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1课贵公察传鹧鸪天[宋]苏轼林断山明①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②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③细细香。村舍外,古城④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①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呈现出来。②翻空:飞翔在空中。③红蕖:红色荷花。④古城:当指黄州古城。【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黄州农村小景。作品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开头两句,词人推移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远处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令人烦躁不安。三、四两句,含义更深邃。从词句上看,这两句描写得比较优美:在广阔的天空中,不时看到白鸟上下翻飞,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如果不是别的原因,这样的境界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乐土。然而,对于词人来说,他并非安于现状,有心流连这里的景致。透过这样一幅画面,我们能够隐隐约约看到词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这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但他表现的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是老态龙钟,还是病后的神态?是表现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还是百无聊赖、消磨时光的失意情绪?读者仔细玩味,自然会得出答案。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细细品评,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纵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词人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一、作者简介吕不韦(?—公元前235),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大商人,家富千金,在邯郸经商时,结识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此人“奇货可居”,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投机生涯。孝文王死后,异人于公元前249年继位,称秦庄襄王。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国(丞相),封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秦王政继位(公元前246年),仍任吕为相国,称“仲父”,食邑有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十二县,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宾客三千,家童万人。在秦庄襄王时期和秦王政的前几年,吕不韦抱着“欲以并天下”的心愿,为秦的统一事业作出了贡献。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举行加冠礼时,宫里发生叛乱,牵连到吕不韦,吕先被免职,后被逼自杀。二、相关知识《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任秦王嬴政的相国时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成书于秦统一中国之前(约公元前239年),是我国第一部有组织有计划地集体编撰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大著。据说书成之后,曾经公布于咸阳城门,请列国诸侯游士宾客修正,号称有能增减一字者,给予千金奖励。可见这部书当时在秦国已经占据了某种文化权威的地位。《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合二十万余言。序文《序意》篇叙述著作大旨的部分冠有“文信侯曰”四字,表明书中贯彻了吕不韦的思想文化观念及政治主张。它博采各家学说,具有吸纳“诸子”、融会“百家”的倾向。它虽为理论著作,但作者善于运用历史事例、精巧的寓言故事或贴切的比喻,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透辟。《吕氏春秋》大都可以单独成篇,每篇各有主旨,有针对性地说明一个问题,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优秀之作,尤其是许多寓言故事,至今仍不失其劝诫教育作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于杂家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期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杂家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的出现是统一的封建国家建立过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结果。杂家著作以战国《吕氏春秋》、西汉《淮南子》为代表,分别为秦相吕不韦和汉淮南王刘安招集门客所辑,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但略嫌庞杂。又因杂家著作含有道家思想,故有人认为杂家实为新道家学派。“杂家”并不是一门有意识、有传承的学派,所以他们也并不自命为“杂家流派”。自《汉书·艺文志》第一次把《吕氏春秋》归入“杂家”之后,这个学派才正式被定名。杂家的思想主张(1)杂家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对策与治国主张。为了打败其他流派,各学派或多或少地吸收其他流派的学说,或以攻讦对方,或以填补自己学说的缺陷。然而,任何一个流派也都有其特色与长处,而“杂家”便是充分地利用这个特点,博采众长,成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并蓄,却又切实可行的治国方针。(2)《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旧说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分辨。(3)《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儒、法、阴阳五行等多家思想,并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提出了“道”“气”等学说和观点,同时还包含和保留了许多自然科学史的材料。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偏无颇.(pō)不阿.一人(ē)荆.人有遗弓者(jīng)渍.甚(zì)则隰.朋其可乎(xí)大匠不斫.(zhuó)用竖刀.而虫出于户(diāo)贪戾.而求王(Iì)故狗似玃.(jué)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shì)乐正夔.一足(kuí)出溉汲.(jí)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公则天下平.矣:指政治清明安定(2)无偏无党.:结党(3)阴阳之和.:调和(4)不阿.一人:偏袒,庇护(5)而不肯索.:求,寻找(6)渍甚..:渍,病。甚,剧(7)夷吾善.鲍叔牙:相好,相知(8)不比.于人:并列,齐等(9)丑.不若黄帝:羞耻,意动用法,以……为羞耻(10)大匠不斫.:砍削(11)私.利而立公:用作动词,把……归为私有(12)闻而审.:审察(13)通.八风:调和(14)出溉汲.:从井中打水(15)是非之经.:界限(16)缘.物之情及人之情:顺着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①无.