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抑制报纸广告下滑的策略研讨(doc30)(1)
媒体篇第二分会场——报纸主题:抑制报纸广告下滑的策略研讨主持人:梁勤俭中国广告协会报纸委员会主任主持人:大家下午好!在这种情况下报业广告的经营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关注,通过我们全国报业广告同仁的共同努力,2005年下半年,报业广告经营仍然实现的两位数的增长,全国报业广告的增长达到了11%,广告经营总额突破了256亿元的大关,应该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天我们请到了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几位报业经营的领军人物,他们所在的城市,都是我们国家经济和广告经营非常活跃的,最具活力的城市。他们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经验和做法,相信对我们大家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主持人:下面我们先请今天的第一位演讲嘉宾《京华时报》的社长吴海民先生来给我们做主题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媒体的变局与报业突围”。吴海民先生最近是频频获奖,我想一方面是他领导的《京华时报》的团队,在北京的报业市场创造了很多神话和奇迹。另一方面,我想就是他在去年年底,对中国报业市场经过冷静的观察和思考,得出的结论给我们整个广告报业经营者下了一个清醒剂,引起了我们大家的高度重视。我们今天希望这些演讲的嘉宾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兴奋剂,让我们在座的各位,尤其是广告公司和广告主同仁们,能够对中国报业的广告增加信心,对报纸广告增加投入,下面有请吴海民社长。大家欢迎!演讲题目:媒体变局与报业突围吴海民京华时报社社长大家好!感谢中国广告协会提供这么一个机会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去年6月份的时候,接受传媒杂志的采访,发了一篇访谈,题目是《都市报的冬天》提前来到了,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9月份的时候《新闻与写作》这个杂志的采访又发了一篇访谈,就是“报纸危机与新媒体的崛起”,分析了报业广告下滑的深层次的原因。到10月份的时候,又写了一篇长的文章,叫《报业媒体变局》,报业的蛋糕缩小了,这篇文章被广泛的传阅,引起了业界的深层次的思考。这些观点应该说都已经被印证了。尽管也有一些同行提出了这样那样的一些疑义和争议,但是我想事实正在证明着我们的判断,比如说去年对广告总的盘点的结果。刚才咱们的资料还是比较乐观,增长了11.8%,但据我掌握的数字可没这么多,一会儿我们会有CTR的同志进行介绍,我听说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七点几。这样的话,它第一次低于我们国家GDP增长的幅度,当然它远远低于我们各个行业,各个媒体平均的广告增长幅度,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事情,所以说05年是中国报业的一个拐点。今年开春的情况怎么样呢?开春的情况好像各地的情况不同,刚才我问了《羊城晚报》的夏总,他秘书说不错,但是在北京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广告春天的到来。比如说我前一段时间写了一个博客,圣诞节、元旦、春节,三个节日没有高峰的一个市场,也没有往年红红火火广告的景象。这儿我们在北京的同行们都可以深切感受到,再就是说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了。第一季度的情况怎么样?我查了一下最终统计的数据,一月份和去年一月份相比大概下降了11.8%,2月份有所增长,大概增长在5%左右,3月份现在数据还没有出来,我的判断总体上同比还是要比去年上去的,因为我们是在一线,能够感受到这些变化。比如我们《京华时报》一直在监视,从今年的第一周监视到今年的第十二周,《京华时报》的工商广告是北京的第一。我们确实在增长,我们现金收入在增长,我们的广告的营业额也在增长,增长幅度我估计同比也是在百分之二十几。但是这种增长的背后是什么?你想想,我们每年都是这样增长的,同比我们往年增长的还要高呀,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并不是第一,现在竟然我们变成第一了。那么反衬的是什么?它反衬的是这个市场,它在萎缩,它的总量在减少,它的存量在减少,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事实。