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4节自由落体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2.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2.特点(1)运动特点:初速度等于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受力特点:只受作用.重力静止0重力知识点二自由落体加速度1.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这个加速度叫作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作,通常用g表示.2.方向:.3.大小: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是的,一般计算中,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g取.相同重力加速度竖直向下不同9.8m/s21.物体从某高度由静止下落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在地球上任何位置都相同.()3.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4.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为负值时,位移也为负值.()[答案]1.×2.×3.√4.×日常工作中,有时需要人们反应灵敏,对于战士、驾驶员、运动员等更是如此.这里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测量从发现情况到采取行动所用的时间.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下图所示),你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能碰到直尺,记下这时手指在直尺上的位置.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直尺时,你立即捏住直尺.测出直尺降落的高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知识,能否算出你做出反应所用的时间?[答案]能,只要测出直尺降落的高度h,由h=12gt2可求出反应时间t=2hg.课堂互动探究要点一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初速度为零;(2)除重力之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2.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这种模型忽略了次要因素——空气阻力,突出了主要因素——重力.在实际中,物体下落时由于受空气阻力的作用,并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只有当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时,物体由静止的下落才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3.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v0=0,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典例1】雨后,屋檐上还在不断滴着水滴,如图所示.小红认真观察后发现,这些水滴都是在质量积累到足够大时才由静止开始下落.她测得屋檐到窗台的距离H=3.2m,窗户的高度为h=1.4m.g取10m/s2,试计算:(1)水滴下落到窗台时的速度大小;(2)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思路点拨]本题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求解时要注意正确运用相关公式,特别是第(2)问中求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可分别求出水滴经过窗户上边缘和下边缘的时间后,再由其差值得出.[解析](1)水滴下落至窗台通过的距离为H=3.2m由v2=2gH得v=2gH=2×10×3.2m/s=8m/s.(2)水滴下落至窗户上边缘的时间为t1=2H-hg=2×3.2-1.410s=0.6s水滴下落至窗台的时间为t2=2Hg=2×3.210s=0.8s水滴经过窗户的时间为Δt=t2-t1=0.8s-0.6s=0.2s.[答案](1)8m/s(2)0.2s在遇到竖直下落的杆过“钉”或过“窗”的问题时,如何求过“钉”或过“窗”的速度、时间,抓住两个要点:一个是抓住杆状物的首尾两个端点,看准用的是哪个端点,第二是画出整个过程的情景图,找对空间关系.1.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3∶1,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2D.甲、乙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2[解析]两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均做自由落体运动,故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下落高度也相等,所以甲落地时,下落了高度H,乙也下落了高度H,距地面高度为H,故A、C错误,B正确;甲运动时间为t1=2Hg,乙运动时间为t2=4Hg,则t1t2=12,D错误.[答案]B2.如图所示,某同学测出一棵苹果树树干部分的高度为1.6m,一个苹果从树冠顶端的树梢上由于受到扰动而自由下落,该同学测出苹果经过树干所用的时间为0.2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1)苹果树树冠部分的高度为多少?(2)苹果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解析](1)设树冠部分的高度为h1,树干部分的高度为h2,苹果从树冠顶端下落到树干顶端时的速度为v0,则h2=v0t+12gt2得:v0=7m/s又:v20=2gh1,解得h1=2.45m(2)设苹果落地的速度为v1,则v1=v0+gt,解得v1=9m/s[答案](1)2.45m(2)9m/s要点二自由落体加速度——重力加速度1.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1)产生原因:由于处在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因此也称为重力加速度.(2)大小:与所处地球上的位置及距地面的高度有关.①在地球表面会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处最小,在两极最大,但差别很小.②在地面上的同一地点,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可认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不变.通常情况下取g=9.8m/s2或g=10m/s2.2.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方向(1)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2)由于地球是球体,各处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并不相同.【典例2】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方法一:由g1=x2-x1T2,g2=x3-x2T2,…,g5=x6-x5T2,取平均值g=8.667m/s2;方法二:由g1=x4-x13T2,g2=x5-x23T2,g3=x6-x33T2,取平均值g=8.673m/s2.(1)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x1、x2、x3、x4、x5、x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一中有__________;方法二中有__________________.