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图知史实一语评历史秦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重要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使中国由贵族政治过渡到官僚政治,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由于秦朝中央政府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边疆与民族治理等方面政策的完善,使其疆域面积不断扩大,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与交融,从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与发展。秦朝统治者采用的“法治”思想过于死板苛刻,暴政不断,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直接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知识梳理(一)秦朝的统一1.背景(1)客观条件:①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渴望安定统一。②各地域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2)历史条件: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基础雄厚。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商鞅变法使秦国日益强盛。人民经济物质2.过程(1)灭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采取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2)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的控制。(3)击退匈奴进攻,修筑。远交近攻西南夷万里长城3.巩固(1)巩固中央集权:①措施:确立皇帝制度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通过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_____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__________的决定权中央官制设三公九卿。三公指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制度设立____、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____、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独尊至高无上丞相乡郡②意义:秦朝确立的这套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至为深远。(2)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3)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4.意义(1)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2)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度量衡多民族知识梳理(二)秦朝的灭亡1.秦末农民起义(1)原因:秦朝的暴政。①秦始皇:征发繁重;严苛;钳制思想,“”。②秦二世:残忍昏庸,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2)过程:①陈胜、吴广首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自立为王,号为“张楚”。②项羽、刘邦亡秦。公元前207年,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刑法焚书坑儒陈胜刘邦2.楚汉战争(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2)结果:刘邦击败项羽,建立西汉。①刘邦:“”,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②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约法三章分封主题一六王毕,四海一——秦朝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析史料实证]材料一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张传玺[探究]据材料一,分析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深刻根源。[提示]封建小农经济生产和再生产的要求。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探究]秦王为什么能扫六合,而其他国家却不能做到?[提示]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秦王具有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材料三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钱穆[探究]用史实说明“秦人统一”对“中国民族”形成的作用。概述“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的主要内容。作者为什么说“秦人统一”“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提示]作用:秦统一六国,促进多民族共处,有利于民族融合;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措施,促进了统一社会的形成。内容:秦中央实行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其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政治的蓝本。原因:秦奉行法家思想,并“焚书坑儒”,结束“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以思想统一维护政治统一的做法,奠定了我国历代学术思想服务于政治统治的基础。[明历史解释]大一统国家建立的原因、条件和意义(1)原因: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地发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疆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地理原因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式微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社会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根源(2)条件: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破政治分裂、结束战争,成为历史大势、众望所归民心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军事法家思想提供了治国的理论基础思想秦国所处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物质基础雄厚地理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秦善于吸纳人才,外来人才在秦统一大业的实现上,功不可没政治商鞅变法初步确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设县制,为其提供借鉴实践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历史(3)大一统的意义:①结束分裂,天下归一,空前统一的国家政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了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②有利于民族交融和文化认同。中华认同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经济政治基础、天下一家的观念和代代相承的教育体系。秦的统一促成了这些条件的实现。