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3*鸿门宴【助读博览】一、魅力作家纪传体的开创者——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被后人尊称为“史迁”。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父职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死刑。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于是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成就: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习近平用典——《史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对自己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正视、主动改正。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敢于指出、帮助改进。对同志的提醒批评,要闻过则喜、虚心接受。自我批评要一日三省,相互批评要随时随地,不要等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再提。要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成为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二、背景回眸项羽破釜沉舟挫强秦,刘邦约法三章得民心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于会稽起义,刘邦在沛起义后,投奔项梁。后项梁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移师围赵。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破釜沉舟,在巨鹿击溃秦军主力,章邯率部投降。刘邦顺利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废除苛政,约法三章,深得民心,想做关中王,驻军霸上。项羽得知,破关入咸阳,驻军鸿门,准备消灭刘邦。形势剑拔弩张,“鸿门宴”这场戏便开演了。三、知识拓展关于项羽的成语1.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原文:“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2.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原文:“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3.四面楚歌:形容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原文:“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初读任务】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后长达五年斗争的开端,一开始从刘邦和项羽的兵力对比,可以看出项羽占有绝对优势,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故事的开端是曹无伤告密。B.刘邦本来是一个贪财好色之人,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C.刘邦面对张良传来的项伯密报,一时间显得手足无措,但面对项伯时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行举止我们又可见刘邦很有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的一面。D.刘邦借项伯的嘴向项羽表明自己“日夜望将军至”,“不敢倍德”,可见刘邦对项羽由衷的尊敬。来到鸿门宴后的一番道歉之词更可以看出他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解析】选D。刘邦对项羽“由衷的尊敬”和“对项羽非常恭顺、虔诚”错。2.在鸿门宴上,双方的攻守形势是如何发生转换的?【明确】①(宴前):刘邦被动,项羽主动②(宴中):刘邦被动,项羽主动,情节跌宕起伏,三起三落③(宴后):刘邦主动,项羽被动,局势逆转【审美鉴赏】1.在项羽即将来犯的万分危急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明确】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的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他认定由项伯必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和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的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比。2.《鸿门宴》是如何运用对照手法来烘托人物形象的?【明确】本文善于用对照手法来烘托人物形象。例如,项羽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立刻大怒,简直是怒不可遏;但第二天见到刘邦谢罪,却得意扬扬,并顺口把曹无伤告密之事和盘托出;樊哙尖锐的指斥,竟未能引起他的反感;听说刘邦逃走,也仍未引起重视。这些对照充分显示了项羽简单暴躁而又刚愎自用的性格。3.在特殊的背景下,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出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从“鸿门宴”前后的称谓变化中,可以判断出人物之间怎样的关系?【明确】(1)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2)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3)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张良、樊哙作为刘邦的部下也称项羽为王;但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可以看出,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之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心理。4.“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形象的?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明确】(1)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动作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神态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极为传神。(2)目的:浓墨重彩地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形象,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5.有人说,“鸿门宴”的导演是张良与范增,这两个人物各有怎样的特点?【明确】张良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项羽,终于化险为夷。他为刘邦做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范增是项羽的“亚父”,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不了解项羽的妄自尊大,擅自安排项庄舞剑,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他与张良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综合素养实践】1.(语言建构与运用)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愿为诸君快战”有的版本作“愿为诸君决战”,用“快战”合适还是用“决战”合适?请你结合项羽的性格和上面所给的片段说明理由。【明确】“快战”合适。项羽所带楚军已经面临绝境,项羽自知必死无疑。“愿为诸君快战”表明他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地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勇猛无敌,保住自己的一世英名,就像一场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尾。而“决战”有鱼死网破的味道,项羽的快意与满足却缺失了。2.(思维发展与提升)“鸿门宴”可谓是项羽与刘邦之争的一个转折点。有人说正是因为项羽在“鸿门宴”上的一失足,才酿成了他垓下被围、自刎乌江的千古恨,你是怎么看的?【明确】观点一: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劲敌刘邦,纵虎归山,的确留下了无穷隐患。“鸿门宴”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也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观点二:项羽的失败,关键是由于其性格中的弱点。他寡谋轻信,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这注定了他只能是一个失败的英雄。观点三:项羽的部下也有责任。范增急躁易怒,一旦计谋不成,徒作愤激讥诮之言,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触犯了项羽的忌讳。项伯、项庄,都是项羽的部将,一个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却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一个在执行任务时,遇到干扰就放弃斗争,毫不觉察问题的严重性。项羽的失败,他们也应负一定的责任。(可就《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结合其身份、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来谈论,要有理有据)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1单元 3 鸿门宴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1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