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1课与微之书问刘十九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赏析】饮酒叙旧,古今皆为乐事。在这大雪欲飘,暮色已降的夜晚,嫣红的炉火映着新醅的绿酒,情趣盎然。围炉邀饮,酒未入喉,心已陶醉。诗人殷勤劝酒,情深义重。“能饮一杯无”,清丽婉转,友人即使有诸般心事,经此一邀,想必也会慨然举杯,一饮而尽吧。酒意情意诗意,使人身心俱醉,意兴悠然。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政绩卓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著有《白氏长庆集》。作者介绍白居易和元稹友谊甚笃,与之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闲职)。而友人元稹也几乎同时被贬为通州司马。三年之后,白居易在庐山建造了一座茅舍,营造了一个充满情调的小天地,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就在茅舍落成的第二天,他给远在四川的元稹写了这封信,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背景解读字音牵挛.(luán)提挈.(qiè)浔.阳(Xún)蛇虺.(huǐ)信札.(zhá)湓.江(Pén)危惙.(chuò)池砌.(qì)交分.(fèn)笼鸟槛.猿(jiàn)古今异义(1)形骸且健,方寸..甚安古义:心绪,心态。今义:一寸见方。(2)人生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3)上报..疾状,次叙病心古义:首先告诉。今义:刊登在报纸上;向上级报告。(4)金銮殿后欲明天..古义:天亮。今义:今天的下一天;不远的将来。一词多义(1)去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名词,去年平生故人,去.我万里动词,距离(2)书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名词,书信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动词,写(3)置且置.是事动词,放下今悉置.在目前动词,放因置.草堂动词,设置,修建词类活用(1)身衣.口食.,且免求人(名词作动词,穿衣、吃饭)(2)不觉欲曙.(名词作动词,天亮)(3)条.写如后云云(名词作状语,逐条地)(4)地少.瘴疠(形容词作动词,少有)(1)流水周于舍下(状语后置句,应为“流水于舍下周”)(2)飞泉落于檐间(状语后置句,应为“飞泉于檐间落”)(3)封题其上曰(省略句,“题”后省略“于”)(4)便请以代书(省略句,“以”后省略“之”)(5)红榴白莲,罗生池砌(省略句,“生”后省略“于”)文言句式《与微之书》中数次直呼“微之微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与微之的深厚友谊;②对微之的关切和思念之情。在给元稹的这封书信中,白居易抒发了对挚友深切的关爱和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一些日常小事的描写,体现出作者那种流连山林的乐趣和闲适之情。与微之书追往事叙近怀表思情表达思念之情1.“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起坐,暗风吹面入寒窗。”请说说这首诗的意境。【答案】这首诗意境有三:一是“夜境”。“残灯”“此夕”“暗风吹面”诸意象,均说明作者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听到挚友贬谪消息的。二是“病境”。“垂死病中惊起坐”,说明元稹即使在病重时,也为乐天遭贬吃惊不已,暗示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三是“愁境”。残灯无焰,光线暗淡,风雨入窗,挚友左迁,兼感自身多病,都令人倍感凄凉。全诗真情涌动,悲凉气氛之浓,不仅使受信人感动,也足以打动读者之心。2.请对最后一段中白居易的“三韵”诗进行简要的鉴赏。【答案】诗的前四句作今昔对比,寄寓了作者抑郁不平之气。最后两句以“笼鸟槛猿”喻作者自己和元稹都不得自由,坎坷之命运相同,但他们只要一息尚存,相见相亲的愿望就一日不止。“人间相见是何年”,以反诘语气,表达出诗人对挚友元稹的强烈思念。3.这是一封写给好友的信,它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答案】掏心掏肺,感情真挚。所写值得宽慰之事,实际上全是为了宽慰对方。如果说“形骸且健”是真心话,那么“方寸甚安”却是违心话,目的是安慰正在病中且同样被贬谪的微之,算得上是一番苦心,一片真诚了。《与微之书》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感情色彩。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与友人的真挚感情,表达出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每段所写重点虽然不相同,但都能体现出与友人的友情。第一段,直接叙述离别之情,感情强烈。第二段,追述往事,所寄书信,赠答诗文体现出真挚的感情。第三段,叙述自己的近况,也是为了让朋友放心,不必挂念,体现出对友人的关心。第四段,抒情性又转强烈,直接抒发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作者在文中多处直呼友人“微之微之”,这种直接称呼加上叠词重复,尤能体现出其内心强烈的思想感情,直接倾诉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技法镜鉴【即时小练】请写一段文字,要求富有感情色彩,表达出自己对生命的看法。