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朹南亚饮食再现策略:异国时尚、多元文化与己异化认同_
台灣東南亞學刊,7卷1期,2010年,頁151-192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王志弘**、沈孟穎***中文摘要飲食是掌握全球化與地域化之複雜關聯的重要切面。異國飲食的再現,不僅塑造了文化交流的想像圖式,也標定了社會行動的認知框架。本研究以東南亞飲食新聞報導和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名片為分析材料,探討東南亞飲食的再現策略,並嘗試掌握餐飲店經營者族裔身分、經營定位及再現策略的關係。主流媒體方面,飲食再現主要包括「異國文化消費」和「多元族裔文化」兩種認知框架,其敘事主題和策略,前者有時尚餐飲、異國風味、健康養生、品味知識與消費選擇等,後者是移民風俗、族群交流、思鄉情懷、族裔網絡與族裔謀生等,各自吻合「文化經濟」和「多元文化論」的想像邏輯。名片方面,則有明顯的族裔身分差異,呈現為異國風味、「己異化」認同等不同策略:台灣本地經營者傾向於訴諸時尚品味,模糊特定族裔文化指涉,以抽象符號烘托異國情調;東南亞移民店家傾向於強調族裔語言,以實用資訊提供為主,但也有己異化現象,顯示其同時定位於「族裔經濟」和「文化經濟」的狀態;東南亞華人的再現策略則兼納雙方特性。簡言之,族裔飲食再現策略的差異,既展現於不同媒體脈絡,也涉及了性別和階級的邏輯,而不能單從族裔入手。關鍵字:再現、族群、族裔認同、東南亞飲食*本文修改前曾發表於「2008年文化研究會議」,文化大學,1月6日。感謝吳鄭重於會場上提出的評論意見,以及本刊評審的修改建議。本文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族裔經濟地景與移民飲食認同:台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餐廳研究」(NSC95-2412-H-128-010-MY2)的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Email:cherishu@ms32.hinet.net***作者為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Email:shenmoca@ms23.hinet.net本文收件日期為2009年05月29日,接受刊登日期為2009年08月12日研究紀要152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StrategiesofRepresentationforSouthernEastAsiaFoods:Exoticism,Multiculturalism,andSelf-otheringIdentificationChih-HungWANG,Meng-YingSHENAbstractFoodsandeatingarekeystothecomplicateconnectionsbetweenglobalizationandlocalization.Therepresentationsofforeignfoodsarenotonlyshapingimaginaryschemeforculturalinteraction,butalsosettingthecognitiveframeworkforsocialactions.ThisarticlediscussesthestrategiesofrepresentationofSouthernEastAsiafoodsonnewsreportsandbusinesscardsofrestaurants,andtherelationsbetweenrestaurantkeepers’ethnicidentitiesandstrategiesofrepresentation.Asfornewsreports,therearetwomainframeworks--culturalconsumption/culturaleconomyandmulticulturalism--forfoodsrelatedrepresentation.Asforbusinesscards,thereareevidentdifferencesinrepresentingstrategiesamongethnicgroups:localTaiwanesekeepers’businesscardstendtoadoptexoticismandfashionablestyles;SouthernEastAsiaimmigrant’sbusinesscardsemphasizingethniclanguageandfunctionalinformation,butwillalsoadopt“self-otheringidentification”strategiesaccordingtotheirdualpositioninginculturaleconomyandethniceconomy;andoverseasChinesekeepers’businesscardsshowinghybridstylesinaccordancewiththeirin-betweenposition.Theauthorsarguethatthedifferentstrategiesforethnicfoodsrepresentationsinvolvedifferentmediacontextsandclassandgenderrelationsratherthanethnicityonly.Keywords:representation,ethnicity,ethnicidentity,SouthernEastAsiafoods台灣東南亞學刊153一、東南亞飲食的再現策略(一)飲食實踐與族裔認同飲食行為是人類生存所繫,涉及身體機能所需營養的攝取。但是,食物和飲食行為遠不止於新陳代謝的維生,而是人類文化的象徵核心,是基本分類機制,也是據以劃分人我、團結我群的界線。我們選擇或習慣吃什麼食物,往往意味了我們是什麼人。