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杂文与随笔第三单元序列写作(三)学习反驳凡议论文,目的都是阐明自身论点。但在阐明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证明,一是反驳。所谓证明就是从正面论述观点的正确,从正面去证明观点的成立,也叫立论。反驳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论据或论证过程,以树立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也叫驳论。证明与反驳都是论证的方法。在一篇文章中有时需要从正面去立论,有时又需要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也可以同时运用证明和反驳。在驳论文写作中,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反驳(驳论点),或间接反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反驳型议论文的写作,大体要掌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确立攻击目标反驳型议论文不论是反击敌人,揭露驳斥敌论的诽谤诬陷还是批判某种思想、行为,都是为了驳倒对方,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以此来明辨是非,匡正错误,弘扬真理,伸张正义。因此,在写驳论文时,要明确反驳的论点,即确立攻击目标。在针对某一论调写反驳文章时,可以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抓住谬论的要害,针锋相对地予以反驳。如“有钱能使鬼推磨”“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等,这些题目已经点出了错误论点,相对而言比较好分析反驳,但有些题目或材料提出了几种论点,里面有正有误时,这就要针对几种论点逐一分析,在分清是非曲直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驳论点。此外,在我们根据某一事件或某一材料来写驳论文时,有的错误观点很有迷惑性,若不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是很难找出破绽的。对此,必须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方能嗅出“花香”和“毒草”的不同气味,从而写出比较高水平的驳论文。二、抓住敌论要害反驳犹如作战,作战要讲究战略战术,一招制胜,速战速决才是最好的战役。反驳,首先要找到突破口,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击中敌论的要害,取得论辩的全胜。对“开卷有益”的反驳,要抓住敌论要害:要看读什么书,为什么读和怎样去读。读好书有益,读内容不好乃至有毒的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三、讲究反驳方法1.反驳论点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这是驳论文中最常用的形式。这种反驳论点的方法,可以通过例证反驳,即提出新的事实论据,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例证反驳,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总括出对方的错误论点,然后摆出事实证明其荒唐谬误,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例如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作者针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摆出确凿事实,证明“友邦”并非友邦,而是日本侵略者的同伙,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后台,是中国人民的死敌。随后,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反驳论点还可以运用反证法和归谬法。2.反驳论据论点和论据,是议论文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论点是论据的集中和升华,论据是论点的基础和支撑。驳倒论据,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也便颓然倒塌。论据通常有三种:事实论据、数字论据和理论论据。反驳论据也就常常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揭露其事实虚假、数字含混或理论的荒谬。《“友邦惊诧”论》也运用了反驳论据来反驳论点的方法。3.反驳论证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也可以达到反驳的目的。论证的错误表现是多方面的:有时是演绎过程中大小前提与结论不合逻辑;有时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的观点自相矛盾;有时是论点与论据之间推理不妥……总之,只要发现对方在论证上有逻辑错误,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展开反驳。如“我们班有些同学,追求奇装异服,跟风赶时髦,男女经常混杂……这说明精神污染在这里很严重”。这一论述,没有明确“精神污染”的含义,“精神污染”与上面列举的内容毫不相关,逻辑关系也就错了。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要驳倒对方的论点,自然可以从议论文的三要素着手,或者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者采用迂回间接的方式,从对方的论据、论证入手,证明其虚妄和荒唐,从而达到驳倒对方论点的目的。“爱”铁成钢当“恨”能比“爱”更好地解决问题时,后者一定会被前者无情地抛弃。遗憾的是“恨”非但不能比“爱”更好地解决问题,反而朝相反的方向走了很远——“恨”只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试想,如果我们因饱受挫折而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的是家人、伴侣甚至陌生人的嘘寒问暖,还是他们的冷嘲热讽?想必绝大多数人都赞同嘘寒问暖——当然在对待这种问题时,不能非黑即白、搞一刀切。恨的出发点是爱。当我们对一个人充耳不闻时,我们多半对其漠不关心;当我们对一个人咬牙切齿时,我们更不会因其自甘堕落而捶胸顿足,不拍手称快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唯有我们关心爱护的人,才值得我们倾注心血、煞费苦心。恨的最终归宿也是爱。我们想看到的是我们期许、关切的那个人能够打破桎梏,不断突破,促成飞跃,取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这难道能是除了爱以外的别的什么东西吗?恨还可以转化为爱。“恨”并非仇恨,只不过是我们对他人的不努力进取感到不满,仅此而已。如前文所言强调不搞一刀切是不否认合情合理的“恨”,即在他人可接受程度内的抱怨与不满,会被他人视作鞭策与激励,起到正面帮助作用。从这个角度理解,“恨”就是“爱”。套用一句俗语来说:“恨之深,爱之切。”当然如果这种“恨”被他人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恨,只能说明我们矫枉过正,“爱之过深”被其理解为“恨之过深”,没有使他人真正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史铁生患腿疾后意志十分消沉,有一段时间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正是在这一时刻,站在他身后默默付出的母亲,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让他重新振作,写下了《我与地坛》这篇不朽文章。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当时他的母亲面对他的垂头丧气不以宽宏大量待之,会发生怎样的事情……“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王小波一针见血地点出痛苦的本质——我们急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自身能力匮乏。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就可以将问题顺利解决。遗憾的是我们并不具备——当我们对他人“恨铁不成钢”时,实际上他人也已暗忖了我们的自不量力。