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2.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悠久文明的热爱之情。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阶段(1)时间、地点: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3)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的初步形成。(4)特点:禹之前的政治权力交接通常以的方式实现。文字禅让礼制2.夏朝政治形式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的制度由此开始。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3.商朝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为纽带,实行宗法制。(2)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进行决策。家天下占卜血缘关系宗族关系传子[概念阐释]1.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是经过集体协商和民主选举产生的,这种方式叫禅让制。2.“家天下”: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世代相袭。也可以理解为帝王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二、西周分封制1.前提:牧野之战后,灭商,建立西周。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3.内容(1)分封对象:子弟、和先代贵族等。(2)诸侯权力:在封国内享有。(3)诸侯义务:对周天子定期并提供和力役。周武王军赋朝贡世袭统治权功臣4.影响(1)积极方面: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西周的疆域。(2)消极方面: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三、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2.内容(1)周天子以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血缘宗族嫡长子(2)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3)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大宗和小宗的关系。(4)大宗可以约束和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卿大夫3.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等级高低;族权和政权相结合。4.影响(1)对西周:形成“周天子——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2)对后世: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观念。诸侯合作探究攻重难西周分封制1.分封制的特点史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①,姬姓②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荀子·儒效》[解读]①指西周完成统一,封邦建诸侯国。②指西周王族。[思考]根据史料,指出西周分封制的主体主要是哪一部分人。【提示】以同姓王族为主体,占据中原富庶地区。2.分封制内容史料天子适诸侯,曰巡狩③;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④……——《孟子·梁惠王下》[解读]③指周天子具有巡视监管受封诸侯的权力。④指受封诸侯对周天子的朝觐述职义务。[思考]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受封诸侯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提示】诸侯要向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3.分封制的瓦解史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⑤,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⑥。[解读]⑤指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周王室衰微。⑥指诸侯国强大,成为地方割据势力。[思考]史料中平王东迁洛邑后出现了怎样的历史局面?实质是什么?【提示】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历史局面;实质反映了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分封制的特点及积极作用1.特点(1)分封的对象具有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室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先代帝王后裔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等。(2)等级森严、层层封授。①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形成贵族统治阶层内部森严的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②周天子分封诸侯后,诸侯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对士进行再分封。(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周天子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有条件地封授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尽义务。(4)诸侯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任命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2.积极作用(1)它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身统治有机结合起来,使周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2)它调解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周王室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使周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改变了夏商时代国王为诸侯之长的状况。(3)分封制促进了诸侯国势力的迅速发展,统一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这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基础。(4)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进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对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行兼并战争,为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宗法制的原则、特点史料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解读]①指奴隶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后世封建社会中的皇帝也称“天子”。②指除了天子嫡长子永远是大宗外,其他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思考]根据史料指出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归纳宗法制的主要特点。【提示】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主要特点: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等级森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2.宗法制的影响史料一(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庭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③。——选自张荫麟《中国史纲》史料二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④……”——《红楼梦》第九十回[解读]③说明西周国家权力与家庭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政治结构。④强调宗族内与宗族外内外有别,远近亲疏不同。[思考]根据史料一、二,分析说明宗法制的影响。【提示】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西周政治结构;宗法制观念深刻影响了后世。宗法制的深远影响1.当时影响(1)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2)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起封建等级政治结构。2.现世影响(1)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2)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一、古代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家国同构”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2.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二、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其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3.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4.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既无法垂直管理地方,也无法对地方诸侯进行任免。[课堂小结]时空坐标[课堂小结]答题术语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是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2.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课堂小结]答题术语3.分封制和宗法制适应了西周统治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堂达标固双基1.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实行了禅让制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D.确立了皇帝制C[启杀死欲夺王位的部落首领伯益,顺利继承王位,从此父亡子继的“家天下”制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贤的“公天下”制度,王位世袭制正式取代禅让制,故C项正确。]2.“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C[从题干材料“周之臣子”“鲁、卫、晋、齐”可知描述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C项。]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B[根据题干“立子立嫡之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B项。]4.先秦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信仰神灵,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是上天安排的,以得到民心。这说明夏商周时期()A.统治较为稳定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政权更迭频繁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B[统治较为稳定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而统治者为巩固王权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是上天安排的,以得到民心”表明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B项正确;政权更迭、各项制度尚不健全与材料强调的王权与神权相结合不符,故C、D两项错误。]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齐鲁晚报》报头材料三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材料四树有根,水有源,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华人后裔纷纷到祖国大陆寻根问祖,掀起寻根热。(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的历史渊源是什么?(2)材料三、四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今天有何积极影响?解析:本题以全新的视角考查分封制和宗法制,解答时要注意紧扣材料。第(1)问应先判定为分封制,再结合分封制的影响作答。第(2)问应先判定为宗法制,再回答宗法制在今天的积极影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材料一、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分封制。渊源:“齐”“鲁”两封国都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因此山东又称“齐鲁大地”。《齐鲁晚报》的名称也正反映了分封制对今天的深远影响。(2)材料三、四反映的是宗法制。影响:宗法制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有广泛的积极影响。Thankyouforwatching!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件 人民版必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52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