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2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一点常识都没有,那请问,他们拿什么去观察当代世界,观察当代社会,观察我们的国家呢?而且可以断言,不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很难把握。(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性和大众化的内容与剥削阶级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的是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的使命是科学地阐明最终消灭阶级和解放全人类的道路。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性具有史无前例的广阔内容。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工人运动自发的产物,而是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社会发展史,批判地吸收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一切优秀成果而创造的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它必须经过艰苦的大众化的工作才能为大众所理解,实现它的大众性。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大众化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物,而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性和使命决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基本要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者介绍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的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他将马克思遗留下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他的逝世,在欧美等国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得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1日,他的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了马克思那里,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走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对恩格斯说,马克思处在半睡眠状态。背景解读于是两人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地与世长辞了,在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光景。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于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1.马克思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1883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社会学三巨头之一、千年第一思想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2005年11月28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名列第3位,仅次于康拉德·阿登纳和马丁·路德。知识链接2.悼词我国古代称为诔辞、哀辞、吊文、祭文等。现在悼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狭义的悼词是指在追悼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寄托哀思的专用哀悼文体。本文属于后者。悼词一般包含四部分内容:①介绍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地点、原因、享年等;②介绍去世者的简历;③颂扬去世者的主要业绩和优秀品质等,肯定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④给去世者以综合评价,寄托哀思,并慰问去世者的家属。3.讳饰“讳”,也叫“讳忌”“婉曲”,就是提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由于忌讳、悲痛等各种原因,不可以直接提出来,而用一种替代的隐语躲避明言,委婉而又含蓄地说出来,收到既不触忌犯讳,又能表达意愿的效果。如本文开头“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极度悲痛的心情,也表明马克思虽死犹生,他将永远留在人们心里。1.字音嫉.恨(jí)不可估量.(liang)繁芜.丛杂(wú)悼.念(dào)豁.然开朗(huò)卓.有成效(zhuó)诽谤..(fěibàng)2.字形损损失陨陨落殒殒命诽诽谤绯绯闻菲芳菲悼悼念淖泥淖卓卓越惦惦念掂掂量踮踮脚榜榜样傍傍晚磅磅礴摸摸索模模型漠漠视3.近义词悼念怀念同都有对人或事物想念的意思。异悼念,对死者哀痛地怀念。怀念,思念。“悼念”只能表示对死者的沉痛思念;“怀念”可指对活人的思念,也可以指对死者的思念。“怀念”运用范围比“悼念”广。例“五四”青年节这一天,一批学生来到英雄纪念碑前()烈士,表达他们对烈士的()之情。估计估量同都有计算、打算的意思。异“估计”多指对事物的性质、时间、意义、作用以及质量好坏等的推测。“估量”多指事物或现象的大小、好坏等情况的测度。“估计”运用范围比“估量”广。例在这三年中,中英提振计划对提升消费者信心,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不可()。看到同学们的努力,张老师()自己班的成绩在期中考试中会有所提高。摸索探索探求同都有求索,向着一个方向前进的意思。异“摸索”指在方向不明、经验不足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寻找。它还指人四肢试探着进行某种活动。“探索”着重指为解决疑难问题而寻求答案,试图发现,解决疑问,比“摸索”更自觉,更进一步。“探求”着重追求,比“探索”更进一步,行动更积极,运用范围比较广。例到了暗处,他们只好()着向前走。中央()解决经济下行的办法。科学家们仰望苍穹,()宇宙奥秘。【答案】悼念怀念估量估计摸索探求探索4.词语繁芜丛杂:多而复杂,没有条理。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也比喻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永垂不朽:指人的事迹或精神永远流传下去,不会磨灭。垂,流传。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1.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一生的主要贡献有哪些?【答案】理论贡献:①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③其他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实践贡献:①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②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③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其中最伟大的贡献)。2.“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的“敌人”和“私敌”有何区别?为什么说“可能”?【答案】“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以“我”的利害区分敌友,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说明他不存私念。他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以赴地与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作斗争,因而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深刻,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可能”是以不肯定的语气表示肯定的含义。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答案】这篇演说稿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如第一部分的第一层,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第二层用议论的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巨大损失。第一层的叙述和描写是为下面的议论服务的,第二层的议论是在第一层叙述、描写基础上进行的。这部分叙述、描写、议论的综合运用,使演讲一开始就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无比悲痛的心情,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多用叙述方式;对马克思的各种贡献、发现的阐述和评价,采用议论方式;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极富感染力。1.结构图解2.主旨解读本文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前发表的讲话。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做的伟大贡献作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1.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了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的运动规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对应考点】分析作品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以及作用。【提示】解答该题首先根据语句理解“还”字的递进作用,结合文本写出“还”所连接的上下文的内容。分析重大意义,要抓住文本中“黑暗中摸索”“豁然开朗”来解答。【答案】“还”在这里表明围绕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这个中心,把文章的意思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由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让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的经济学家(他们看不清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社会主义批评家们(他们诅咒资本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这一鲜明的对比,说明了马克思这一发现有着划时代的伟大意义。2.如何理解“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这句话的含义?【对应考点】理解作品中含意丰富的语句。【提示】解答该题要抓住语句中的“豁然开朗”和“黑暗中摸索”这两个关键词语。然后分析其比喻义以及对比的内容予以解答。【答案】“在黑暗中摸索”与上文“豁然开朗”这两个比喻形成鲜明的对比,用以突出马克思对于剩余价值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在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规律之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批评家根本没有抓准研究方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3.如何理解“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这句话的含意?【对应考点】理解作品中丰富含意的语句,领悟语言的艺术魅力。【提示】解答时,先要抓住“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中“拂去”的是什么;联系前后的“毫不在意”“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等,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答案】“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将“敌人”的“诽谤”与“诅咒”,比喻为拦路蛛丝一般,革命家马克思只需“轻轻”将它“拂去”。作者热烈赞颂了马克思对敌人的极端蔑视和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无比忠诚的情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情感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从全篇看,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形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采取叙述的方式;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评价采用议论方式;而在叙述、议论之中又无处不饱含着诚挚的感情。从局部看,这三者则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技法镜鉴比如,第1段叙述马克思逝世的情景,那看似平静的叙述中却融合了崇高的评价和深沉丰富的感情。又比如,第7段评述马克思的伟大革命实践,作者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对马克思的崇敬、爱戴和颂扬之情。由于恰当地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讲话的内容也就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讲话也就具有了意味隽永、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即时小练】请以“真情最美”为话题,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话,不少于300字。【答案】那次暑假回来后,他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听一盘从家里带来的磁带,有几次还哭出声来。我们提出借他的磁带听一听,他说什么也不肯。有一次趁他不在,我们从他枕头底下翻出了那盘磁带,放在录音机里听,好久没有听到声音。我们很纳闷儿:他每天晚上听这盘空白带子干什么呢?快毕业了,他才告诉我们原因。原来他父母都是聋哑人,为了生活,他们吃尽了苦也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冷遇。为了他能好好上学读书,父母的心都放在了他的身上,给他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从不让他受一点委屈。后来日子好过了,他却要离开父母去远方上大学。他说:“我时常想起家中的爸妈,是他们用无言的爱塑造了我的今天。那次暑假回家,我录下了他们呼吸的声音,每天晚上听着,好像我的父母就在我的身边一样。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