[练经典小题]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在黄河附近筑堤自保,甚至还恶意将灾害引至邻国。战国时,赵国曾将黄河决堤以浸淹齐魏。这说明()A.礼乐秩序遭到严重破坏B.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C.分封制严重阻碍农业发展D.大一统王朝出现具有合理性解析:材料讲述诸侯以邻为壑,是诸侯国之间的争端,说明实行中央集权,有利于生产生活,是历史的趋势,建立大一统王朝具有合理性,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答案:D2.《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邦、冀戎,初县之”;公元前350年,商鞅下令“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这说明秦国()A.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B.分封等级秩序消失C.君主专制制度开始形成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解析:材料“初县之”说明秦国推行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故A项正确;B项“消失”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君主专制”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项;材料“集小乡邑聚为县”并未提到郡的设置,故D项错误。答案:A3.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A.秦朝疆域辽阔B.秦朝统一货币C.秦朝统一文字D.秦朝统一度量衡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为保证政令畅通和促进各地区文化的交流,秦始皇规定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流传一种新的字体——“隶书”。因此,我国形成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益于秦朝统一文字,选C项。答案:C主题二“阿房,阿房,亡始皇”——大秦帝国的灭亡[析史料实证]材料一官吏作为秦朝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赋役的催征者,被百姓看作国家的化身和反抗的对象,再加上秦朝法律本就细密严酷,吏治逐渐败坏,使得官吏可以借法欺民,进一步增强苛法的破坏作用,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摘编自王绍东《论统一后秦吏治败坏的原因及与秦朝速亡之关系》[探究]材料一作者认为秦朝速亡的原因何在?并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深层制度原因。[提示]速亡原因:秦朝吏治的败坏。制度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材料二秦王朝建立后,统治者没有以发展经济、安定民生为首务,而是为满足自身好大喜功的政治私欲,长期延续军国主义的战争政策,在击胡攻越的扩张战争中耗尽民财国力。——摘编自高旭《记忆反思民权——〈淮南子〉视域中的秦末陈胜起义》[探究]归纳材料二中作者对秦亡观点的认识。你怎样评价秦朝“击胡攻越”的军国主义战争政策?[提示]认识:不能及时调整统治政策,而是好大喜功,继续施行武力征伐政策。评价: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发展了多民族国家;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短命而亡。材料三质朴、单纯、务实、外向、功利是秦文化的主要特征。相较六国文化而言,秦文化是落后的。……秦始皇没有及时反思秦文化本身,也没有客观地审视其他文化,而是摒弃这些比秦文化先进的文化,用相对落后的秦文化来兼并和统一先进的文化。——摘编自胡鸣焕《秦亡新论》[探究]材料三与材料二对秦亡的认识有何异同?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秦亡历史教训的认识。[提示]相同:都认为没能及时调整统治政策或思想。不同:材料二认为秦亡于不能从“武治”转向“文治”;材料三认为秦亡于不能吸收六国先进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认识:民为邦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制度政策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明历史解释]秦朝衰亡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1)衰亡的原因:①秦朝统治者的暴政。统治者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征伐无度,百姓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沉重。秦以法家思想治国而且秦法严酷,轻罪重罚,造成社会矛盾激化。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本身的问题,即所谓的权力的制约机制的欠缺而导致权力被滥用的问题。(2)对后世的影响:汉代以来,统治阶级总结了秦朝民族政策上的极端措施,确定了中国历代王朝在民族关系上的羁縻政策,包含了对民族地区政治现状的宽容和默认,以及通过分化实现“以夷制夷”。对于民族间的和解与沟通、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民族问题上的羁縻政策秦朝灭亡后,后世君主和思想家深刻反思,在承认君权至上的前提下,如何对君主权力加以适度限制,以防范君权走向极端而失控,以保证君主政治的正常运行君主权力的适度制约秦亡充分展示了人民的力量,使统治者对民众的力量重新加以认识,促使君主自我调整治民政策,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和王朝的长治久安民本思想的有限回归鉴于法家学说的负面效应发展到极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把改造后的儒家思想作为王朝的正统思想,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文化思想主流的时代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练经典小题]1.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途,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A.社会治安混乱B.国民素质不高C.人民法制观念淡薄D.刑罚严酷解析:材料信息说明秦朝监狱人满为患,反映出秦朝刑罚严酷,故选D项,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D2.陈胜、吴广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①秦朝的徭役繁重②秦朝的赋税沉重③秦朝统一度量衡④秦朝严酷的刑罚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原因包括:秦朝的徭役繁重、赋税沉重以及严酷的刑罚等。而秦朝统一度量衡是具有历史进步性的。故选B项。答案:B一、家国一统——对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从秦朝开始的,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作出了重要贡献。材料一尽管今天所有的中国居民都可以追溯为“中国人”,这个词汇对于前帝国时期却是不恰当的。那个时期的人,要么以“秦人”“齐人”“楚人”为人所知,要么以其他诸侯国国名命名,或者以某个特定地域命名,比如“关内人”。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摘编自[美]陆威仪《哈佛中国史》材料二秦一统局面的形成,是诸夏民族和若干外族在种族和文化方面融合的结果……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有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而且更重要的是“大一统”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国人产生融合智慧、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摘编自邹纪万《中国通史·秦汉史》材料三秦始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51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