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08第八单元单元览要本单元学习《沙之书》([阿根廷]博尔赫斯)和《骑桶者》([奥地利]卡夫卡)两篇风格不同的小说,体会“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话题探讨小说:一种想象的艺术归根结底,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在造物主创造的第一世界之外又创造了一个精神的世界。虚构世界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正像俄罗斯学者巴赫金所说的那样:“尽管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容取消的界限,然而,它们两者却都是相互紧密联系的,处于经常的相互运动中;在它们之间产生着不停的交换;类似于有机物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不停的交换;只要有机物是活动的,它就不同这个环境融合;但是,如果把有机物与环境拉开,那么有机物必定死亡。作品与其中被描绘的世界都进入了现实世界,并使之丰富,而现实世界也进入作品和进入作品中被描绘的世界,无论是在作品的创造过程中,还是在其后的生命中,在听众和读者的创造性的理解中作品经常被更新。”在巴赫金看来,“作者不论是怎样一个现实主义者并真实地描写,被他描绘的世界永远不可能在时空关系上与这个描绘的作者——创造者所处的、描写时的现实世界相等同。”根据巴赫金的论点,所谓客观的“写实”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法而已,现实世界永远不可能凭借“写实”被抄袭。何况,抄袭现实也不是小说的职责,抄袭现实只能把小说的能力降低。小说必须伸展自己想象的翅膀。对此,略萨曾有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过:“写小说不是为了讲述生活,而是为了改造生活,给生活补充一些东西。”他还说过:“虚构不复制生活;它排斥生活,用一个假装代替生活的骗局来抑制生活。但是,它以一种难以确立的方式完善生活,给人类的体验补充某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找不到,而只有在那种想象的、通过虚构代为体验的生活中才能找到的东西。”不像传统的小说家,现代小说家对小说本身表现得相当乐观和依赖,小说所要显示的想象力足以保障他们成为现实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仆。“写实”之于他们压根就不是一个问题。传统的小说家善于从生活的角度来要求小说,现代的小说家却喜欢由小说的角度来要求生活。对小说、生活及二者间关系的这种个性理解,正是能够诞生诸如布尔加科夫、科塔萨尔、博尔赫斯、巴思、纳博科夫和冯尼格等幻想小说大师的最重要原因。相当一部分现代小说家在向想象世界挑战的同时,甚至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蔑视”。伍尔芙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要是认为文学直接来自于生活中的素材,那就想错了。”伍尔芙对自己的想象始终显得十分自信,而她的《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以及《海浪》等诸多杰作也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她的自信不是盲目的。生活在想象中——普鲁斯特曾被迫在伍尔芙之前就这么做了。1906年,35岁的普鲁斯特因为严重的哮喘病和过敏症,不得不躲在墙壁贴以软木、帷幔四垂的房间里深居简出,为此他感叹“多么渴望看到白天,多么渴望生活,渴望而不可及,得不到满足”。然而,他还是写出了《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经典之作。普鲁斯特的写作事实至少证明了想象对于保证一部小说的成功是完全有能力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伍尔芙和普鲁斯特对生活的远离,反而刺激了他们在想象世界中的生存能力。至于像博尔赫斯这样的作家,他在虚构的世界里走得更远,也更为彻底,他曾这么说过:“切斯特顿说过,现实的东西比想象的东西更古怪,因为想象的东西来自我们,而现实的东西却来自无限的想象,来自上帝。喔,让我们设想一部关于幻想世界的百科全书吧。那个想象的世界,它的历史,它的数学,它的宗教,那些宗教的异端,它的语言,那些语言的语法和哲学,一切的一切,将变得更有条件,就是说,对于想象来说,它们比现实世界更容易接受。在现实的世界里,我们不知所向,我们会觉得它是一座迷宫,是一团混乱。”原来如此,在博尔赫斯那里,虚构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可信,是想象而不是现实更能令他感到亲切。博尔赫斯的这番话为自己生存在小说之中找到了中肯的理由。