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9课阿房宫赋题扬州禅智寺(唐)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赏析】全诗写禅智寺的“幽静空寂”,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动静相衬、明暗交织;以声反衬开篇,又以声对比作结,结构精严,手法高妙;融情于景,处处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精心而无迹地营造出的百年古寺特有的幽凄静寂的氛围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老态龙钟”的“小杜”。大唐王朝无可奈何地进入了晚年,即使是才华横溢、风流不羁、豪爽清丽的杜牧——也无可避免地“与时俱进”,堕入了人生枯寂的冬季……作者介绍生平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京兆杜氏自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在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江西、淮南等地军府任幕僚多年。后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最后官至中书舍人。杜牧工于诗、赋、文、辞,在晚唐诗坛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辩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作品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评价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为“樊川先生”“杜樊川”,也称他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无视朝政,求访异人,希望获得不死之灵药,因此在位三年即为宦官刘克明所杀。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就借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结局。背景解读赋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赋在结构上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有序,说明作赋的缘由,用不押韵的散文或骈体文;中间是赋本身;后面有“乱”或“讯”的部分,对全篇作小结。在形式上,赋字数不限,但以四、六言为主。赋的作用一般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治。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赋的特点。知识链接1.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今:(2)而气候..不齐古:今:(3)燕赵之收藏..古:今: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天气,雨雪阴晴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收集保藏(4)齐楚之精英..古:今:(5)可怜..焦土古:今:本为事物的精华部分,文中指金玉珠宝出类拔萃的人可惜值得怜悯2.一词多义(1)使①使.负栋之柱()②使.六国各爱其人()③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④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动词,让连词,假使动词,派遣名词,使者(2)一①六王毕,四海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③黄鹤一.去不复返()④而或长烟一.空()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⑥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动词,统一数词,一把副词,一旦副词,全,都形容词,专一名词,一体(3)爱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4)取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④留取.丹心照汗青()动词,喜爱动词,爱护动词,吝惜动词,夺取动词,提取动词,拿助词,着(5)怜①可怜.焦土()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③可怜.身上衣正单()(6)之①一日之.内,一宫之间()②杳不知其所之.也()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④句读之.不知()动词,叹惜动词,怜爱动词,同情结构助词,的动词,到……去代词,指秦亡的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7)而①骊山北构而.西折()②不敢言而.敢怒()③谁得而.族灭也()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却,但是连词,表修饰,连接两个动词3.词类活用(1)六王毕,四海一.()(2)骊山北.构而西.折()(3)歌台暖.响()(4)舞殿冷.袖()(5)辇.来于秦()(6)朝歌.夜弦.()(7)燕赵之收藏..()数词作动词,统一名词作状语,从北面,向西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充满暖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冷名词作状语,乘辇车名词作动词,唱歌,弹奏动词作名词,收藏的珍宝(8)鼎铛.玉石.()(9)奈何取之尽.锱铢()(10)族.秦者秦也()(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名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铁锅,把……看作石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名词作动词,灭族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哀;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4.文言句式(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__________)(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南亩之农夫多”被动句,“举”有“被攻占”之意判断句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课文从三个方面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多,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富。文章极尽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富,旨在说明秦统治者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因此,文章前面所进行的描绘是为后面的议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结构图示阿房宫赋描写雄伟壮观的阿房宫统一建宫宏伟瑰丽宏大宽广阿房宫的美人珍宝美人之多珍宝之富议论由描写转为议论对比事理秦王骄奢宫化焦土总结教训,警告当世戒奢爱民借古讽今2.主旨归纳本文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借古讽今,警告唐朝统治者勿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1.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对应考点:根据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意图。提示:联系文本内容及主旨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细读全文,不难看出作者旨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用以警诫后人。第一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第二段叙写宫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第三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四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根本原因都在于不能爱民。篇末四句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2.试分析“歌台暖响……风雨凄凄”的艺术特色及其深层含义。对应考点: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提示:结合句子内容及其所用的表达技巧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两句描写情景交融,明暗交错,含蓄隽永,充满诗意,以夸张与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力渲染了歌舞繁盛的气氛和人们的感受。“暖”“冷”二字,明写歌乐声响充满暖意,舞袖飘拂生风带来寒气;实则语意双关,借景写人,言其得幸时,便如春光和乐,失宠时,便如凄风冷雨,表现出一宫之人的不同际遇。3.在第二段中“明星荧荧……焚椒兰也”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对应考点: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提示:联系这四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上下文内容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的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妆、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所以,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杜牧发挥了赋的长处,着意铺陈夸张,但所有的铺叙又都为后文的议论张本,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4.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应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示:联系时代背景和文章中心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现代文中的“可怜”是“值得怜悯”的意思,但在文言文中通常解释为“可爱、可惜”的意思。这里的“可怜”解释为“可惜”。作者用这两个字,使无穷感慨充溢字里行间。一度威震四海的秦王朝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土崩瓦解,迅速灭亡;覆压三百余里的阿房宫,也在一场烈火之中化为灰烬。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作者目睹现实,感慨万千:神奇瑰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想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所谓“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在对文言文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理解”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能读通、读懂并领会某一文言文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能理解文言文句子内部以及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内涵和深层含意。“翻译”则以直译为主,要求做到“信”“达”“雅”。考点透视文言文翻译句子翻译采用主观题形式,一般要求翻译两个句子。这两个句子一般为:①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考生须通读全文才能理解该句。②含有关键词(重点实词、虚词)的句子,考生须熟悉关键词,特别是多义词,才能确定其义,准确译出,这是得分点。③句式较特殊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上看,多为叙事性句子,少有议论性句子。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对翻译的考查越来越趋于全面,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皆涉及,而且重点也尤为突出,特别是古今同形异义实词的翻译。考查趋势1.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2.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增补法包括:①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②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③数词后面增加有关量词、分数的词语。3.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改变,相关语法句式在现今已不用,在译文中,应将这些内容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运用进行替换。方法归纳4.删削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翻译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第19课 阿房宫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5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