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课前自主学案一、玄武门之变1.背景(1)李世民劝说李渊在晋阳起兵,推翻隋朝,为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2)统一后,设立“”,收罗人才。(3)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结成联盟,反对李世民。□01文学馆2.经过(1)李世民收买太子府心腹人员,得知太子谋害自己的计划。(2)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元吉,最终登基。□02李建成3.评价(1)实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2)影响:①政变导致血腥相残,骨肉对立。②政变一方面是剥削阶级自私本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挑战。③史实证明:有积极意义——随后出现“贞观之治”局面。深化理解玄武门之变是一场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是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客观上又是对传统的重长幼、轻德才的嫡长子继承制的挑战。对于此类事件的评价,既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也不能以道德评判代替客观的历史评价。二、“贞观之治”的出现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原因(1)吸取隋亡的教训,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2)选贤任能,不拘一格(3)实行政策,不夺农时,推行,轻徭薄赋(4)从出发,慎用刑法,制定《》(5)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制□01休养生息□02均田制□03民本思想□04唐律□05科举深化理解“贞观之治”调整了政治政策,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上的。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1.背景(1)唐朝初年,中国北方、西部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2)唐高祖采取的态度。(3)唐太宗着手经营,揭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01息事宁人□02中国边疆2.措施(1)武力讨伐,随后采取“”的策略。(2)设置机构①在东突厥,设,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可以世袭。②在西突厥,设,管辖西域地区。□03战而后和□04羁縻府州□05刺史□06安西都护府(3)册封后嗣:630年,唐太宗被尊为“”,规定西北各族首领的后嗣由唐朝册封。(4)和亲通婚:唐太宗派入藏与和亲。3.影响: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愿意“世为唐臣”。□07天可汗□08文成公主□09松赞干布思维点拨1.历史上出现“治世”的原因(1)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如唐朝实行均田制)。(2)农民战争的打击,使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教训,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压迫,部分地调整政策,利于农业生产(如汉高祖刘邦)。(3)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前提)。(4)统治者勤政廉政,善用人才,居安思危,政策有连续性。(5)民族团结,对外交流频繁。(6)科技进步的推动力。(7)人民群众辛勤劳动。2.唐朝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原因(1)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之朝,为大规模开展民族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2)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也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3)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4)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四、开放的对外政策1.表现(1)开放的对外政策:交往的范围广,设置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2)宽容的宗教政策:经典大量传入中国,并被译成汉文,派到天竺取佛经。□01鸿胪寺□02佛教□03玄奘2.作用(1)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2)使朝鲜、日本等国家得到发展,加快了日本的进程。深化理解唐太宗对外政策的特点是对外开放,兼收并蓄。这一政策体现了大国、强国的气派,对待东西方文化十分大度和宽容。□04兼收并蓄□05封建化五、晚年的反省1.过失:少于纳谏,大修宫殿,求仙炼丹。2.反省(1)撰写《》,反省过失。(2)评价自己“”。□01帝范□02功大过小课堂名师导悟主题一“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ZHUTI史料一(唐太宗的话)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史料二(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以上史料均摘自《贞观政要》问题探究:(1)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是否有关系?理由何在?提示: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从而出现政治清明的“贞观之治”。(2)史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提示:意识到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意在缓和阶级矛盾。(3)你认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方略对今天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提示:用人原则: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实行公务员考核制度。民生问题:坚持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法制问题: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处理民族问题:弘扬民族平等思想,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外交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吸收国外优秀成果,传播中华文化精髓。【要点总结】“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1)隋的统一与发展经济的措施为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2)政治上,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任用贤良,虚怀纳谏。(3)经济上,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4)文化上,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5)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了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6)对外关系上,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7)广大劳动人民在较为安定的环境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精神财富。主题二唐太宗的历史贡献ZHUTI史料一(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史料二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图画24位功臣相貌于凌烟阁,这24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李靖、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在这些人中有的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有的是太子李建成政治集团的人,还有一些人出身少数民族。如魏征少年时做过道士,后来为太子的谋士,尉迟敬德是铁匠出身,秦叔宝是小军官,程知节是农民。——《盛唐气象》史料三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如,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贞观政要·论安边》史料四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赉粮,取给于道路焉。——《贞观政要》问题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唐太宗这段话的思想。(2)据史料二指出唐太宗是怎样用人的。提示:为君主者不可好大喜功,加重百姓负担,以致国危君亡。提示:用人不拘门第、民族,不避仇怨,唯才是用。(3)史料三反映了唐太宗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的?并结合史实说明。提示: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史实:击败东突厥,设都督府管理;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入藏。【要点总结】唐太宗的历史贡献(1)盛世局面: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民族和谐: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3)开放外交: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色彩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治国策略:唐太宗善于纳谏和用人,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5)制度创新:完善了隋朝开创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影响深远。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课件 新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5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