写作素材一、作家轶事1.博尔赫斯的故事博尔赫斯一生读书写作,堪称得心应手,晚年双目失明,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然而,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岁(1967年)才与孀居的埃尔萨·阿斯泰特·米连结婚,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年4月26日在日内瓦结婚,宣布她为他财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以便保管、整理和出版他的作品。同年6月14日,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终因肝癌医治无效,在日内瓦逝世。2.卡夫卡的故事卡夫卡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生前在德语文坛上几乎鲜为人知,但死后却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成为美学上、哲学上、宗教和社会观念上激烈争论的焦点,被誉为西方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论年龄和创作年代,卡夫卡属于表现主义派一代,但他并没有认同于表现主义。他生活在布拉格德语文学的孤岛上,对歌德、克莱斯特、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易卜生、托马斯·曼等名家的作品怀有浓厚的兴趣。在特殊的文学氛围里,卡夫卡不断吸收,不断融化,形成了独特的“卡夫卡风格”。他作品中别具一格甚至捉摸不透的东西就是那深深地蕴含于简单平淡的语言之中的、多层次交织的艺术结构。他的一生、他的环境和他的文学偏爱全都网织进那“永恒的谜”里。他几乎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观察自我,在怀疑自身的价值,因此他的现实观和艺术观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测。布拉格是卡夫卡的诞生地,他在这里几乎度过了一生。到了生命最后的日子,他移居到柏林,试图摆脱不再是卡夫卡的布拉格。不管怎样,跟他的同胞里尔克和韦尔弗相比,卡夫卡与布拉格保持着更长时间和更密切的联系。在这个融汇着捷克、德意志、奥地利和犹太文化的布拉格,卡夫卡发现了他终身无法脱身的迷宫,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命运。3.卡夫卡的小故事“我小时候,有一回得到了六便士,非常想给一个坐在老城广场和小广场间的年老的女乞丐。我琢磨这恐怕是乞丐大概从未得到过的粗暴的数目,而我要做这件粗暴的事,在她面前会多么羞愧。于是我把六便士换成零的,先给那女的一便士,沿着市政厅建筑群和小广场的拱廊转了一圈,像个社会改良家再从左边出现,给了另一便士,又走开,这样兴冲冲地反复了十次(或许少些,我相信那女人因失去耐心而离开了)。总之,最后我无论身体和道德上都垮了,赶回家大哭,直到母亲又给了我六便士。”在给同一友人的另一封信里,卡夫卡讲述了他每天早上步行到学校的细节。“我们的厨娘,一个又小又干又瘦,尖鼻塌腮,蜡黄结实,精力充沛且傲慢的女人,每天早上领我去学校。”上学的路上,厨娘总是威胁要向老师告状,历数他在家的“罪行”。同样的威胁重复了差不多一年。他觉得去学校之路如此漫长,什么都可能发生。“学校本来就是一种恐怖,厨娘非要雪上加霜。我开始恳求,她摇头,我越是恳求越是觉得我恳求的价值更大更危险;我赖在那儿不动,乞求宽恕,她拖着我走;我威胁要通过父母报复,她笑了,在这儿她是至高无上的;我抓住商店的门框基石,在得到她宽恕前不肯动;我拖着她的裙子(这也给她造成麻烦),但她一边拖着我,一边发誓告状时罪加一等。眼看晚了,圣詹姆斯教堂的钟敲响八点,可以听见学校铃声,其他孩子开始跑,我最怕迟到,我们也跟着跑,‘她告状,她不告状’这一念头纠缠着我;事实上,她从没告过状,但她总是掌握似乎在不断增长的机会(昨天没告状,而今天我肯定会的),她从未打消这主意。有时想想看,米勒娜——在小巷她气得跳脚,一个女煤贩子常凑在旁边看热闹。米勒娜,多么愚蠢,我怎么属于你,与厨娘、威胁及无数尘埃在一起,这三十八年尘埃飞腾,落在我肺里。”4.卡夫卡的“鞋子”多少年前,一个小男孩出生在布拉格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里。他性格内向,胆小懦弱,丝毫看不到一点点男子汉的气概;自幼敏感多疑,多愁善感,对周围的事物总是充满了疑虑,他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对他有种压迫感和威胁感。“防范”与“躲避”的思想在他心里根深蒂固,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小男孩的父亲一直是希望可以把他培养成为一个标准的男子汉的,希望看到他雷厉风行、刚毅勇敢、说一不二的男子汉气概。父亲是严厉的父亲。