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八单元[时空坐标][单元概述]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激起中国民众的抗日救亡怒潮。中国局部抗战由此开始。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民族抗战,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形成。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战略配合,有效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获得胜利。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坚持独裁统治,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战争,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在国统区形成第二条战线。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反攻,赢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新中国的政策和主张。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程标准: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2.简述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史实。3.概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课标解读:1.从“历史阐释”角度分析抗日战争发生的原因。2.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原因、标志、意义。3.从“家国情怀”角度分析日军对华殖民统治的特点及危害。4.搜集全民族抗战的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课前自主预习一、日本局部侵华1.背景(1)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冲击加剧了侵略的野心,为了摆脱经济危机。(3)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提供了可乘之机,国民政府尚未作好充分的准备等。实现其灭亡中国的既定国策国共对峙2.表现3.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和高涨,国共由对峙逐步走向合作抗日。二、中国军民的抵抗1.国民政府对日态度(1)国民政府鉴于敌强我弱,又忙于“剿共”和对付地方军阀,对日本侵略采取妥协退让的“不抵抗”政策,幻想通过“______________”和平解决中日争端。(2)蒋介石认为只有先实现全国军事的统一,才能集中力量抵抗日本侵略,被称为“______________”。(3)国民政府也意识到,日本侵略将进一步扩大,加紧备战,在各重要城市和交通线修筑了一批防御工事,制定了对日作战的国防战略,做出与日本持久战的准备。国际联盟攘外必先安内2.中国人民反抗日本的侵略,展开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部分东北军和地方武装在东北坚持与日军展开游击战,后组成______________;华北各地的部分中国守军和人民也自发进行抵抗。3.抗日民主运动兴起:在中共及民主爱国人士领导下,全国掀起抗日民主运动,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1935年12月,中共在北平领导的______________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东北抗日联军一二·九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1935年8月,中共发表“______________”,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2)1935年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3)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______________逼蒋抗日,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八一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三、日本全面侵华和全面抗战的开始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后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开端。2.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威逼南京。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3.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4.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的?有何意义?提示:建立原因(1)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推动。(3)国民党对日态度的转变。(4)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建立过程意义:使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抗战,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四、日军的侵华暴行1.军事侵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中国______________、中部大片领土。2.屠杀人民: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______________人;细菌战和毒气战。3.以华治华:在占领区扶植______________等伪政权,实行残暴殖民统治。东部30万汪精卫4.以战养战:疯狂掠夺沦陷区的经济和资源,以满足战争需求。5.奴化教育:在占领区推行奴化教育,企图消磨中国人民反抗意志,达到民族同化。6.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实施野蛮的______________和推行“治安强化运动”。7.推行“______________”制度,违反人道主义,违反战争常规的政府犯罪行为。“三光”政策慰安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点一日军侵华史料一蓄谋已久的计划史料二为了对付长期的作战,当将以前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目前最主要的是在占领区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根据敌我形势而配备的兵力,要限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内。……亲日政权的扶植,特别是有关亲日政权的统一,其主要目标是使之逐步稳健地发展。——摘自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昭和十三年秋以后对华处理办法》思考:据史料,概括归纳日本对华作战方针政策与战争初期阶段相比发生的变化。[信息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由局部侵略到全面侵略。(2)史料二反映了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华作战方针由速战速决转变为长期作战。[提示]变化:由速决战改为长期作战,“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谋求长期占领统治中国。日军对华殖民统治的特点及危害(1)特点①政治上,日军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对占领区人民实行疯狂迫害:在东北,日军进行“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②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在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③思想文化方面,日本侵略者通过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蒙蔽、麻醉和腐蚀中国人民的抵抗意识,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2危害①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攫取了沦陷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权。②剥夺了中国许多无辜百姓的生存权,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典例1】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相的宣传画。某种意义上,此类宣传画里也隐含着一些历史信息,是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材料。下面两幅宣传画从侧面说明了()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B.日本侵华大大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C.蒋介石牺牲民众利益来换取英美援助D.中国甘愿充当英国抗击日本的炮灰[审题指导]①定时空:全面侵华战争期间。②抓关键:日本为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投放了大量歪曲真相的宣传画。③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两幅漫画都涉及英美等国家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成员。正确B项中国的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非日本侵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错误C项仅仅是对图1的反映。错误D项是日本故意挑拨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关系。错误[答案]A漫画类试题解题技巧漫画在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又考查了学生图文转换能力,以及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历史漫画识读步骤如下。第一步,读懂表面信息。要带着问题全面细致地观察画面上外在的形象特征,如文字、人物形态、画面事物构成及相关事物的异同对比等。第二步,转化表面信息。把表面信息与所学教材知识相联系,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符合问题和画面内容的有效信息,明确漫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由此确定答题方向。这一步的关键是要找到表面信息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有效信息,这样才能实现转化。第三步,整合有效信息完成答题。在完成第一、二步的基础上,把表面信息、教材知识、问题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分析漫画的本质寓意,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探究点二全民族抗战史料一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①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史料二《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②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前途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思考:(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并举例说明“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信息解读](1)史料一表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中共中央表明抗战诚意,与国民党精诚合作。①强调中共中央决定停止与国民党的对抗,准备取消苏区,改编红军。(2)史料二表明随着日本大举侵华,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同胞团结一致,共赴国难,增强了民族凝聚力。②《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在整个中华民族传唱。[提示](1)不同: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取消苏维埃政府;红军改编。(2)错误估计:日本认为中国国民革命失败导致内战纷争,忽视了中国人民会再次团结起来;日本认为其在军事上强于中国,忽视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战略上相互配合。全民族抗战的具体表现【典例2】有学者评论:“抗战之前的中国是传统的、一盘散沙的、领导核心无力而且缺乏代表性的非现代化中国,而抗日战争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全新的现代性。”“全新的现代性”主要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民族性B.抗战挽救了亡国灭种的危机C.英、美、苏等国家的全力支持D.抗日战争促进了全国的统一[审题指导]①定时空:抗日战争。②抓关键:“全新的现代性”。③析选项:[答案]A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日本侵华、民族危亡之际,全国军民、社会各阶层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共御外辱,反映了全国人民对民族独立、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切合了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点主题。针对此类问题,一是要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做题过程中要思考三个层面:是什么——材料体现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材料强调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样——材料强调这些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什么影响。明确这些可迅速确定命题意图,快速准确作答。思维能力升华一、“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深刻含义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日本侵华始于九一八事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54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