(300字左右)【答案】示例: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可贵的,一片树叶离开了枝干,获得了自由也失去了生命。生命到底是什么?对于人生,我们会留下些什么呢?成为一个可以留在史册上的文字,不枉此生?生命于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百余年以后我们会在哪儿?另一个世界,一个魂魄?也许到时我们不过是一缕轻烟,什么也不是。于是我们珍惜着这来之不易的时间,努力为我们这个短暂的生命之旅留下一些美好的难忘的记忆。就读的学校身处闹市区,车来车往,虽然很怕过人行道,但那人行道却是从公寓通往教室的必经之路。于是我总是小心翼翼地穿梭其中,常常在午夜被窗外刺耳的刹车声惊醒,常常听说一些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感慨良多,觉得活着真好。当扶着惊魂未定的室友,看着与她擦肩而过的那辆转弯车,心是颤抖的,虽然我们还在互相安慰着说不会有事的,但其实我们都在怕着。如果刚才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唉,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感受到生命之轻,所以让自己快乐是重要的,只是不要引起别人的不快乐就好。生命如此脆弱,我们只能笑着过好每一天。文言文断句【考点透视】根据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看,虽然考纲没有直接对断句提出明确的考查要求,但由于断句能够考查学生文言文理解、文言句式特征、相关文化常识等方面的能力,它已经逐渐成为文言文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文言文断句有以下方法:1.通读全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弄清文章大意,由易到难,从粗到细,先断大句,后断小句。对接高考2.注意文中的文史常识及常用复音词,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和地名、官名等,“下官、寡人”等谦词,文言文中这些名词或代词通常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是时、既而、昔时”等时间副词可作断句的标志;“然则、是故、得无”等复音虚词,谨防在断句时将其错误地割裂开来。如“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两处均可在人名“章献”前断句。3.借助标志词语断句。文言文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是有标志性词语的,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断句也就能够准确迅速了。这些标志主要有:对话用语标志,“曰、云、言、道、白、对、谓”等;句首句末标志,句首常有“盖、夫、故、若夫、至于”等虚词,句末常有“也、乎、焉、矣”等语气词,在句首词语前和句末语气词后一般应该断句。如“冻饿而死者相藉于道矣/州县倘能给数椽以安之”。4.借助文言句式断句。文言文中有许多惯用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等。譬如“……者……也”“……者”等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等反问句式;“为……所……”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乎……”等固定句式,以及文言文中常常出现的总分、分总的形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的好“帮手”。如“岂不愈于创亭榭广园囿以为无益之观美乎!”这个句子中的“岂……乎”句式很清楚地提供了解答问题的途径。5.借助修辞辅助断句。古人写文章是很讲究修辞技巧的,有的讲究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有的讲究对仗、对称、排比、重叠等修辞的运用。在给文言文断句、加标点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现象。6.利用语感进行最后检查,尤其是要看语气、语义等是否通畅明了,如有问题则要考虑断句是否准确,再做修正。当然,这些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他境”是“窜”的宾语,所以应在“他境”后断开,排除C、D两项。“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运用语法断句法,“亡”后带名词“物”做宾语,“移书诘盗”是客“亡物”后的行为,所以“物”后应断开,排除A项。故选B项。【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这段文字,大致了解整个故事,然后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虚词“乃”之前要断开,从而排除D项。“责”是“要求、索要”的意思,“信”是“相信”的意思,这两个词都是动词,所以不会同在一个分句里,从而排除A项。“去”是“离开”的意思,“不顾”是“不回头看”的意思,“自是”是“从此”的意思,所以“不顾”与“自是”之间应该断开,从而排除B项。文白对译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11课 与微之书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08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