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海信集团共用品牌战略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海信集团共用品牌战略研究姓名:龚玉图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指导教师:周煊20070401海信集团共用品牌战略研究作者:龚玉图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相似文献(8条)1.期刊论文单雷海信集团跨国投资模式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16)全球化的到来和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导致本土的知名企业走出国门,从事跨国经营活动.本文通过对海信集团的跨国经营案例进行分析,得出其当前的跨国投资模式,并进行评价.然后,本文阐述了海信跨国投资模式的启示意叉,希望中国其他家电企业能有所借鉴.2.期刊论文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产权制度决定谁能笑到最后-家用电器科技2001,(1)在离开母校18年之后,43岁的周厚健再一次走进了山东大学宽敞明亮的教室。半年前,这个被母校引为自豪的学生考取了上海同济大学技术经济学方向的博士生,基础课则在山大借读。现在,周厚健对国企、对家电业、对海信已经有了一番别样的理解。记者:作为一家大型国有独资企业的董事长,您一直在力促海信的改革与改制。今天是12月10日,已经临近岁末了,您可否盘点一下今年国企的变化?周厚健:我认为2000年国企有两大变化:一是脱困,二是改制。春兰将15亿的“红包”送给员工,国有企业的改制获得了重大突破。国有企业靠政策、靠管理可以解困,但长远发展仅靠管理不行,要靠根本上的改革。脱困,给国企创造了生存的经济条件和时间机遇,但能不能在节骨眼上着眼于制度层面的突破则是国企发展的根本因素。现在国内家电巨头之间的生存竞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杀伐,而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看谁先解决了产权,谁先放开了手脚,谁先进入了战略竞争阶段。记者:国企改革,特别是竞争激烈的家电企业的改革和改制最敏感,影响也最大,这是为什么?况且,由于地方政府改革的意识与进度不一样,国内家电业在机制以及产权体制的改革进程上也不一致。3.期刊论文王洋海纳百川信诚无限海信一艘雄伟的战舰-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9)在日前结束的2006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中,海信集团成为唯一获奖的家电企业,捧得象征最佳雇主形象的小金人.4.期刊论文王建清海信科龙蜜月之后-经营管理者2006,(1)2005年7月29日,顾雏军等首批格林柯尔系核心高管被公安机关采取人身强制措施.此后,又在8月初增加了张宏等人.2005年9月2日,佛山市公安局对科龙电器前董事长顾雏军、执行董事严友松、张宏及原管理人员姜源、晏果如、刘科、刘义忠等执行逮捕.2005年9月15日,科龙电器被海信空调收购,科龙电器顾雏军时代彻底结束.科龙是中国最优秀的家电企业之一.海信集团通过海信空调收购科龙而走上这个T型台来,解决顾雏军时代所遗留的问题,恢复企业的生产和信誉,重建科龙的市场地位,实现科龙与海信的互补与整合成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5.学位论文王林建海信电视机营销渠道冲突研究——家电连锁崛起背景的分析2005本文重点研究的是海信彩电营销渠道中的冲突问题,也能为家电行业中其它种类产品处理与家电专业连锁零售业之间的关系时提供借鉴,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意义所在。通过对彩电行业竞争状况、发展趋势的分析和对家电专业连锁零售业的分析,结合海信集团自身的情况和市场营销管理中有关渠道方面的理论,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本文的贡献在于,在选题上紧密联系实际,,用现代营销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来研究和分析海信电视机营销渠道中的冲突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对实际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6.期刊论文马传栋将青岛建设成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化大城市-东岳论丛2005,26(1)青岛市要建成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城市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化大城市,必须建设青岛市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产业结构体系.青岛市要进一步促进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特大型信息家电企业的发展,真正把青岛建成世界级的信息家电制造业基地.要利用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一系列条件,大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到青岛投资建企业和科技开发中心,并吸引更多的世界大银行和保险机构到青岛设立分支机构;要充分发挥亿吨级青岛港的物流作用,建立山东省和黄河流域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真正把青岛建设成为信息、家电、石油化工、造船、海洋产业、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基地.7.期刊论文封红雨.刘志旭.刘庆江.宋全敬大型家电企业集团成员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研究-管理观察2009,(28)简要描述了大型家电企业集团的技术创新工作特点,针对其成员企业的共性和个性,通过访谈提出初步的技术创新指标体系,对具体指标的设定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多次论证,最终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得出最终的指标体系,作为集团对其成员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进行评价的依据.8.学位论文周鼎产品识别设计规律的分析研究及其在海信平板电视设计中的应用2009产品识别设计研究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社会正逐渐向信息社会转变,工业设计的领域从观念到内容都发生了长远且深刻的变化:以往实体工业产品的设计范畴正向市场、品牌、营销、策略、管理、企业形象等更广阔的范畴扩展,涉及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同时,作为企业最有效的竞争手段,策略性的系统设计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密切关注,并被提升到了无与伦比的战略高度。当设计师从产品识别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工业设计时,便不会停留在一般的使用功能或形态语义上,取而代之的是尝试超越产品实体自身的概念,并综合产品形象的传达影响因素、设计的策略、品牌的关联和设计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产品识别设计是一个崭新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既富有现实意义,又极具挑战性。这种挑战就是当今的设计师如何解决“品牌经济”时代的问题,即在全球性竞争的背景下,如何综合各种因素,运用产品识别设计手段,选择并延续合适的产品形象语言,以此来增强产品、品牌、企业的竞争力。产品识别设计的研究,首先在欧美的国际性领先企业如奔驰、飞利浦、西门子等中开始,它们通过对产品识别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已形成各自的产品特色和市场影响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引起企业界的纷纷效仿。产品识别设计的实质在于“为品牌而设计”,因此,产品识别设计的研究绝对不可以脱离品牌自身的发展阶段。追随一个品牌的成长轨迹,产品识别设计的发展也将经历初级阶段的起步和高级阶段的发展。针对初级阶段的产品识别设计研究将对大量新兴的中国家电企业--例如海信集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核心内容在于依靠认知心理学、产品语义学等学科,分析并解决产品识别中的“个体效应”与“群体效应”。产品识别的“个体效应”是指使品牌个体产品的形象体现品牌概念定位,产品识别的“群体效应”是指使系列产品之间的形象彼此关联。消费者对“个体效应”的感知规律具有三个层面:视觉生理上的本能反应、视觉心理上的综合反应和社会心理上的综合反应。设计师只有明晰了这种感知规律,才能从线性设计、色彩设计、材质应用三个方面来掌握“个体效应”的普遍设计规律。品牌产品线的延伸是研究“群体效应”的切入点,感知阈限是完成“群体效应”的保障。消费者对“群体效应”的感知规律具有两个层面:视觉心理上的综合反应和社会心理上的综合反应。设计师只有明晰了这种感知规律,才能从两个层面的线性设计、商标与标志性设计元素的传承两个方面来掌握“群体效应”的普遍设计规律。只有当两种设计效应被消费者清晰的感知,品牌的产品识别设计战略才得以实现。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dbde3a2b-516f-4deb-a10d-9e2400e41d11下载时间:2010年11月4日
本文标题:海信集团共用品牌战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1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