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2课拿来主义文本初读感知1.识字辨形礼尚.往来(shànɡ)自诩.(xǔ)孱.头(càn)残羹.(ɡēnɡ)冷炙.(zhì)冠冕.(miǎn)2.辨清词义(1)收集搜集[辨析]都有聚集到一起的意思,但是“收”是东西放在眼前,人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能得到;而“搜”中包含了一个比较辛苦的搜索过程。[运用]①他很喜欢集邮,利用业余时间________了很多不同风格的邮票。②我从电脑上、书报中________了许多知识。(2)鼓吹鼓励[辨析]鼓吹:宣扬,使众人知道,是贬义词。鼓励:激发、勉励,多用于褒义。[运用]①帝国主义分子________“种族优劣论”,企图蒙蔽世界人民。②老师________我努力学习,将来做国家的栋梁之才。[答案](1)①搜集②收集(2)①鼓吹②鼓励3.积累词语(1):指荒谬错误的言论、学术流派得以传播。(2):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3):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4):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5):突然变脸大发脾气,形容人大怒的样子。谬种流传华而不实礼尚往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勃然大怒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东北大学。“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风格鲜明独特,语言幽默。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他的作品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并有多部小说被先后改编成电影。其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探寻背景《拿来主义》写于1934年6月4日,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表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掲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3.积累常识杂文:文艺性的社会论文。鲁迅曾说:“杂文这种文体,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且介亭杂文·序》)这是有关杂文特点的一种广义的说法。我们现在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厚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杂文以议论为主,但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剖析,以比喻、征引、联想、引申、夹叙夹议等手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杂文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篇幅短小,形式灵活。杂感、随笔、短评、札记、书信、日记、编后、序跋、演讲等,都可以成为一篇好的杂文。《拿来主义》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的意见是一致的。文本深究细研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破闭关主义——锁国送去主义——卖国立:拿来主义——创新大宅子设喻先破后立错误态度孱头——不敢接受昏蛋——全盘否定废物——全盘接受正确态度占有挑选鱼翅精华——接受鸦片精华、糟粕兼有——扬弃烟枪烟灯无价值可保存——适当保存姨太太糟粕——抛弃1.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答案]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2.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答案]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3.“抛来”和“抛给”、“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答案]“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上的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4.“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有什么作用?[答案]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等当时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审美鉴赏品味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请结合课文进行赏析。[答案](1)例如“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一个“给”字就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一句话就把“送来”和“拿来”的区别点明了。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在第9段中,作者对于如何占有,怎样挑选,早已深思熟虑,胸有成竹。题目虽大,道理虽深,却能以小喻大,深入浅出;既令人信服,又颇具感染力。(2)反语增强了讽刺效果。如①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何其郑重、恭敬,活画出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心理。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勾画出大张旗鼓、自鸣得意的丑陋之态。“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②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进步”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獗。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而且这样地只会炫耀、自大而不知学习人家先进的东西,只能导致更加落后。这也暗示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用反语进行强烈的讽刺。“丰富”和“大度”都是媚外求荣的借口,是自欺欺人的疯话,突出了当局的自高自大。“丰富”其实是贫乏,“大度”其实是背叛出卖。反语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主要作用:a.直接表达禁止和压制时,以反话表达正面的意思。b.面对荒谬不硬加驳斥,而是谬上加谬,使其荒唐之处极端放大而达到归谬目的。c.正面语言难以表述强烈情绪时,以反语表达加强效果。d.通过颠覆既定习惯,产生幽默。主要形式有:反话(正话反说)、反讥(反话正说)、骂话(以骂示爱、明贬暗褒)、气话(明褒实贬)、俏皮话(反规则的幽默)等等。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智慧学习 第12课 拿来主义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01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