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5山水田园诗四首洛桥晚望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赏析】标题突出了一个“望”字。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最后一句,诗人大笔一转:“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整首诗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1.《宿建德江》从诗的内容上看,《宿建德江》一诗当写作于公元720年前后。当时,孟浩然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但是,孟浩然科举考试失利,未能中进士,失意东归。途经建德江时,一怀愁绪,无法排遣。然而,当黄昏来临,明月当空之际,这建德江周围的景物却触发了诗人的灵感。小船、落日、游人、旷野、江树、明月这些意象扑面而来,于是,一首名垂千古的写景抒情小诗就这样诞生了。背景解读2.《终南望余雪》这是祖咏的一首传世名作,也是一首应试诗。当时,年轻的诗人满怀建功报国的凌云壮志,从东都洛阳来到了帝都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诗人早闻长安城南的终南山以其独特风姿横亘关中,绵延千余里,又恰逢终南山刚刚降过雪,于是读书之余,欣然沿北坡而上,饱览了雪后终南山的秀丽山色。这样,一首流传千古的传世名作便在酝酿之中了。当在科考中看到“终南望余雪”的试题时,诗人便用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抒写了一首忧国忧民、清奇冷峻的小诗。3.《田家杂兴八首(其二)》储光羲的生活经历较为曲折。他登进士第后任安宜等地县尉,不久辞官归乡,曾与王维等人隐居终南山多年。旋又出仕,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虏,接受伪职。后因此而被贬窜南方,卒于贬所。在贬职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不少反映田园生活的诗篇。如《田家杂兴八首》《田家即事》等,是其直接写田园生活的代表作。在这些诗中,由于诗人想表达的是返璞归真、养性怡情的思想,言玄理的成分较多,艺术上并不成功。4.《游终南山》这是孟郊五言古体诗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人在公务之余,曾有幸去游历终南山。终南山自魏晋至唐,一直是“隐士”的摇篮、旅游胜地。诗歌可分三个层次:诗人在诗词中首先描绘了终南山的险峻、挺拔;然后写终南山中的人,心地平坦,与世俗中的人心险恶形成鲜明对照;进而,诗人比较隐晦地表明自己的理想——走进终南学参禅。1.字音旷.(kuànɡ)烟渚.(zhǔ)霁.色(jì)兀.(wù)桑榆.(yú)膏腴..(gāoyú)羲(xī)畋.渔(tián)万壑.(hè)追溯.(sù)葵藿.(huò)拂.(fú)晦暝..(huìmíng)2.字形腴丰腴谀阿谀旷旷达犷粗犷矿矿产晦晦气诲教诲侮侮辱1.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大放光彩,渊源可追溯到晋宋的陶渊明和谢灵运。细细品味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再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比较,看有何异同。提示: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都是以五言古体的形式,以描绘农村山水、田园的美丽风光为题材。从景物描绘中,表现出诗人的节操和志向。艺术风格上崇尚平淡自然。同时,它们又有所不同。储光羲的《田家杂兴八首(其二)》是以农家生活为题材,较能贴近社会生活,把自己的志向与现实生活相比较,旗帜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生活理想。而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的诗在对山水田园风光的自然描绘中,表现出一种冲淡的风格,意境玄远,超凡脱俗。2.吟读王维的《终南山》与孟郊的《游终南山》,说说二者在意境与表现方法上的不同。提示:王维与孟郊同是山水田园诗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诗在相同之中又有不同。王维的《终南山》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高大雄伟,景色壮观多姿,塑造了一种平淡清幽的意境。表达方式上的主要特点是“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孟郊的《游终南山》在写终南山景色的同时,更写出了山中人的品格,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在艺术上追求“硬语盘空”“险语惊人”,这与王维的诗是截然不同的。1.《宿建德江》这首诗以舟泊暮宿为背景,紧扣一个“愁”字,通过对独特景物的描写,将一颗愁心带入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以景寓情,抒写了诗人的羁旅愁思。2.《终南望余雪》这是一首咏雪诗,描绘了从长安城里看到的终南山积雪景象,并由此想到城中人的受冻,隐晦地抒发了作者的感慨。3.《田家杂兴八首(其二)》这首诗通过对田家闲适的环境及充满乐趣的田家生活的描绘,抒写了自己归隐田园的欢乐,阐明了自己追求闲适,终生归隐的志向。4.《游终南山》这首诗通过写终南山的雄奇险怪之景,表达了诗人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的情志。1.请找出《宿建德江》诗中的意象,仔细体会诗中的“客愁”的“愁”有哪些。最后一句“江清月近人”中“月”隐含的意义是什么?【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提示】从具体的意象“舟、烟渚、落日、旷野、树木、明月”中分析出作者的愁情。【答案】意象有:舟、烟渚、落日、旷野、树木、明月。愁:仕途失意、羁旅漂泊、孤独寂寞、前途渺茫、时光流逝。隐含的意义是:①有月相随,可慰孤寂之心。②见月更起相思之情,引起千愁万绪。2.《终南望余雪》一诗炼字精准,尤其是“积雪浮云端”一句,请你体味“浮”字的妙处。【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提示】从炼字的角度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答案】本来积雪是不可能“浮”在云端的,那么只能是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样才有“浮”的感觉。“浮”字既写出终南山的高,更写活了积雪,使画面富有动感。3.请找出《田家杂兴八首(其二)》的“诗眼”,并作简要分析。