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深刻理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并对人类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影响。2.探究水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历史观和历史态度;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情翱翔。梳理点拨巧记课前自学基础梳理一、交通工具的更新1.特点(1)更迭快①轿子、马车等逐渐被人力车、自行车、汽车所取代。②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日趋重要。(2)不平衡:交通工具的更新在____________比较显著。城市2.人力牵引(1)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数量众多。(2)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_______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主要的代步工具。自行车3.机械牵引(1)轮船:在洋务运动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2)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公路交通进入一个新时期。2006年,____________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上海轮船招商局青藏(3)电车: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____________建成。(4)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____________运行。(5)地铁:1969年____________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天津公共汽车北京(6)磁悬浮列车:2003年____________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7)飞机: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飞机运营。4.现代交通的发展特点(1)发展快速: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2)层次多样:传统的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上海【易错提醒】近代中国修建铁路的作用与今天不同,近代铁路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修建的,所以是以损害国家主权为代价的,是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主要手段之一,其结果给中国带来更大的灾难。中国近代铁路缓慢发展的原因(1)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制。国内政局不稳,军阀混战。(2)国内顽固势力的反对。(3)传统守旧的观念和思想的阻碍。(4)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缺少资金、技术,重工业发展缓慢。(5)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事业(1)背景: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中国还处于依靠________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2)历程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②1896年,“____________”正式成立,邮传脱离海关,通信范围囊括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____________。驿站大清邮政局中华邮政2.电信事业(1)有线电报①开端:1877年,丁日昌在____________架设电报线。②发展:中国电报线路遍及18个省,加强了中央与边疆之间以及各大城市之间的联系。(2)无线电报①创设:1906年。②发展:1932年底,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台湾(3)电话①开端:1882年,传入中国。②发展: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成立,邮政和电信合一。③地位:目前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位。邮电部3.交通、通信工具进步的影响(1)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易错提醒】近代中国的邮电通信设施最初是由外国人控制而非中国清政府管理。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邮电事业蓬勃发展,冲击了中国。鸦片战争以后,列强擅自在租界内设立邮政业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才加快通信建设的步伐,1866年由海关试办邮政。全面认识列强在中国开办近代通信事业(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通信方式的近代化,对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以及与国际社会接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从主观上讲,列强活动的目的是便于在华获取最大限度的利益,本质上是一种侵略活动。(3)邮政通信事业事关国家机密和主权,列强的活动也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威胁到中国的安全。【轻巧识记】(1)交通与通信的变化(2)运用图示法理解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信事业发展的因素(3)通信工具进步的“一、二、三”一个冲击:西方三次工业革命。两个特点:半殖民地性、发展不平衡性。三种通讯方式:电报、电话和互联网。1.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速度加快,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2.现代化邮政的建成和电话、电报等新式高效通信工具的广泛使用,是近代百年中国通信手段发生巨大变化的集中表现。3.近代以来,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探究突破升华互动探究重难突破要点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史料探究]材料一: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守旧人士认为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因而加以反对,人们不得不把机器动力改成用驴马来拖车。材料二:1880年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商务、矿物、厘梢、行旅者,不可肆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有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舍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摘编自《清史稿·交通志》材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貌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目的是什么?守旧人士反对使用机器动力的理由是什么?学生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目的:解决煤炭运输问题。理由: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2)材料二中刘铭传主张兴建铁路的理由有哪些?学生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国防;有利于减少军费的开支;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学生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①活跃了闭塞地区的经济;推动了商业城镇的发展。②带动了与铁路有关的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知识、信息的流通传播。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④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及其从业人员的生活。⑤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负面影响。[史论升华]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列强侵华的需要。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建设。(2)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3)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交通业的发展。(4)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2.影响(1)积极影响①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②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了人们的眼界。③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快了生活的节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消极影响①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负面影响。②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便利了外国的经济、政治侵略。一、学习思考(教材P70)提示: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通信件、电子信件等。二、自我测评(教材P70)1.提示:发展过程:交通工具经历了由人力、畜力牵引到机械动力牵引的发展过程,通信工具经历了由有线方式到无线方式的发展过程。影响:通过不断地更新发展,人与人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不断拉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2.提示:在交通工具方面,中西部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通配套基础设施上,带来的后果就是交通工具的数量与质量存在很大差距。许多地区仍然使用由人力、畜力牵引的交通工具。在通信工具方面,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同步的情况,主要体现在线网的架设、通信工具的数量上。由于许多地区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线网很难通入,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通信工具的数量少。而东部由于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无论在线网的涵盖区域还是通信工具数量的百人拥有数上都处于绝对优势。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71)提示:沈葆桢在外人铺设铁路的问题上持反对的态度,他的理由有:铺设铁路会“占人田业”“毁人庐墓”、破坏风水,同时又会扰民,引起大规模的民众反抗运动,影响到自身的统治。评价: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看,沈葆桢的态度是不正确的,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但是符合其阶级立场。对于官员来说,西方机器的引进必然破坏社会结构,造成人口的自由流动,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自身的统治,这是最根本的因素。西方技术的传入,不会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当它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以后,必将势不可挡,进而更加加速社会的变动。后来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对点反馈巩固对点检测当堂反馈对点1交通工具的更新1.(2018·吉林长春质检)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次)。数据的变化说明()年份人力车马车轿子马脚踏车机器脚踏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68945449110000019261460000034591943764172922A.等级观念的根本变化B.生活方式普遍西化C.交通工具的进步显著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涉及的交通工具信息的准确解读。依据材料数据信息显示,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增长幅度较大,据此可知C项正确;A项“根本”有夸大其词的嫌疑,故排除;依据材料数据信息显示,人力车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故选C。答案:C2.如图反映的是中西方交通技术在中国的碰撞。造成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发展缓慢的根源是()A.政治腐败B.外国势力入侵C.社会性质D.落后的思想文化解析: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政府腐败落后,没有自主权,不能自主发展,因此形成多种交通工具并存的局面。故选C项。答案:C3.(2018·福建上杭一中期中)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旨体现的就是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D项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国人物质生活水平,排除A;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提及“西方工业品的输入”,排除C。故选D。答案:D对点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4.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49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