食物自成一套意味豐富的語言,飲食實踐則是表情達意、塑造和協調身分認同,以及建構、維繫或改變社會關係的行動。1因此,跨界遷徙經常伴隨了飲食習慣和意義的混雜越界或重新劃界。飲食是探究移民和族裔課題的重要場域。2台灣有關東南亞移民和移工的研究,也看到了飲食的重要性,尤其是飲食與認同維繫、協商或抗拒的關聯。3林開忠討論了越南籍配偶在維繫族群認同邊界時,食物扮演的角色。他指出,食物和語言同為越南籍配偶最鮮明的「文化邊界標誌」(林開忠2006:73-74)。越南籍配偶的飲食,尤其是味道較重的調味料(魚露),常會遭夫家排斥。因此,自身家庭以外的越南小吃店,或另一位外籍配偶住家裡的同鄉聚餐,就成為需要家鄉味慰藉的外籍配偶去處(75-76)。林開忠也討論了越南配偶在家庭裡的飲食策略,不是學習模仿夫家口味,就是逐漸讓夫家習慣越南風味料理。他認為,飲食協商不僅展現越南配偶的能動性,並在混合和創造新食材或料理方式的過程中,產生了跨界交流(77-78)。張亭婷與張翰璧(2008)探討來自印尼的客家裔婚姻移民,如何在同1飲食的社會學與文化研究,近年很蓬勃。有關飲食研究之理論取向的概述,參見Mennell,MurcottandvanOtterloo(1992:6-19)、Lupton(1996:6-36)、BeardsworthandKeil(1997:57-70)、Ashleyetal.(2004:1-27)。2可以與本文參照的是,晚近台灣在多元族群論述及商品差異化策略下,「客家」和「原住民」等飲食之族裔色彩的塑造和再現成為一種經營策略。但這不僅是族裔文化的經濟化或商品化利用,也直接和間接強化了族裔意象,甚至是族裔認同。相關研究可參見曾麗芬(2002)、賴守誠(2006,2008)、葉秀燕(2009)。3有關飲食與(階級、族群、國族或性別)認同,尤其是跨界移動造成的飲食越界和混雜,以及這些飲食實踐與(尤其是族裔和國族)認同劃界的動態關聯,是當前飲食文化研究的重點之一,參見BelascoandScranton(2002)、Döringetal.(2003)、Scholliers(2001)、WuandCheung(2002)、WuandTan(2001)等。154東南亞飲食再現策略:異國時尚、多元文化與己異化認同屬客家族裔的夫家,以烹調為媒介而再生產和傳承了客家文化,並涉及家庭內部權力關係。她們指出,東南亞配偶的飲食習慣能否影響飲食決策,取決於「機會結構」,像是夫家對異國料理的看法、婚姻移民懷孕和生產時才具有飲食特權、家中親密關係等。不同的機會結構組成,令她們採用不同飲食策略。此外,婚姻移民帶入了新的飲食文化記憶,融合於夫家飲食習慣中,創造出新的客家飲食內涵和意義。然而,飲食文化傳承依然鑲嵌在性別分工和家庭權力關係中,例如:婆媳間的位階權力關係,以及以夫為主的男性邏輯(93)。東南亞移工方面,林津如(2000:121)指出,「食物與進食方式的支配」是外籍家務勞工和雇主爭奪自主權的競技場,家務移工被期待烹煮台菜,也有移工甚至因為不習慣台菜而長期挨餓。藍佩嘉(2002:194)則觀察到:「透過假日的飲食行為,外勞得以重建她們在工作中被抹煞的個人自主性,以及集體性的族群認同」。在族裔飲食實踐和身分認同定位裡,東南亞風味餐飲店是關鍵據點。邱琡雯(2007)稱這些餐飲店既是本地居民汙名化東南亞移民的「病理區」,也是越南籍配偶集結網絡的地點。王志弘(2006)則發現,桃園後火車站東南亞移工假日消費空間裡的家鄉味餐廳,不少是由東南亞裔配偶經營或掌廚。這些空間在食物口味、裝飾氣氛和顧客特質方面,都有濃厚家鄉風格與符號,對移工而言,確實是透過飲食消費的身體實踐,來鞏固族裔認同的所在。此外,邱琡雯(2005,2007)和王志弘(2006)都主張,家鄉飲食不僅是懷鄉念舊,也是東南亞籍配偶的謀生管道,還有提升其在夫家地位的效果。換言之,這裡的飲食實踐,不只涉及了文化認同,還是個經濟營生課題。王志弘(2008)曾以「族裔經濟」(ethniceconomy)和「文化經濟」(culturaleconomy)這兩個概念,嘗試掌握不同類型東南亞風味餐廳的特質:隨著餐飲店經營者的身分差異(台灣本地人、東南亞華人及東南亞裔配偶),其經營方針有偏向文化經濟邏輯或族裔經濟邏輯的區別。文化經濟論題涉及了當前資本積累的文化策略,族裔經濟概念則聚焦於少數族裔或移民於台灣東南亞學刊155主流經濟之外的謀生策略。4但是,文化經濟和族裔經濟其實往往相互重疊。例如:文化經濟可能採納族裔元素作為「商品差異化」策略。相對地,族裔經濟若標榜以其文化意義和族裔特質為謀生策略,也就進入了文化經濟範圍,或可稱為「族裔-文化經濟」(ethno-culturaleconomy)。(二)族裔再現:他者的媒體建構vs.族裔的自我呈現無論是歸屬於族裔經濟或文化經濟,東南亞飲食的實踐及其意義,都脫離不了各種再現(representation)的塑造或中介。再現並非獨立自存的符號世界或象徵宇宙,而是鑲嵌於再現之生產、交換和消費的關係及過程中,涉及了非論述、非符號的生活世界,以及物質性的現實運作。但是,社會世界透過再現的中介塑造,才呈現於我們面前;我們對世界的認識,離不開再現的作用。即使不採取極端的論述建構論立場,過度關注再現的構造和建構力量,我們也很難繼續抱持反映論式的透明語言觀,不去注意各種表意系統的中介。5意義的生產與傳遞、自我與群體認同、知識與技術,乃至於物質存在本身,都糾葛於再現中,使再現成為必須面對的「現實」,但即使再現,也並不等於或如實反映了物質現實本身。然而,再現不只是社會分析的向度,還有政治或策略性考量,因而有所謂的「再現政治」(politicsofrepresentation)。再現形構的選擇性呈現、類型化、簡化、固定化等,伴隨著規範、框限或促成的意圖,產生了遮掩、凸顯或自然化特定「真實」的效果,使再現成為社會群體間支配、協商和抗拒的權力運作場域,牽動了不同群體差異性的生命機會和生存資源的生產、分配及運用。相對地,對於再現的政治性分析,其目標也往往在於讓我們認識到再現與「真實」的差異,揭露再現的建構策略和權力效果,並予以「去自然化」。此外,再現乃透過各種媒體而塑造和傳遞,媒體的形式會深刻
本文标题:朹南亚饮食再现策略:异国时尚、多元文化与己异化认同_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80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