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第7课陈情表平“语”近人[习大大语]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所,也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在倡导一种家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经典释义]总书记这一段关于家风的讲话,是在2016年12月12日接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的时候说的。在这段讲话里,他引用了一句古人的话,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出自《周易·文言》,意思是说那些常常做好事的人家一定会福泽深厚,那些常常做坏事的人家一定会遭到祸殃。“积善”“积不善”重点都在于一个“积”,“积”就是“积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那这“余庆”究竟是什么呢?这是我们要思考的。这个余庆,往大处说,就是家庭要为国家培育栋梁;往普通人家说,“余庆”首先是家庭里涵养出来的和睦之气。而这和睦之气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老人安心地颐养天年。“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个“余殃”又指的是什么呢?往大处说,历史上的悲剧不少,有杀父弑君,家庭不睦的;有父子成仇,兄弟阋墙,妻离子散的。往小处说,小的矛盾积累在一个家庭里,会让生活在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不愉快。正直、善良、有崇高理想的父母会培养出积极上进的好孩子;而那些好吃懒做、惯于投机取巧的父母就没有理由责怪自己的孩子没有上进心了。家风之可贵是我们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语林撷英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2.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吕公著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5.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8.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诗海拾贝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析】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练而含蓄。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净素洁、清冷之感。“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在炼字上,“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李密(224~287),西晋散文家,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及长,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通,机警辩捷。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曾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不就。晋武帝立太子,征诏为太子洗马。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不受职。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征至洛阳。后出为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为官耿直。因写诗获罪免官,卒于家【作品】代表作《陈情表》【评价】苏轼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二、人物颂歌“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李密一“孝”感动天下人,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即使是晋武帝在即将龙颜大怒的时刻,也不得不为你的孝心折服。李密,你一个前朝官员,“亡国贱俘”,不被杀就已经是万幸了,哪里还敢拒绝朝廷的征召呢?拒绝就是逆龙鳞,就犯了杀头之罪。况且你家境清贫,俸禄微少,生活“辛苦”。作为前朝官员,怀旧是免不了的,“矜名节”的心理也还是存在的。但你却毅然上呈《陈情表》,婉拒圣意,是什么让你如此坚定?因为含辛茹苦抚育你成人的祖母,如今卧病在床,无人伺候。“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俩相依为命,情深意厚。历代统治者都标榜以孝治天下,主张用对父母的孝心来侍奉君主以显示其忠心,你也深知这一点。你把孝看成是头等大事,把亲情看得至高无上。高官厚禄,怎能代替得了人间亲情,怎能为此失天理丧人伦?三、背景探寻司马氏集团灭蜀后,为了笼络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贤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应诏,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写此奏章,陈述自己不能奉诏的原因,提出终养祖母的要求。四、相关知识1.表表,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书。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门议论朝政的文章叫作“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2.官吏选拔制度古代官吏的选拔途径很多,有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制等。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1)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让能的禅让制被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2)荐举制:即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举荐的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败。①察举:它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它也是荐举制的精髓所在。察举分诏举与岁举。诏举是皇帝下诏选取特殊人才。岁举是地方长官定期定员向朝廷推荐人才。②征辟:它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皇帝特征、聘召人才为“征”,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为“辟”。东汉后期选拔官吏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征辟制渐趋败坏。③九品中正制:曹魏时期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施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在州、郡设大小中正官,负责按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品评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级授官。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它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人分九等在人才分类上是一种创新,选才标准趋于周密。魏、晋时期门阀统治的加强,士族门阀把持中正,造成“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沦为门阀统治的工具。(3)科举制: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一、认读字音(1)险衅.(xìn)(2)夙.(sù)(3)闵.凶(mǐn)(4)祚.(zuò)(5)强.近(qiǎnɡ)(6)茕.茕(qiónɡ)(7)孑.立(jié)(8)日笃.(dǔ)(9)拔擢.(zhuó)(10)优渥.(wò)(11)矜悯..(jīn)(mǐn)二、积累成语1.茕茕孑立:形容无依无靠,孤苦伶仃。2.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用日落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3.气息奄奄:形容气息微弱,将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4.朝不虑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臣欲奉诏奔驰欲苟顺私情实为狼狈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三、积累名句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3.______________,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___________。4.今臣亡国贱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朝不虑夕无以终余年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愿陛下矜悯愚诚臣生当陨首5._________________,气息奄奄,人命危浅,___________。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___________。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_________________,死当结草。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凶:形容词用作名词,不幸。见背:弃我而死去,背,抛弃。夺:改变;志:志向,心愿。一、诵读第1段,回答以下问题。环节一梳理基础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成立:古今异义词,成人自立。少:小时候;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不行:古今异义词,不能行走。(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量少,不多。缺少,短少。少顷,一会儿。年轻人,青年。①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__________②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③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__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__________________年少。幼年。年轻时。①(2018·高考全国卷Ⅱ)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后汉书·王涣传》)___________②(2013·高考天津卷)敬恒少.孤,其母贤妇也(《姚敬恒先生事略》)___________③(2012·高考江苏卷)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伯父墓表》)___________祚:福分。婴:古今异义词,绕;蓐:通“褥”,垫子。躬亲:亲自。(6)门衰祚.薄,晚有儿息______________(7)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7课 陈情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0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