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八单元单元整合提升一、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结局及其不同的原因1.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1)战争领导: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2)民众动员: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日战争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战略战术: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4)国际环境:甲午中日战争时,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探索的特点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全面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时调整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三、近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1.国共两次合作(1924~1927年、1937~1946年)(1)社会环境:第一次合作时,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下,北洋军阀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社会的最主要矛盾;第二次合作时,中国处于国民政府的统治下,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2)合作的阶级:第一次合作的阶级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第二次合作的阶级还包括亲英美的大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一切赞同抗日的爱国力量。(3)合作方式:第一次是党内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有共同的政权和军队;第二次是党外合作,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两党有各自的政权和军队。(4)合作的纲领:第一次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第二次合作只有合作宣言,没有政治纲领。(5)革命任务:第一次合作是反帝反封建并举;第二次合作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6)合作结果:第一次合作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破裂,没有完成历史使命;第二次合作维持到了抗战胜利结束。2.国共两次对抗(1927~1937年、1946~1949年)(1)革命力量:十年对峙时期的革命力量主要是工人和农民两大阶级;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力量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2)发展趋势:十年对峙时期是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逐渐确立,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逐渐崩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时期。(3)结果不同:十年对峙后期,国共两党结束对抗,初步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造成海峡两岸分离至今。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解题方法指导系列]开放探究、发散思维型非选择题题型突破[题型解读]1.设题方式(1)“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主题)并加以论证”“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即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述。(2)“就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作出判断并加以论证”“就材料中的观点,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2.命题特点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境包含的多种观点,让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由于认同的观点不同,因此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解答技巧]1.准确亮明观点。亮明观点的表述一定要清晰、明确。亮明观点之后要把自己的看法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2.用史实来论证观点。在论证时要注意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思路,审题时一定要先理清思路再写答案;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表述准确,层次要清晰。3.注意通篇论述的完整性,防止关键信息遗漏。[考题例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请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某一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紧扣论点、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表述清晰。)[解析]材料提到了一个民族的觉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二是有出路,勇于变革。本题要求结合20世纪30年代的某一史实来说明,学生可以选择抗日战争,也可以选择罗斯福新政来说明,但必须分“危难表现”和“变危为机的措施”两个方面作答。[答案]示例一:说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制造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东北沦陷,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地化,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7年随着日本大规模侵华,全民族抗战开始,最终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示例二: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应对,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社会危机。在危机面前,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实行“新政”,推动了美国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在维护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渡过了经济、政治危机,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这一模式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效仿,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以上示例任选其一作答,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单元整合提升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55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