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浅谈新课标下游戏化拼音教学的误区及策略
快乐?实效?——浅谈新课标下游戏化拼音教学的误区及策略内容提要:无论课程怎样改革,“实效”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目标,它是教学的生命之源,没有增量的教学即使像花瓶一样华美,终是没有生命力的。“快乐”是教学的调味品,它就像发酵粉一样能让学生的情绪膨胀,使课堂学习充满活力,促进“实效”生成。但只有当“实效”与“快乐”有效结合的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它的完美与高效。关键词:快乐实效新课标一、从课例看游戏化拼音教学前些天,听了两堂拼音教学的活动课,形式新颖活泼,很有借鉴和探讨的地方,下面就这两堂课为例,来谈谈本人对游戏化拼音教学的一些感悟与反思。课例1:《趣游动物王国》教学片段一、激趣导入师: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个奇妙的动物王国,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众生齐说:想)一路上有许多困难,你们怕不怕?(学生纷纷说:不怕!)二、过草地师:出示图片1,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一棵小树,长满了绿绿的叶子。生:我看到了一棵小树的下面,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有许多蝴蝶在飞来飞去。师:“五颜六色”这个词用得好!生:我还看到了天上有两只鸟在飞来飞去。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小鸟告诉我们,只要会玩“找朋友”的游戏,它就帮我们走过这片草地,大家会玩吗?(生做“找朋友”的游戏,游戏中复习了六个单韵母aoeiuü的四声)师:大家玩得真好,现在可以过草地啦!我们可以学兔子跳跳,也可以学乌龟爬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老师带领孩子们走出座位,模仿小动物过草地。)三、爬高山师:出示图片2,你又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一座山。生:我看到了一座很高很高的山。师:是啊,这么高的山怎么过去呢?生:用梯子爬上去。生:用绳子绑住上面,拉上去。生:坐飞机上去。师:瞧,谁来了?(出示:小狗)小狗说只要我们帮它送几封信,它就帮我们过高山。(学生活动玩“送信”的游戏,复习声母zzhcchsshr)师:现在我们可以爬山了,山很高,爬的过程中,大家要互相帮助,相互拉一把!(在欢快的音乐中,教师带领学生走出座位,学小动物一起爬高山。)四、穿森林五、渡瀑布(这两大环节与前两环节教学设计相似,略)六、来到动物王国师:出示图片5,小朋友们,通过一路的艰辛,我们终于来到了动物王国,你想说什么?请你用上:我看到了(谁在干什么?)的句子说,先自己准备一下。(学生自由准备)生:我看到豹子在跑步。生:我看到兔子在抓蝴蝶,我还看到一头牛在睡觉。师:你能用上“还看到”把两种动物都讲出来真不错。生:我看到老虎在伸懒腰,小鸟在空中跳舞,兔子在和蝴蝶玩耍。师:你真能干,能说那么多。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做做儿歌操。(学生一起边背诵儿歌,边跟老师一起表演。)课例2: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拼音教学《复习二》。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你喜欢孙悟空吗?(生齐答:喜欢)为什么?生:因为孙悟空有七十二变。生:孙悟空有火眼金睛和金箍棒,能把妖魔鬼怪全都打败。生: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二、西瓜地认读拼音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孙悟空,先到西瓜地里瞧一瞧。(出示图片:西瓜地里躺着六个西瓜,每个西瓜上都有拼音,内容选自复习二中的“我会读”。)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每个西瓜上都有拼音。师:是啊,这些拼音你都会读吗?自己先试一试。(学生自由读拼音)师:这么多双眼睛发现了一个问题,谁来说一说。生:我发现suō和shuō很难读。师:是啊,着确实是个难题,谁能来读一读?(指两名学生读)师:读得不错,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你还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他们的声母不一样?师:你真会观察,请你来读一读。(指生读)大家一起读。(齐读)男女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男女生比赛读)三、爬山坡读拼音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现在孙悟空要带我们去爬山。请大家先打开书本25页的“读读连连”自己先自由读一读。(学生自由读拼音)师:出示画面(一座高山拼音组成的石阶向上延伸)哪位小朋友最勇敢,先来爬山。(指生读拼音爬山坡)这位小朋友真能干,谁还想来试一试?(在指生读)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生齐读拼音)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下面我们要来点更难的,(出示:双组拼音爬山坡)男女生比一比看谁爬得快,爬得稳。(男女生比赛读)师:小朋友爬了那么高的山坡一定累了吧,我们来放松一下。四、表演课间操小朋友们一起表演儿歌《孙悟空》五、摘桃子认读生字师:走累了,唱乏了,让我们一起去花果山摘桃子吧!(出示:结满了桃子的桃树,每一个桃子上都有一个字)师:多好的桃子啊,谁能将桃子上的字大声的念正确,并能给它找个朋友,就能摘到这又红又大的桃子了?(游戏摘桃子)生:我来摘,我来摘,(到黑板前摘到一颗桃子)弟,弟弟。师:你能用“弟弟”说句话吗?生: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弟弟。师:“可爱”这个词用的好!生:我来摘,我来摘,乐,快乐。师:你也能学他的样子来说句话吗?生:我有一个快乐的哥哥。师:我真羡慕你!……(教师请11位学生摘走了桃子,没有摘到桃子的学生有些泄气了。)六、拍照片,拓展识字师:孙悟空说我给大家拍张免费照片吧!(大屏出示:班中学生的姓名)你认识哪些?(学生自由认读—指生认读)师:你是怎么认识的?生:我妈妈教的。生:我看到过他的本子,知道这是他的名字。师:是啊,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就能学到许多知识。二、课例中蕴含的理念哪个孩子不好动?哪个孩子不爱玩?一年级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表现,有意注意时间短,仍然保留着学前儿童具有的对游戏的兴趣。只有在游戏的时候,他们才感受自己是自由的、放松的、不受约束的,是自主的人,有用的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儿童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新课标倡导在教学中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法,寓拼音教学于儿歌、故事、音乐、游戏之中,让儿童在欢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一个多月的课堂教学证明,形式多样的游戏化拼音教学的确给一年级的语文课堂增添了不少的活力,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中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些都是循规蹈矩的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正如以上两堂课中所展示的,虽然老师上的都是一些内容枯燥的复习课,但正因为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过草地”、“爬高山”、“游瓜地”、“摘桃子”等各种形式的游戏,孩子们不仅没有感到厌烦,反而都争着参与到老师设计的课堂游戏之中,乐此不疲,游戏让孩子们的情绪始终保持兴奋状态。