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
1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文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明确地界定课外阅读的定量指标。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扩大阅读量势在必行。但如果没有相应的督促和评价体系,提倡和要求最终成了空谈,语文教学还是难以走出画地为牢的局面。所谓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而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其途径的一种活动。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笔者根据自己课题组的课题研究,结合自己在课题研究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自己在课外阅读评价中的一些方法以及收到的一些成效,谈一谈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关键词课外阅读存在问题评价指标评价分值评价权重评价效能一、当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存在的一些通病。(一)、评价观念较为落后。首先是家长的观念。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书本上的知识都未吃透,还谈这些不务正业之事,实属多余。所以,自己的孩子在进行课外阅读时,视而不见,不予评价。有的家长则用客套话稍作点评。有的家长则认为自己的水平有限,无法评价。有一次,有位家长告诉我:“我经常督促孩子读书,只要她在看,我就觉得很好,就表扬她,只要她不在看书,我就会批评她……”后来我在和那位学生交谈时了解到:“我爸爸只要看到我在看书就表扬我,但我都是装模作样,看到爸爸走了,又去玩了……”看她说的很得意的样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其次是老师的观念。也是受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存在着较落后的观念。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教师评价一个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往往采用测试的手段。(二)评价的方式死板化。评价时,家长和老师都是注重学生读的量,认为只要孩子或学生读得多了,就是好。而没有追求质和量的结合,不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关注和考察。不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实施评价日常化,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评价学生。只是在学期的结束时进行一次终结性评价或形成性评价。(三)评价的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学校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制度多是奖惩性的。即学生做的好的进行表扬,做得不好或不够的进行批评教育。这样,既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在无形中抹杀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权利。特别是作为我们的学生,感觉有一种没有得到肯定的价值。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种现象呢?我认为首先要遵循几个原则。二、建立课外阅读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在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关系问题上,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在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从关注教师的教为主转变为以关注学生的学为主。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问题上,要重点关注对学生课外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我所教的是六年级语文,同时又是班主任。2在课题实施前,我就先从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下手。有的学生从小就比较喜欢读课外读物,有的一点都不喜欢;有些学生谈到课外知识讲得头头世道,有的却亚口无言。可以看出,无论从学生的兴趣还是现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此时是不可能笼统地评价的,只能是针对学生客观差异,有节有制地进行评价。(二)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使评价具有科学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要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要贯彻小学语文新教学大纲的精神,符合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要求。就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来说,该大纲修订时遵循了以下指导思想:第一,坚持“三个面向”;第二,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第四,强调学生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第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些指导思想体现在大纲的各部分内容中,我们在制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进行评价时都要认真领会这些思想,努力贯彻落实这些思想。其次,评价要适当注意灵活性。评价指标既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规律和教改的新要求,又要考虑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教师自身的实际水平,避免操之过急。同时,评价指标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不能过于繁琐。评价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课而异。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课内阅读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比如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时,不能单比时间,而是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又如,有的学生比较喜欢读科普类的,有的喜欢读动画类的,教师评价时就不能武断哪一类好,再如,对较差的学生,要多从该学生身上挖掘一些优点,建议方面的要求不宜过高;对较好的学生,则重点抓住自身的优点予以肯定,提建议时要求可高一些,促使各层次学生精益求精。如果评价时不注意评价的策略,则很难取得评价的实效。(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由于课外阅读牵涉的问题较多,且许多问题难以量化,因此课外阅读评价一般以抓住评价的主要指标进行定性评价为主。但如果在评价过程中适当结合定量分析,则更有利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说服力。