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4说数预习构与运建用言语[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衍.生(yǎn)沧海一粟.(sù)缥缈.(miǎo)一粲.(càn)言简意赅.(ɡāi)永葆.(bǎo)孜孜.(zī)拭.目以待(shì)(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轴(zhóu)数轴(zhòu)压轴率(shuài)率领(lǜ)圆周率提(tí)提名(dī)提防2.语境辨析法(1)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è)。(2)老林家境殷.(yīn)实,那清一色殷.(yān)红的实木家具令人赞叹不已。二、写对字形xún(循)环xùn(徇)私dùn(遁)逃mián(绵)长mián(棉)衣jǐn(锦)绣发jué(掘)jué(倔)强jué(崛)起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原形·原型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2)界线·界限界线:①两个地区分界的线。②不同事物的分界。③某些事物的边缘。界限:①不同事物的分界。②尽头处;限度。2.明确词义(1)非同小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浩如烟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沧海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迎刃而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孜孜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众星捧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能轻视。(2)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3)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形容非常渺小。(4)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5)不知疲倦地探求。多用作对知识。(6)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语言运用]1.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但比起“此率绵绵.(mián)无绝期”来,连沧海一栗.也不如。就算用最快的超级电脑不停地算下去,一直算到山穷水尽....,也无法穷尽!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栗—粟山穷水尽—地老天荒2.下面一段文字的语序被打乱,请重新为之排序。①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②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③0,1,2,3…以及-1,-2,-3…统称为整数。④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再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④中的“所有的整数”承接③,②中的“数轴”承接④。[答案]③④②①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数轴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可以填入无限多个分数以填充数轴上的空白,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总算把整个数轴填满了。换句话说,所有的数都已被发现了。其实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搭配不当,将“填入”改为“插入”。探究展与提发升维思[资料链接]提倡科学文艺的物理学家——沈致远沈致远,江苏溧阳人,物理学家,1990年受聘于美国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现任资深院士,从事高温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沈致远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1998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天趣园”专栏,发表科学散文及随笔,题材涉及数学、物理、生物、环保、天文、信息、电脑、网络、经济等方面。1998年,本文作者沈致远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其中文艺作品集结成书的有《体验美国》和《科学是美丽的》,后者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本文出自其中,发表于1999年8月8日。[文本鉴赏]本文主要叙述了数的发展史,从最简单的自然数到复数,数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科学的发展史。课文通过对数的介绍,赞颂了人类的智慧和对宇宙规律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说数介绍各种数实数的演变(1~8)①无理数数家族的新丁(9~12)虚数复数②(13)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答案]①有理数②展望数的未来[文本深读]一、阅读第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文中第3段说“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请归纳“零”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零是一切数的基础。②零是进位制的前提。③零具有运算功能。2.第4段中,“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采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零、负数和正数的关系和地位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二、阅读第5~8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这一部分对圆周率的介绍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无理数“既不循环,也无终结”的特点,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数字中包含的无穷奥秘和蕴含的诗情画意。三、阅读第9~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中“众星捧月”这个成语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众星捧月”这一成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虽然数的王国不断扩大,但是零的王者地位始终不变的状态。5.第9段中的“科学的创新精神”在文中具体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指数学家创造了本不存在的“虚数”,并用符号“i”来表示,规定i的平方为-1,从而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四、阅读全文,回答问题。6.有人说文学来源于生活,是最美的,数学则太抽象、太理性,很难有美感。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却说:“数学是科学之女王。”本文作者也饱含感情地说:“数学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观点一)文学比数学美。文学语言生动形象,有具体的语言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这些是数学所不具有的,因此,相比较而言,文学更美些。(观点二)现实生活中,文学和数学同等重要,二者结合起来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如诗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每句都有数字,既写出了两个黄鹂鸣啼的欢快小景,又表现出了一行白鹭、千秋雪、万里船的阔大壮丽的景色。再如,熟语中的“不管三七二十一”、“二一添作五”、“二八佳丽”、“九九八十一难”等,都很形象生动。延展赏与创鉴造美审[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合理的说明顺序本文是说明数的发展过程的一篇科学小品,采用了以发展过程为序的说明顺序来说明事物。从数学的起点——自然数谈起,依次谈了负数、零、分数、无理数、虚数、复数的产生,它们的出现是有生活原型的,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一个个的难题。采用这种顺序便于读者理解本文的说明内容和说明对象的特征。定义: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选择合理的说明顺序,做到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是说明文写作的关键。作用:客观事物或按时间发展变化,或按一定的空间位置构成,或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要想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就必须按事物固有的顺序来介绍;要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必须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比如要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情况,可以以时间为序。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就应以空间为序。如果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一一介绍说明。2.写法指导说明文的写作顺序主要有三种:(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或用以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突出事物的阶段性特征;或划分若干操作步骤,体现为先后承继关系,借以表现事物演变发展的历程及趋势。(2)空间顺序。空间顺序用以解说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按观察点的转换设计说明路线,进而介绍事物的空间布局。(3)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多用于解说事物的性质、内涵,或选择因果、主次、内外等关系展示事物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3.迁移运用选取你所熟悉的一种事物,按照恰当的说明顺序,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2单元 科学小品 4 说数课件 粤教版必修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711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