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篇目三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平“语”近人[习大大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10月21日)[经典释义]典出:《荀子·王制》原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释义:君主就像是船,而老百姓则像是水,水可以把船托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解读:荀子的这个比喻其实包含着民本思想,就是老百姓是非常重要的,老百姓是一个国家统治的根基。荀子用水和舟来比喻老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朝代更替的历史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了水是怎样载舟的,水又是怎样覆舟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一两个老百姓微不足道,但是当他们聚集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是国家兴亡的决定力量。国学经典持节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赏读]军队里面的主帅可以没有,可以被夺去,然而男子汉的志向是不能被夺走的。这句话勉励人们要居贱志伟,虽然身为匹夫,志向却不能泯灭。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赏读]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比喻只有在艰难的环境中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个人的品质。3.火不热贞玉,蝇不点清冰。——白居易《反鲍明远白头吟》[赏读]火烧不热坚贞的玉石,清明透亮的坚冰不会被苍蝇弄污。比喻品行端正的仁人志士,能经得起艰难困苦的考验。诗海拾贝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赏析】本诗一开始便把东坡置于一片清景之中。僻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确实当得起一个“清”字。“市人行尽野人行”,这读来极其自然平淡的一句诗,使我们不禁从“市人”身上嗅到一股奔走闹市嚣尘的喧闹气息,又从“野人”身上感受到一股幽人守志僻处而自足于怀的味道,而那自得、自矜之意,尽在不言中。没有“荦确坡头路”,哪有“铿然曳杖声”!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作者对待仕途挫折,从来就是抱着这种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本诗之所以感人,正是由于诗人将这种可贵的精神与客观风物交融为一,形成浑然一体的境界;句句均是言景,又无一句不是言情,寓情于景,托意深远,耐人咀嚼。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见第二单元《新城道中(其一)》一课二、背景探寻文与可,北宋著名湖州派画家之一,最擅长画墨竹,既是苏轼的好友,又是其表兄弟。熙宁八年(1075),文与可任洋州知州,筑亭筼筜谷上,游乐谷中。曾画一幅水墨偃竹画赠苏轼。苏轼向文与可学画竹,同时在绘画理论上给予文与可极大的帮助和影响,两人结下深厚友情。文与可病逝后半年,苏轼在湖州曝晒书画,见到这幅遗作,睹物思人,对画痛哭,带泪写下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总结文与可的画竹理论,提出了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主张。三、相关知识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一、诵读第1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叶叶而累.之累:_______________(2)岂.复有竹乎岂:_______________(3)少.纵则逝矣少:_______________(4)予不能然.也然:_______________(5)而心识其所以..然所以:_____________(6)不学之过.也过:_______________(7)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操:_______________(8)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为:_______________遗:_______________(9)轮扁,斫.轮者也斫:_______________(10)故得其意.而已意:_______________(11)若.予者,岂独.得其意若:_______________独:_______________[明确](1)堆,堆积(2)难道(3)通假字,通“稍”,稍微(4)这样(5)……的原因(6)过错(7)作(8)写赠予(9)雕斫(10)意蕴(11)像仅仅2.翻译下列句子。(1)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译文:(2)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译文:[明确](1)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笔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鹘鸟俯冲下落,稍一放松就消失了。(2)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赏析文意]3.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要善于抓住创作的灵感,而不可让它轻易逝去。这种画论是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B.苏轼认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做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乃“不学之过也”。这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对表兄的钦敬之情。C.作者把绘画的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到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D.在作者看来,弟弟子由不会画画,所以只是领会了文与可的绘画意义而已。至于自己,则是不单领会了文与可画竹的用意,还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但没有学到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明确]选D。D项,“但没有学到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错,原文有“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说明作者已经学到文与可画墨竹的艺术技巧。二、诵读第2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突破词句]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初不自贵重..