在他那种过于严肃,甚至可以说是粗暴的斯巴达克式的高压教育政策之下,小男孩的性格不但没变得刚烈勇敢,反而更加怯懦自卑,并且在根本上失去了自信,以至于他对于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情,都看作可能是很大的灾难。小男孩在痛苦与困惑间渐渐长大。他已经习惯了整天察言观色,更喜欢独自一个人悄悄躲进黑暗的角落,慢慢品味痛苦的滋味;伤害对于他而言,甚至也是一种享受了。小心翼翼的不断猜测着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灾难再度降临。父亲眼睛里,这个男孩,已经丝毫没有了出息,真是失望到了极点。表面上看来,懦弱、内向、孤僻、甚至极度敏感多疑的个性,对于男孩子来说,的确是人生一场不可逃避的伤害,就算你想要帮他改变,那也是徒劳一场,父亲做过无数的努力,毫无希望。然而,世上的事情千变万化。令人们始料不及的是:多少年以后,这男孩成长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就是:奥地利的“卡夫卡”。知道卡夫卡的人大概不是很多。知道卡夫卡小时候这么一段成长经历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那么,卡夫卡何以会成功?因为“鞋子”——卡夫卡的“鞋子”。卡夫卡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鞋子”。他内向、怯懦、敏感多疑;这,正是一个文学家创作的源泉。在这个只为他自己一人营造的世界里,他成了统治者。没错,是“独裁统治者”。在这个精神的世界里,在他的心灵家园里,因为他的独特性格,反倒使他可以更加敏感的直视这个世界。他的命运更加多了一份尖锐,多了一份敏锐,多了一份深刻。他以自己成长经历中无尽的压抑、苦闷为底线题材,开创了文学史上全新的艺术流派——意识流。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荒诞的人物,混乱的世界,扭曲的观念,变形的人格,都被剖析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从而,给世人留下了《变形记》,留下了《城堡》等等很多不朽巨作。是啊!“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伸开的十根手指一样找不出来任何两根是相同的。人的性格,与生俱来,不可更改,不可随意扭转。低头看看我们的双脚。是啊!何必再来抱怨我们的脚大还是脚小?既然脚的大小无法选择,那就别整天怨声载道了吧!还是去找一双适合自己脚的“鞋子”吧!卡夫卡找到了适合他,也只属于他自己的鞋子。二、精美语段1.《无限风光在险峰》节选(优秀考场习作)独立峰顶,体会一览众山小之快感,站在水天的尽头,看芸芸众生的起起落落。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自是惬意万分!而这一切美轮美奂之景却不是人人皆有机会得以享受。苍鹰可以,因为它承受住了血腥残酷的苦境;古松可以,因为它经受住了干旱阴暗的环境。我们同样可以,只要冲破那一段荆棘的山路!但丁有双隐形的翅膀,那是女神阿贝特丽齐,带领他飞翔人性的光辉和极乐的天堂;博尔赫斯有双隐形的翅膀,那是想象力与梦幻,指引他飞越世俗,探寻时间的伟力与浩渺。而登峰的梦想与遇挫时的乐观是我那双隐形的翅膀,带领我飞至峰顶,一览无限风光。2.《拒绝平庸》节选(优秀考场习作)你敢说博尔赫斯平庸吗?你敢说熊十力平庸吗?不敢!他们精神的独特性和独创性是其能够拒绝平庸的根源所在。我们徘徊在博尔赫斯的“迷宫”之外,我们默念“十力要语”……拒绝平庸还在于在独立精神的指引下,勇于追求新的道路。哈佛大学教授乔治·桑塔亚在讲授最后一课时,窗边突然飞来一只知更鸟。乔治凝视着美丽的鸟,过了好一会儿,面向听众说:“对不起!我与春天有个约定。”说罢,疾步而去。这是真性情的流露!当我们的眼力能够窥见大美之所在时,我们当勇于突破陈规陈说,迎着我们内心某个遥远的呼唤,走向独一无二的道路。拒绝平庸,实质还是建立自己独特的精神内核并勇敢地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上帝创造了我,然后将模子打破。我们切不可辜负造物主的一番美意啊!3.《放下纱幔》节选(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不是所有的美丽都爱慕世人的青眼。有的美丽杜绝尘世,纱幔覆面。对待这种美丽最好的方式就是放下纱幔,不要惊扰他们。古书中提及的田野山村,风景秀丽,绿水环绕。有的村落乐意与外人接触,自我发展,最终成为集市都邑。有的却对外人的欣赏抱着无所谓,甚至躲避的态度,如同材料中的蝴蝶躲避蜡烛,桃花源躲避武陵渔人的二次造访。可见,不是所有的美丽都爱慕世人的青眼。我非桃源中人,但桃源中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八单元 15 沙之书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0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