(填“x1、x2、x3、x4、x5、x6”中的某几个)(2)由(1)问中可知选择___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填“系统”或“偶然”)误差.(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思路点拨](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偶然误差的有效手段;(2)逐差法计算加速度的公式a=x4+x5+x6-x1+x2+x39T2.[解析](1)方法一的实质是g=x2-x1T2+x3-x2T2+…+x6-x5T2×15=x6-x15T2,所以方法一中2个数据起作用,为x1与x6;方法二中6个数据全部起作用.(2)方法二中6个数据全部起作用,能有效减小偶然误差.(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阻力(空气阻力、振动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任意两个,合理即可).[答案](1)x1、x6x1、x2、x3、x4、x5、x6(2)方法二偶然(3)阻力,长度测量利用纸带计算重力加速度的三种方法(1)计算出纸带上几个点的速度,然后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加速度.(2)计算出纸带上各点的速度,画出v-t图像,由图像的斜率可求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3)用逐差法根据Δh=gt2求加速度,注意要尽可能多地选用数据.3.俊俊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纸带将被释放瞬间的四种情景如照片所示,其中最合适的是()[解析]实验时,应让重物紧靠打点计时器,手拉着纸带的上方,保持纸带竖直,由静止释放,故D正确.[答案]D4.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A.长度为1米、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B.长度为1米、分度值为1分米的刻度尺;C.停表;D.打点计时器;E.低压交流电源(50Hz);F.低压直流电源;G.天平.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实验是通过研究重锤做____________运动来测量重锤下落加速度的.把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当重锤自由下落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连续清晰的7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第2、3、4、5、6、7个点与第1个点的距离d如下表所示.用这些数据求出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m/s2.点的次序1234567距离d/cm06.012.519.326.534.142.1[解析]实验时,所给仪器中必须有的是低压交流电源(50Hz)和打点计时器(用来打点),以及长度为1米、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用来测量点迹之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来求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依次为:d1=6.0cmd2=12.5cm-6.0cm=6.5cmd3=19.3cm-12.5cm=6.8cmd4=26.5cm-19.3cm=7.2cmd5=34.1cm-26.5cm=7.6cmd6=42.1cm-34.1cm=8.0cm可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为:g=d6+d5+d4-d3+d2+d19T2m/s2=9.72m/s2[答案]ADE自由落体9.72要点三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分段法(1)上升阶段:v=v0-gt,h=v0t-12gt2(2)下降阶段:v=gt,h=12gt2处理方法整体法选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有v=v0-gt,h=v0t-12gt2(1)v0时,为上升阶段;v0时,为下降阶段(2)h0时,在抛出点上方;h0时,在抛出点下方多解性通过某一点对应两个时刻,即物体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几个推论(1)上升的最大高度h=0-v20-2g=v202g(2)上升时间t=0-v0-g=v0g(3)在t=2v0g时刻,整个过程位移为零,即回到抛出点【典例3】一个氢气球以8m/s2的加速度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升,5s末从气球上掉下一重物(忽略空气阻力,g=10m/s2),则()(1)此重物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2)此重物从气球上掉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思路点拨](1)重物从气球脱离后做竖直上抛运动;(2)应用整体法,求解过程简单,但应用时要注意矢量性;应用分段法,物理情景明确,容易理解.[解析](1)5s末重物的速度:v=at=8×5m/s=40m/s5s内上升的高度:h=12at2=12×8×52m=100m重物从气球脱离后上升的最大高度:h′=v22g=4022×10m=80m则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100m+80m=180m(2)解法一:重物从气球上脱离后上升所用时间:t′=vg=4010s=4s设从最高点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则H=12gt″2,即180m=12gt″2解得:t″=6s,则t总=t′+t″=4s+6s=10s解法二: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物掉落时距地面高度h=100m,则有-h=vt1-12gt21而v=40m/s,解得t1=10s[答案](1)180m(2)10s注意运动学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矢量性,特别是速度、位移,当题目给出其大小时,如果忽视其方向性,就容易漏解,因此要特别注意这类问题的多解性.5.(多选)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则()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0mB.经2s物体上升到最高点C.物体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为10m/sD.抛出后1s末物体位于抛出点和最高点的中间位置[解析]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v202g=20m,故A错误;物体上升的时间t=v0g=2s,故B正确;物体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v=ht=10m/s,故C正确;上升过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减小,中间时刻物体位于中间位置上方,故D错误.[答案]BC课堂归纳小结[知识体系][关键点击]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要同时满足初速度为零和只受重力两个条件.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定,叫重力加速度.3.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4 自由落体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3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