回到我去年的一系列判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家的看法是不同的,一些同志认为广告下降那是由于宏观调控的原因,经济波动的原因;也有一些同志认为,这是医疗广告在整顿,房地产广告在整顿的原因,这些情况都存在,但是它不是最本质的原因,所以说我的文章中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广告投放总量在增加,而报纸的广告份额在下降?去年是这样,去年我们报纸在低谷,但是,中国整体广告的增加还是在20%以上的,增长这个部分到哪去了?它一定有它的流向,流到了其他的领域去了,比如说广播重新崛起了,但是户外的增长几乎是70-80%的速度在增长,网络也在增长,30-50%的幅度。报纸在下降,就是说报纸的广告蛋糕在缩小,我想这个判断会继续得到事实的印证。今天我还想说一个观点,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报纸,报业广告衰退期开始了。这是一个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现在已经开始了,我们要对形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这样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我们的发展战略,再具体来制定我们广告的策略。我今天就讲这么一个问题,面临衰退期我们如何来实现广告的增长?有什么策略?衰退期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没饭吃,可能会有一些报社会活得更好。讲几个案例:一个美国著名的竞争力研究专家,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他在写《竞争力》这本书的时候,就专门有一章叫“残阳产业的竞争战略”。他的夕阳是一个残阳,他说50年代的时候,半导体出现了。电视行业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因为当时,电视都使用真空管,而且半导体将来的普及率肯定是一个时代的变革,那么真空管的厂家还有没有前途,是一个问题,当时判断到60年代就完全是半导体的天下了,到那个时候所有的真空管的厂家都会倒台,但是这个时候也有一些厂家,他们认为在这个衰退期可能有自己的机会,也就是说其他厂家在纷纷的倒闭,他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占领这个衰退中的市场,反而扩大了生产,结果半导体取代真空管的时候退后了十年,在这个期间有些厂家反而挣足了钱,比他们过去挣的钱还多,我认为这个案例很值得研究。还有一个例子。咱们看看广播,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红红火火的时候,广播遇到了很大的危机,我们一般认为这个产业没有什么希望,确实那时候全国大多数的广播电台都非常困难。但是近几年随着私家车的发展,广播是找到了一个升级,特别是城市的交通台特别的红火,北京的交通台现在每年有几个亿的广告收入,而且成本很低,他一个台只有这么几十个人,人均利润非常高。而我们一个都市报有1700个人,尽管我们的利润很高,但是算起来就很低。现在我们这个广播也说明了问题,就是一个衰退了产业当中其实还有增长的机会。那么我们看报纸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刚刚兴起的时候,都市报生活咨询不断地增加,服务内容不断地增加。那个时候,大家一般判断,生活服务类的报纸没有市场,那时候确实像《精品购物指南》也有一些困难,还有《为您服务》等等这些周报,都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但是现在来看《精品购物指南》这两年反而广告收入不断地在上升,为什么?我认为它已经找到了自己准确的定位。他们认为我作为一个周报,我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就有了一个公式,叫做1+X,也就说咨询都是X,他《精品购物指南》是“1”那么按照这种策略广告也是不错的,我看它今年还在增长。所以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产业的衰退期还有市场机会,那么关键是战略怎么制定?策略怎么制定?这个战略和策略的问题现在变成第一位的问题,现在的竞争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战略的竞争,不是说如何正确做事,关键是如何做正确的事情,错误的事情不要做。那么如何做正确的事情,如何制定衰退期的战略呢?有几个问题我想跟同行们一块来商量。第一、如何制定领先的战略?第二、如何制定定位战略?第三、是退出的战略。第四、是购并的战略。领先的战略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一个城市已经取得领先地位的报社来讲,尽管行业在萎缩,你的发展不能萎缩。因为这个时候反而是自己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虽然“盘子”不是很大了,但是要争取在这个市场当中分到的东西更多。