课堂学评价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四)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外部机构、组织对学校的教学评价,重视领导、专家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重视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却比较忽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自我评价,才能使他们更深切地体验到课外阅读的成败得失,才能使他们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并做出主动的努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并重视自我评价的作用。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外阅读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五)重过程原则。从课外阅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淡化课外阅读结果的评价。如我们课题组在课题实施中,让学生制定读书计划、目标,做读书笔记、书签等,并对学生的行动及时作出点评。三、确定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一)确定评价指标。国内外关于课外阅读质量评价的各种指标体系差别较大,目前尚无通行的指标体系。从评价观念来看、国外的评价指标比较注重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而国内的指标则偏重于教师方面的要求。比如,米斯提出的终极评价指标有: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东西;正规的活动结束之后,学习是否继续进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经验所制定的目标或所期待的成果,实际上是否已得到满足;这一学习经验同学生所具有的其他学习经验之间是否具有不矛盾的连续系统的关系;通过课外阅读活动,是否看到了教师所期待的影响;同以往的做法相比,这项活动是否是低成本的;在活动中志愿参加的人数和水平,能否维持或提高。显然,这些评价指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学生的提高和发展方面。以下是我在实施过程中拟订的评价指标(1)能相信自己更好的控制住自己的课外阅读0123(2)能够现实地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0123(3)能够看到老师逼着看书与自己主动看书的区别0123(4)能够利用同伴作为课外阅读的帮助者、鼓励者,而不是任务的完成者0123(5)能够把课外阅读的需要转换为学习目标和行为,能识别并付诸实施0123(6)能够识别对自己有效的学习策略,并有充分的能力运用这些策略0123(7)能够在课外阅读中识别有助于自己的信息资源0123(8)能够搜集证据证明朝自己的目标前进0123(9)在没有外界诱导、干扰的压力下,能够推动自己想学的内容0123(10)能够灵活地改变自己的阅读速度0123(注:0=完全1=有时2=很少3=从不)这也是我对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一张问卷,当然问的形式有所不一。(二)确定指标分值和权重。在众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分值和权重的确定差异较大。有的评价表每项具体指标都分为A、B、C、D四等,然后再根据每项指标的等第,综合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等级。有的评价表将每项具体指标都赋予一定的分值,再将每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在有的评价表中,每项指标的分值相等(权重相同);在有的评价表中,每项指标的分值不等(权重不同)。根据上面的指标来看,我是选择了前者。因为课外阅读本身就是综合评价的一个过程,这些指标中,不能说哪一条占的权重要大,哪一条占的权重要小。但在同一指标中分为10、9、8、7四个分值,打分时可将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平衡,结合起来。(三)综合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包括总分、等级和综合评语三种形式。总分为各分级指标得分之和。等级可根据总分,参照习惯所用等级分值确定(比如90分以上为A级,80-89分为B级,60-79分为C级,60分以下为D级)。综合评语可根据各分级指标的达成情况,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等进行分析、评价。综合评语要体现激励性。4如我对班里的一位男生的课外阅读是这样评价的:各分级指标分别为0、1、0、1、0、2、1、1、1、0,那么该学生的总分为93分,可以评定为A级。对他的综合评语是:你已经学会了自己的课外阅读,而且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老师希望你不要停止脚步,继续勇往直前,去攀登知识的顶峰。四、培养课外阅读能力的效能。(一)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那么,什么是“语感”?洪镇涛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如何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要教会学生读书的艺术:(1)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浏览许多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2)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读书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以健康和活力。一年多时间来,我班学生在课堂上的语感训练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观。(二)迁移外化。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时学过的语言材料,掌握程度基本停滞在“理解”这一学习水平上,很难自动上升为“运用”这一学习水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积累再丰富,如不能灵活运用,也不能转化为能力。迁移是原有知识、技能、活动对新的知识、技能、活动的影响作用。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老师适当指导学生做一些迁移性练习。在课外阅读中,结合课内训练,把课外学到的知识引用到课内。例如,我班学生都看过四大名著,而且都或多或少了解《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那在学“三顾茅庐”这一课时学生就马上把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引用上去了。可见,学生对课外阅读中的知识已经学会了迁移和外化。应该来说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深化,从而能强化阅读的效果。(三)培养兴趣。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某些潜在能力的发展,是成才的起点和一生事业的出发点。在每周五的小结上,班里的学生总是围绕着我,不是问有关书的知识,就是问如何读哪一类的书籍,有的还夸夸其谈,神情特自在。来自课外阅读的种种反馈信息,可以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因为学生的学习
本文标题: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