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