贵重:_____________(2)与可厌.之厌:_______________(3)投诸.地而骂曰诸:_______________(4)以为口实....以为:_____________口实:_____________(5)扫取..寒梢万尺长扫取:_____________(6)与可无以..答无以:_____________(7)余因而实.之实:_______________(8)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因:_______________(9)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发:_______________(10)①余为.徐州为:_______________②吾将以为.袜为:_______________(11)①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以:_______________②与可以.书遗余曰以:_______________③吾将以.为袜以:_______________[明确](1)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看重,今义是价值高(2)厌恶(3)兼词,之于(4)把……当作话柄(5)画出(6)没有用来……的办法(7)名词用作动词,证实(8)趁机(9)打开(10)①动词,任职②动词,作为(11)①介词,把②介词,把③介词,把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译文:(2)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译文:[明确](1)各地的人们,带着绢来请他作画的,在他的门口脚与脚互相碰踩。(状语后置句,应为“足于其门相蹑”)(2)与可把信寄给我说:“近来告诉文人们,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已传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做袜子的材料将要全部聚集到您那里去了。”(省略句)[赏析文意]6.下列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与可并不想倚仗绘画传世,以博得声名。所以他很厌烦人们拿着丝绢前来求画,他把缣素扔到地上,还说要拿它做袜子。这在士大夫间被当作话柄,广为流传。B.文与可离开京师,回到了洋州,而这时苏轼改任徐州知州。文与可写信给苏轼,在信尾附诗,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于是二人便围绕着二百五十匹绢和万尺长之竹开起了玩笑。C.作者回忆说《筼筜谷偃竹》就是他在徐州时文与可赠给他的,并且文与可还说自己画的竹虽只数尺,却有万尺之势。在这里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神似重于形似的美学观点。D.文与可夫妇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了苏轼的来信,当看到苏轼称他为“清贫馋太守”,并夸张地说他能吃掉千亩竹子生出来的笋时,信中假想之情景与现实情景的绝妙巧合,竟使得文与可“失笑喷饭满案”。失笑、喷饭两个动作,既说明了苏轼诗的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也证实了文与可与苏轼之间思想上的相互理解和情感上的默契。[明确]选B。B项,“离开京师,回到了洋州”错,应为“文与可离开了洋州,回到京师”。三、诵读第3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突破词句]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是岁..七月七日是岁:_______________(2)予在湖州曝.书画曝:_________________(3)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废:_________________(4)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畴昔:_______________(5)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无间:_______________[明确](1)这年(2)晒(3)废置、搁下(4)从前(5)没有隔阂8.翻译下面的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译文:[明确]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状语后置句,应为“与可于陈州没”)[赏析文意]9.下列对本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作者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而睹物思人,引发忆旧伤怀之情,写成了这篇文章。B.作者晾晒书画已是七月七日,这时距文与可去世已将近半年,他见到那幅《筼筜谷偃竹》,不禁失声痛哭,可见二人感情非常深厚。C.苏轼引经据典地说:曹操的祭文中也曾有“车过腹痛”的诙谐之语,自己也记载下往日的幽默、戏笑之谈,正是为了说明与表兄情感的深厚、关系的亲密无间。D.这是一篇悼念性的文字,作者在本段解释前文写趣事缘由。运用了以悲衬乐手法,作者的悲痛之深也就可想而知,也较好地体现了艺术的辩证法。[明确]选D。D项,“以悲衬乐”错,应为“运用了以乐衬悲的手法”。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很高,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都是生长才有的。如今画竹的人却都是一节一节地堆累勾勒而成,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一叶一叶地堆积起来,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笔作画,一气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鹘鸟俯冲下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稍一放松就消失了。与可告诉我的是这样。我不能做到这样,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但心里明白这样做。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心与手不相适应,是没有学习的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过错啊。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作起来不熟练的,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难道仅仅是画竹才有吗?子由写了篇《墨竹赋》把它送给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说:“庖丁,是杀牛的,但讲求养生的人从他的行动中悟出了道理;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轮扁,是造车轮的,但齐桓公赞成他讲的道理。如今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4 自主赏析 篇目三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