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读教材·预习新知]第1课蒙昧中的觉醒一、智者的启蒙1.背景(1)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发展、平民地位提高。(2)希腊个人主义的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3)雅典发展到顶峰时代。工商业民主政治2.性质是一场反对旧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3.言论特点(1)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2)注重。(3)怀疑神灵,否认。4.代表人物,其思想核心是“人是万物的尺度”。5.影响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智者运动因此被认为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主观主义实利绝对权威普罗塔戈拉二、苏格拉底的智慧1.思想主张(1)提出“”,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2)强调人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倡导“”。2.历史影响第一次在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哲学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代表人物创始人是芝诺,罗马的法学家及哲学家塞内卡是其代表人物。2.思想主张(1)逻各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2)“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3.历史影响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西赛罗[巧设计·深化思维]1.希腊人文精神的发展2.怎样看待“人是万物的尺度”?(1)积极: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勇敢探索、敢于否定传统的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2)局限: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3.普罗塔格拉与古希腊人崇拜、敬畏神的意识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区别: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的研究上。意义: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的权威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和解放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4.苏格拉底并不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其目的在于要求人们在重视道德的修养中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他不仅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而且对这一观点进行完善和发展,进一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5.人文精神(1)它是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文艺复兴”时期发扬光大,也称人文主义。(2)人文精神的含义是充分肯定人的意义、人的价值,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第一是人性,就是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尊严。第二是理性,就是人的大脑对真理的思考和人们对真理的追求。第三是超越性,即对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的精神追求。主题(一)人文主义的起源[史料实证]材料(1)图一和图二体现了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2)观察图三,支撑“苏格拉底坚定地面对死亡”的精神是什么?(3)联系“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精神的贡献。提示:(1)文化特征:浓厚的神学色彩和人文主义精神。(2)支撑他的是捍卫人的理性尊严和思想自由的精神。(3)“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以人为衡量万物的标准,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苏格拉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出“认识你自己”,认为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产生尊严。[系统认知]人文精神的起源在普罗塔戈拉、苏格拉底、斯多亚学派的芝诺等人思想中的体现(1)普罗塔戈拉首次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人文精神的起源。(2)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教导人们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是人文精神在古代的发展。(3)斯多亚学派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人生而平等”的观点,天赋人权,没有贵贱等级之别,西方古代人文精神达到了高峰。[针对训练]1.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创造了万物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D.人的价值解析:“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指人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衡量一切的尺度,即肯定人的价值。故选D。智者学派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非人与自然界的关系,A项错误;B、C两项夸大了人的作用。答案:D主题(二)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史料实证]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格拉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苏格拉底(1)根据材料一,归纳普罗塔戈拉对神的态度。由此,他提出了何种观点。(2)统合上述材料说明与普罗泰格拉相比,苏格拉底的思想有何发展?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提示:(1)材料二显示,普罗泰格拉对神提出质疑,也由此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从而肯定人的价值,否定了神的权威,体现了西方人文主义的本质。(2)发展:尊崇理性,美德即知识。社会背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过分强调人的作用;雅典民主政治过于泛滥,面临危机。[系统认知]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异政治观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道德观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美德即知识”哲学观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确立“理性”的至高无上同都把人以及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转向人本,否认绝对权威[针对训练]2.关于什么是幸福,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曾总结过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________;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横线处应填()A.民主与科学B.权力与金钱C.智慧和德行D.法律与信仰解析:本题考查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重视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说明古希腊哲学家重视人的智慧和德行,故选C。答案:C[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古代雅典的人文思想1.(2017·全国卷Ⅰ)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解析:古希腊的神话是一种传统文化。在古希腊的神话中,诸神具有人的一些特征,意味着蕴含人文思想,说明了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中,B项正确。神话传说不等于宗教信仰,A项错误,排除;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占据主导地位,C项错误,排除;题干材料并未体现神话影响的削弱,D项错误,排除。答案:B2.智者运动是古希腊史上颇具影响的一股思潮,马克思·韦伯认为智者运动是“哲学的突破”。这里的“哲学的突破”表现在()A.对物质世界的探索B.对道德观念的重视C.对人类自身的探索D.对天赋人权的论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符合智者运动的史实,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观念,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从之前研究神、自然界转向研究人,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论证了天赋人权理论,故D项错误。答案:C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希腊诸神雕塑材料二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亚里士多德材料三至于神,我既不知道它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塔戈拉(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古希腊人的什么自然观?(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怎样认识事物?(3)普罗塔戈拉的主张与材料一的区别是什么?(4)材料二、三的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第(1)问,要注意观察图片信息。第(2)问,从“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入手分析。第(3)问,要把握材料二、三的基本内容并提炼其观点。第(4)问,据材料二、三与材料一对比分析其影响。答案:(1)反映了古希腊人对神的敬畏与崇拜,而且将神人格化。(2)应该靠智慧(即思考)而不单靠感觉认识事物。(3)对神提出质疑,而且将精力投入到对人与社会的研究中。(4)这些思想挑战了神学的统治地位,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题组二苏格拉底的思想4.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这则故事反映了苏格拉底()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C.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D.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解析:材料没有直接告诉“什么是爱情”的答案,而是在实践中自我反思与认识,故B项正确。答案:B5.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A.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B.否定理性的价值C.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D.主张美德即知识解析:关注自然界不符合材料中“不能求诸自然外界”,故A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否定理性,故B项错误;据材料“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可知苏格拉底主张通过认识自我去追求真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美德,故D项错误。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认为“美德”和“善”可以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无知的人是不道德的、可耻的。人们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获取知识,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世界古代史》材料二苏格拉底在70岁的时候,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本来只要苏格拉底认一下错,略表一点妥协,他完全可以避免死刑,但苏格拉底自愿选择死!(1)依据材料一说明,苏格拉底心目中完美的“人”具有怎样的特征?(2)材料二中苏格拉底的行为反映了哪些信息?简要说明其时代背景。(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当怎样评价苏格拉底?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无知的人是不道德的”等信息,从道德和学识等方面进行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联系材料二中“自愿选择死”等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第(3)问,应结合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言行,从历史地位、哲学贡献等角度进行说明。答案:(1)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等。(2)信息:苏格拉底尊崇城邦法律;捍卫思想自由;重视人格尊严。背景:雅典政局的变化;智者运动的兴起。(3)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关注人的价值和道德,强调人类的理性,敢于为真理与自由而献身,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1课 蒙昧中的觉醒课件 人民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4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