而且这种增长战略,领先战略不单单是针对报纸的“老大”来讲,对一些强势的挑战者来讲也是一个机会。比如说我们前两年一直是北京的老三,虽然看到报纸的危机,我们并没有失去信心,我们反而觉得在这种变局当中,可能是《京华时报》迅速做大的机会。我们的发行量不但没有减,反而再增加,我们的广告不但没有缩小力量,反而加大了力量。去年我们预计《京华时报》可能要用三年时间成为北京的第一,也就是说2006年我们争取做到在广告的经营额上和《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基本打平,2007年在广告的现金收入上基本打平,2008年《京华时报》要成为北京的第一。我是公开讲这个目标的。我在报社是这样讲,我在其它会上也是这样讲。事实可能比我们这个规划还要快,我刚才讲了,今年从第1周到第12周,《京华时报》的广告,特别是我们的工商广告已经成为北京第一了。我想这和我们的领先战略的实施是相联系的,我们有一个分析,北京现在都市类的报纸有八九家,但是各个报纸占的份额都比较少,像《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两家老大加在一起的份额还不到50%,也就是说北京的报业格局还不够成熟,成熟的报业应该是什么呢?那个市场的老大一定要占有50%以上的份额,乃至70%左右的份额。我们想在北京的未来一定会有这么一家报纸,它能占到这个市场50%左右。这就是《京华时报》的机会,所以说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的发行量还要进一步增长。今年是我们的5周年,我们开始就研究,在四月份,五月份,我们《京华时报》会继续加大发行量,我们报纸的版面也要进一步加大,平均每天要增加五百个人,广告发行的力量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房地产广告等等,重点还是广告,现在看来这种战略是成功的。所以说这是一个战略,就是你的领先战略。特别是对各个城市的老大、老二,或者是强有力的挑战者来讲。这个战略是非常需要的。第二个战略就是定位的战略。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你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在这个时候就显得特别的重要,《精品购物指南》这个例子非常说明这个问题,在前几年《都市报》非常红火的时候,《精品购物指南》他们当时也在进行讨论,就是这样的报纸以后该怎么走?是继续办周报?还是办日报和《都市报》来拼,这是一个选择,是继续走生活咨询的服务?还是做新闻?这也是一个选择,当时我听他们,也有一些同志主张办日报做新闻,和《都市报》进行比拼,后来他们放弃了这种想法,老老实实的做周报,做服务类的周报,做分类广告,在做分类广告的基础上加强互动和服务。这个路子就走对了。所以这个定位当时看上去是保守的,但是现在看来是成功的。我想这也是一个战略。第三个战略就是退出战略,对某些报纸来讲,我觉得是应该考虑退出的时候了。因为这个城市,不可能容纳那么多的报纸,特别是不可能容纳那么多同质化的报纸,过去有一种误导,说一个城市可以同时养活5、6、7、8家的的报纸。还有一种误导呢,认为都市类的报纸是一个最后的道路,计帐的蛋糕。但是现在看来事实并不是这样,我的基本判断,中国城市的报纸,未来大概要像美国的模式演进,在美国就是一城一报,非常的明显。我到过美国不少地方,尽管报纸也不少,但是,真正覆盖全市的仅此一家。个别城市有两家报纸,像华盛顿这样的地方,有一个邮报,有一个时报。但是两家报纸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比如说邮报,它发行有三十万份,时报只有二十万份。在中国现在我想我们不少省会的城市已经出现了这么一家独霸,一城一报的这么一个局面。在西安很明显,西安《华商报》,一家独霸它的广告占当地广告的70%;像青岛,它的都市报也是这个样子;像河南《大河报》垄断了当地市场;像武汉《体坛都市报》那是其他报纸根本没法比拟的。像湖南新办的《潇湘晨报》占的市场份额大概也有50%左右。这种局面正在全国各地陆续的形成。我想将来北京这个地方,它的市场结构应该也是这样的。一个主导型的领袖式的报纸再加上一两个挑战者,其他的报纸就不行了。如果现在看不清走势,还想不断地再办新的项目,再办新的都市报,我想这个肯定是要打水漂的。做不到老三,就要考虑是否要放弃。这种放弃可以避免浪费,可以抓紧时机,寻找新的市场机会。但也不是说非要关门不可,你也没必要关门,因为你可以转移视线,你看看什么地方市场可以竞争的,可以去寻找。比如说去做一个社区类的报纸,这都是可以考虑的事情。越拖我看就越被动,现在有些报纸有些危险,这样坚持下去,可能就会越陷越深。我说的都是非常坦率的话。那么最后一个战略就是购并战略。在这个衰退期的时候,
本文标题:抑制报纸广告下滑的策略研讨(doc30)(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8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