【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提示】从诗句“所乐在畋渔”可分析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答案】诗眼是“乐”字。全诗是围绕着“田园闲适之乐”来写的。首先在与众人追求膏腴的对比之中,诗人写出自己心中坦荡无所求的畋渔田园之乐。接着写出了种树看鸟的悠闲自得之乐。最后写出了对自己高傲性情的肯定和一种无拘无束的坦荡率真的回归自然之乐!4.孟郊诗歌“奇崛硬险”的特点在《游终南山》这首诗中是怎样体现出来的?试举一例说明。【对应考点】本考点对应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提示】需要具体分析诗句的意思及其表达效果。【答案】(1)“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终南山虽高大,但还没有高大到充塞于天地之间,此处以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身处深山的独特感受。一个“塞”字,用得硬险。着一“生”字,“险”而不“怪”,唐诗中有“海上生明月”“海日生残夜”“四更山吐月”等,但孟郊此句太“硬”,无这几句中所表现出的情韵。(2)“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两句的风格仍然是奇险。“高峰夜留景”写山下已是不见阳光的夜幕之时,终南山的高峰上尚有落日的余晖。“夜”与“景”(日光)本不应同时出现,诗人却把它们安排在一起,确有“奇”的感觉。这里极言山高。“深谷昼未明”,写终南山千岩万壑,高低悬殊,高处已是白昼,低处尚一片幽暗。“昼”与“未明”也是一对相反的概念组合在一起。这里极言谷深。(3)“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驱”字下得险,写出山风的威力惊人。“拂”字也下得险。声音本是无形无色的,如何“拂”呢?因为长风过处,叶叶飘拂,声音自然发出。这里就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了,既能看见万壑松涛,又能听见万壑清风。鉴赏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可分为以下几种: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②反映离乱的痛苦。③同情人民的疾苦。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对接高考2.建功报国①建功立业的渴望。②保家卫国的决心。③报国无门的悲伤。④山河沦丧的痛苦。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3.思乡怀人①羁旅愁思。②思亲念友。③边关思乡。④闺中怀人。4.送别赠友①依依不舍的留念。②情深意长的勉励。③坦陈心志的告白。5.生活杂感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②昔胜今衰的感慨。③借古讽今的情怀。④青春易逝的伤感。⑤仕途失意的苦闷。⑥告慰平生的喜悦。鉴赏思想情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2.认真理解诗词后面的“注”。诗词后面的“注”,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3.注意作品中描绘的意象特征和一些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字词。如“柳”的意象一般是写分离惜别之情的,“月”的意象是写思念怀人的,“金陵”的意象是写怀古伤今的,等等。“日暮客愁新”的“愁”可看出是写羁旅之愁情的,“拖船一何苦”的“苦”可见是写“悲苦伤心”之情的,等等。【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解析】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需要准确把握两首诗歌的情感,在明确诗歌情感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开卷读山川只因沾了些书生气息,便有了囊中羞涩的困境。那日,偶然读到清代张潮的句子“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心中竟豁然开朗。想那历代圣贤文豪,哪一个不是历览名山大川,撷以山水之性灵,铸就千古之绝唱?我何不徜徉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足不出户而饱览古今之钟灵、万里之绮绣呢?美文赏读于是,再捧起书卷时,只觉得那书案上的书,皆为层叠之青山、潋滟之绿波了。细细品味,便有满目的芳草萋萋、绿树飒飒,有满怀的烟岚缭绕、云虹灿烂,如闻淙淙泉声、清清松风,如临奇峰峻峦、古道边关,拥“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意,入“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境,使灵魂的天地为之开阔许多。我在李白、杜甫的身后寻觅,在王勃、苏轼的履痕上沉思,在白居易、陆放翁的吟诵里屏息,在一个个圣贤的妙思哲喻里凝眸。那字里行间分明是对生命的诠释与修炼,分明是对人与自然的品味与体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怎样的意趣,怎样的人生境界啊!“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又是怎样的雄浑,怎样的壮观啊!那天地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在那淡墨浓彩之中,或磅礴雄浑或宁静幽谧,或形神灵动或奇光异彩,或肆意挥洒或精雕细琢……渐渐地把我带入了一个斑斓的世界,让我观其色彩、闻其声韵、悟其真谛,进而心翔蓝宇,魂舞山川。心是有灵的,只要心不褪色、不沉沦、不苍老,捧卷在手便有一种居高临下满目青山的大气。你可以在桃花源里流连、在赤壁中沉醉,也可以在岳阳楼下凝思、在滕王阁前遐想,你可以领略秦月汉关的悠远,也可以体会大漠孤烟的悲壮。陆游有言:“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纪晓岚又云:“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在孤寂的书斋岁月里,如果加一些山水的点缀,那么在枯燥之中必然会增添一些晶莹之彩、芳香之味和清冽之韵,让我们即使在漆黑之夜,心中也会亮一盏不灭的灯。开卷读山川,卷中有石上清泉,可洗濯我们心中的尘埃;卷中有绿湖白莲,可赋予我们高洁的品德;卷中有奇峰峻峦,可赋予我们挺拔的人格……阅读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5 山水田园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