三、从课例反思游戏化拼音教学、游戏使课堂变得丰富而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但是在热闹之后,我们也觉察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这两堂拼音活动课,以及一个月来本人在拼音教学中实践摸索,谈谈现今游戏化拼音教学的几个误区。误区一:为展示而游戏,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新课标倡导拼音教学活动化游戏化,主要是想通过游戏、活动、儿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玩得有价值,学得有乐趣。但在实验教材试行的一个月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误区,有的教师在开设游戏化拼音教学的过程中,太注重游戏的形式,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如课例1(《趣游拼音王国》)中,教师在课堂中设计了4组活动环节:过草地、爬高山、穿森林和游瀑布,应该说这种将多种游戏集中在一个主题下的教学设计非常好,可以使整节课成为一个有序而紧凑的整体。只是在每一组活动中设计了太多形式相似、效果层次不明显的的游戏,其中“找朋友”和“送信”两个游戏,虽然使整堂课看来热热闹闹,但只是复习了学生已有的一些知识,并没有新知识新能力的培养,放在这儿就成了两个纯粹的摆设,体现不出任何教学的增量。像这样摆设性的设计还有很多,如每个环节结束时,教师都要组织学生学小动物跳跳,也就是说学生在整堂课中学小动物跳,就跳了四次,试想一堂35分钟的课,学生每一次离开座位活动至少也要一分钟,这样就将宝贵的4分钟跳没了,而这种过于频繁的律动对孩子的拼音学习终究有多少实质性的价值提升,却是令人怀疑的。甚至我们发现,在每一次活动结束之后,学生都难以一下子回到学习情景中来,当老师布置新的学习任务时,有的孩子还沉浸在刚才的激动中,影响了后面的学习情绪。所以仅以游戏为主,并不是我们游戏化拼音教学的目的,只有摆正游戏和教学的真正关系,我们才能让课堂既快乐又有实效。误区二:游戏开展过程中学生的训练面过窄,起不到教育全体的作用,甚至还打击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课例2中这位老师设计了摘桃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组词、造句,应该说这个环节设计的很不错,组词和说句子留给了学生思考的难度,为孩子创造了展示自己的空间,体现了游戏教学的增量。只是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果园里的12只桃子只受益了部分学生,还有部分屡次将小手高高举起,却又屡次不被老师看中的学生,在“饱经挫折”之后就变得“一蹶不振”,有的甚至一个劲地埋怨老师偏心,从而影响了后面的学习情绪。新课程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课程内容无法理解,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这样学生才学得有效而有趣。我们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全体孩子,让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误区三:游戏活动贯穿课堂,还拿什么时间来给孩子读书写字?自从游戏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孩子们每天上语文课就像过节一样,不用捧书,不用动笔,只要小嘴张张,小手小脚动动,就可以学拼音,学语文了。如上面两个课例,除了课例2中老师安排了一分钟学生自学读书的时间,其他时候学生和老师都在看课件、做游戏,课本和作业本好象一下子被遗忘了。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书声朗朗成了早自修才有的景象,动笔写字变成了学生的课后练笔。新课程观认为,语文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文本不断地接触、碰撞和交流,从而实现情感体验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提高。而语文能力又包括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试想一个从来不在课堂上读书写字的人,如何能将书读好,把字写好,将语文学好。所以无论课程怎样改革,无论拼音教学怎样开展游戏活动,一些最基本的能力还是要培养的,我们必须确保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和写字的时间。四、课例提供的行动策略1、加强一线教师间教学经验和教学反思的讨论,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和规范。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但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转化过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的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接受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只有新课改的师资通识培训和新课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当前许多教师在尝试的游戏化拼音教学,确实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收集形式多样拼音游戏,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困惑,如何更好的利用游戏为教学服务,如何恰当地把握好教学中游戏化、活动化的度……这些困惑教师个人往往难以解决,如果学校和教育部门能定期的组织教师进行开课、研讨,在教师间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这样对于游戏和教学的关系我们会看得更透彻,我们的教师新课标下会成长的更快,我们的教学行为也会更有效,更有的放矢。在我们学校,一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已经开始尝试集体备课,一位老师一学期负责精心打造9至10堂课,每篇教案上除了要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还要留出修改方案和教学反思两处空白,每星期一放学后,我们就集中在一起,对上星期的课进行集中反馈,并对这星期要上的课进行讨论和研究,然后在修改方案栏,对有关环节进行修改调整,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保证了教学质量,教师们还在相互的交流探讨中,取长补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水平。2、跟据教学需要,大胆地重组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媒介,一个有水平的教师不会按部就班,他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需要,重组教材,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状态。如以上两则课例
本文标题:浅谈新课标下游戏化拼音教学的误区及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