偏无.党。(通“毋”,不要)②日醉而饰.服。(通“饬”,整顿)2.古今异义①玃似母猴..。(古义:又叫沐猴、狲猴、马猴。今义:雌性猴子)②舜以为..乐正。(古义:让……担任。今义:认为)③夔于是..正六律。(古义:在这时,此时。今义:表示承接的连词)④有读史记..者。(古义:记载历史的书。今义:专指司马迁编写而成的一部史书)⑤至于..晋而问之。(古义:到了。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⑥晋师三豕涉河.。(古义: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3.一词多义(1)比①不比于人。(并列,齐等)②行比一乡。(合)③生女犹得嫁比邻。(挨着,并)④比去,以手阖门。(等到)(2)被①万物皆被其泽。(蒙受)②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在……之上)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④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⑤妆成每被秋娘妒。(表被动)⑥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通“披”,穿,披,音pī)⑦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通“披”,分散,散开,音pī)(3)属(zhǔ)①寡人将谁属国?(通“嘱”,托付,嘱托)②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写)③举酒属客。(请,劝请)属(shǔ)①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归属)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管辖)③吾属今为之虏矣。(类,辈)④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亲属)(4)使①得一人之使。(使唤,使用)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③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④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⑤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⑥向使六国各爱其地。(假设)⑦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致使)⑧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枢密使:古代官名)(5)举①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推荐,推举)②中江举帆。(升起)③举类迩而见义远。(举出,提出)④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举起,抬起)⑤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发动)⑥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举事:做事情)⑦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拿)⑧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占领)⑨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全,都)二、文言句式1.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①无偏无党.。(结党)②利.而勿利.也。(施利;谋利)③公谁欲相.?(做相国,为相)④大庖不豆.。(置豆)⑤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犯错误)⑥故国霸.诸侯也。(称霸)(2)意动用法①天地大矣,生而弗子.。(以……为子)②丑.不若黄帝。(以……为羞耻)③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以……为先)(3)使动用法①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使……和谐)②夔能和之,以平.天下。(使……太平)2.判断句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也”表判断)②故老聃则至公矣。(“则”表判断)③此三皇五帝之德也。(“也”表判断)④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第一个“也”表判断)⑤夫相,大官也。(“也”表判断)⑥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也”表判断)⑦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也”表判断)⑧非也,是己亥也。(“也”表判断)⑨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也”表判断)3.状语后置句①平得于公。(平“于公”得)②其得之以公。(其“以公”得之)③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吴王“于太宰嚭”闻越王勾践)④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智伯“于张武”闻赵襄子)⑤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非“于井中”得一人也)⑥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其于人必“以理”验之)⑦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齐桓公“于鲍叔”闻管子)⑧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楚庄“于沈尹筮”闻孙叔敖)4.宾语前置句①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又索“何”焉)②寡人将谁属国?(寡人将属国“谁”)③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臣能言“奚”)④公谁欲相?(公欲相“谁”)⑤视不己若者,不比于人。(视不若“己”者)⑥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而哀不若“己”者)⑦然则何以慎?(然则以“何”慎)5.被动句故国亡身死也。(“亡”,被灭亡;“死”,被杀死)1.简单阐述“公”的含义。答案:“公”有两层意思:一是“共”的意思,即天下为天下人所有;二是公平、公正、不偏。2.怎样评价文章结尾提出的“愚而用公”思想?答案:文章结尾提到“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愚而用公”是在两者比较中提出的,这种说法是受到道家思想影响的,显然是一种消极的思想,是不可取的。用公必须去私,没有“智”与“愚”的区别。3.对于传言的正确态度是什么?答案:作者认为对待传言要有正确的态度,一是“闻而审”,听到后能加以明辨;二是“熟论”,对传言加以研究考察,不要盲目听信;三是“验之以理”,这是辨别传言的方法。4.简单评价《察传》中作者的认识论。答案:《察传》主要讲了对待传闻必须根据事理人情去进行慎重审察,分清其是非真伪。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表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但是,只是从常识出发,也还不能说就是一种很科学的方法。点击进入WORD链接1.课内名言(1)夫得言不可以不察。(2)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2.精彩语段(1)回首千秋功过,细观漫卷青史,历史就是由是与非、真与假、黑与白、好与坏、清与浊构成。有君子,就会有小人;有忠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七单元 杂家 第11课 贵公 察传课件 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0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