[赏析]本文针对传统的“恨铁不成钢”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爱铁成钢。作者在反驳时采用了辩证分析的方法,认为“‘恨’非但不能比‘爱’更好地解决问题,反而朝相反的方向走了很远——‘恨’只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并进而从爱与恨的关系的角度分析:“恨的出发点是爱”,“恨的最终归宿也是爱”,“恨还可以转化为爱”,从而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列举了史铁生的事例,从其作品《我与地坛》入手,写史铁生的母亲是如何在史铁生消沉时对其关怀备至,从而证明母爱的重要作用;然后引用王小波的名言,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证“恨铁不成钢”中的“恨”体现了个人能力的不足。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一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一面墙壁荡过去,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一刹那,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甲说:可敬的蜘蛛,你是那么自信而执着!我是人,难道还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变一下爬行的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辩论题目:正方——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反方——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请你任选一方参加辩论,写一篇辩论稿。[思路点拨]本材料中正方强调的重点是人生既然要奋斗,就难免会有挫折,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一次次爬起来的那种执着精神,只要爬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就是胜利。反方强调的重点是挫折并不可怕,应该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最后取得胜利。可任选一方写怍。写作时要注意:标题,可点明辩论稿的中心,最好让人看到标题就能了解辩论的内容。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提出辩论稿的主要内容,使听众了解你要讲的东西;主体是辩论稿的重点部分,要突出中心,用典型的材料、有力的分析,使听众点头赞同;结尾,可归纳自己的观点,使听众有个完整的印象,能给人启示,令人回味。[佳作展示]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方的观点是“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我们当代中学生的意志品质趋于薄弱化,这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只有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在挫折面前不退缩,才能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开门见山,亮明观点,简要阐述了“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的现实意义。)我们有必要先来解读一下我方辩题的关键词。所谓“面对”,就是正视问题;“挫折”,即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坚持不懈”,即为保持或进行一件事而不松懈。它与“固执”有本质上的区别,固执是坚持己见、不懂变通的心理现象,会使人的战斗力削弱,这既影响事业的发展,也会让自己陷入孤立的境地。因此,“坚持”与“固执”绝对不能混为一谈。(逐一解读关键词,着重辨明了“坚持”与“固执”的不同。)我方并不否认面对挫折重新选择仍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我方认为面对挫折更要坚持不懈。(以退为进,先承认对方观点的合理之处,再进一步申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们面对挫折时不能失去拼搏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质,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鲁迅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正的猛士面对挫折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不轻言放弃。司马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林肯历经坎坷,坚持不懈,成了美国伟大的总统。历史上的伟人告诉我们:坚持不懈不仅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从个人角度论证观点,引名言,摆事实,言之有据。)其次,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坚持不懈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必然因素。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在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完成质的飞跃。所以面对挫折,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曹雪芹生活困窘,穷尽毕生精力和心血写出了巨著《红楼梦》,如果不是坚持不懈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他能完成吗?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如果我们的党和人民不是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进行抗战,能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吗?恐怕我们今天是否能够安稳地坐在这里辩论都是未知的。(从社会的角度展开论证,引用“量变与质变”的哲学道理,举曹雪芹历尽艰辛、坚持不懈写出《红楼梦》以及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再者,信念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柱,坚持不懈是对信念的忠诚和对人生的高度责任感。没有信念的人枉过此生,不愿坚持的人虚度一生。如果一遇到挫折就要重新选择,那么恐怕会与成功永远失之交臂。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能有多少时间浪费在徘徊与选择中?拨开眼前的迷雾,认清方向,坚持不懈,你将是人生道路上当之无愧的王者!(运用反面假设论证,强调了遇到挫折时,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综上所述,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这是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应对困难最为积极的方式——勇敢而不莽撞,负责而不逃避,勇于挑起战胜困难的重担。因此,我方观点是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水到渠成,总结、重申己方观点。)[名师点评]开篇申明论点,并针对反方“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的观点,进一步阐述己方观点,切中要害。然后从个人、社会、信念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证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意义。文章引用了鲁迅名言,分析了司马迁、林肯、曹雪芹、抗日战争等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杂文与随笔 序列写作3 学习反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69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