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0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自主学习名师点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课标要求: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基础梳理点击思维一、印巴战争1.印巴冲突背景(1)宗教矛盾:英国对印度实行的政策,按宗教原则分别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导致民族、宗教矛盾尖锐。分而治之1.“蒙巴顿方案”规定,印度两个自治领域的划分主要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仰……从“蒙巴顿方案”颁布至1951年,约720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斯坦;基础梳理点击思维(2)领土争端: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印巴矛盾激化的导火索。2.历次印巴战争(1)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联合国调停,但克什米尔地区归属未定。(2)1965年,克什米尔爆发起义,印度以“巴非正规军渗入”为由发动进攻,引发第二次印巴战争。联合国安理会促使双方停火,但争端仍没有得到解决。克什米尔反印在巴基斯坦的约90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加之“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分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即现今的孟加拉国)相隔1600千米,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基础梳理点击思维(3)1971年,印度在支持下,利用巴基斯坦内部矛盾,蓄意肢解巴基斯坦,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原东巴地区脱离巴基斯坦,成立。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向倾斜。3.印巴战争影响(1)为了自身安全和威慑对方,两国均保持庞大军备,并研制出。苏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巴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其根源又是什么?答案:原因:宗教矛盾、领土纠纷、水源问题、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根源:英国“分而治之”的殖民主义政策。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印度核武器基础梳理点击思维(2)南亚次大陆局势持续紧张。[规律总结]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英国殖民统治的直接产物,与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政治分歧等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成为南亚次大陆局势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基础梳理点击思维二、两伊战争1.背景:(1)领土争端:河界的划定一直是两国争执的焦点。(2)民族矛盾:伊朗主要民族是人,伊拉克以人为主体。(3)宗教矛盾:两国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教派不同。(4)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导致双方冲突演变为战争。阿拉伯河2.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据,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波斯阿拉伯地区霸权主义基础梳理点击思维2.开始:1980年9月,伊拉克对伊朗发动突然袭击,战争爆发。3.经过:(1)第一阶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2)第二阶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3)第三阶段: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4.结束:1988年,在联合国的调停下,两伊宣布停战。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根据材料,说明两伊战争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伊战争还带来了哪些影响。基础梳理点击思维5.影响: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灾难,国力受到削弱,经济全面倒退,成为一场两败俱伤、没有胜者的战争。[规律总结]两伊战争发生在“冷战”期间,尤其受20世纪80年代能源危机影响,不可能不受到大国的干预和控制,除核武器外,两国极尽战争之能事,给本国和中东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更加有利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答案:(1)造成国际油价的飞涨。(2)战争使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战争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地区动荡不安;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中东事务创造了条件。名师点拨一、印巴长期冲突的启示1.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2.在建立民族国家时,要遵循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3.领土边界长期不确定归属会酝酿矛盾冲突。4.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会埋下隐患。特别提示印度和巴基斯坦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导致了严重的宗教排斥和对立,加剧了居民之间的不和,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5.大国的介入和出售武器会对地区冲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要对大国的介入提高警惕,独立自主地解决内政问题。二、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类别表现举例历史民族、宗教矛盾印巴: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矛盾两伊: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领土纠纷印巴:克什米尔两伊:阿拉伯河河界殖民主义统治印巴: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现实美苏干涉印巴:苏联支持印度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地区霸权主义两伊:萨达姆企图成为阿拉伯世界盟主2.教训(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受灾难性的破坏。(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国与国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特别提示霸权主义是实现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不消除霸权主义,大国就很难平等、公正地对待小国、弱国,和平就只能是掩饰实力和武力较量的幌子。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962年的那次战争,可以说中国处于1∶3的绝对劣势局面。表面上中国打赢的是印度,但事实的实质是中国击败了当时的两大世界军事强国美、苏。然而,此时中国的领导人却做出了快速回撤的决定,而且是沿着过去的实际控制线再后退20千米。另外,中国方面还遣返了包括1名少将旅长在内3450名印度战俘,以及归还缴获的武器装备。西方国家对此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对东方这个“怪物”有了新的认知。现在看得很清楚了,中国政府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印度:我们争的是国家的尊严,是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同和维护。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对此战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预言,这一仗至少可以保证中印边界10年稳定。——《一场不十分公平的较量:美国人眼中的中印战争》[探究问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62年中印战争的背景。[探究思路]第(1)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作答,根据材料“表面上中国打赢的是印度,但事实的实质是中国击败了当时的两大世界军事强国美、苏”可知,美国和苏联对印度的支持是中印战争的背景之一;再结合所学知识,国际领域,一方面是美国继续采取对中国的敌视政策,另一方面则是中苏关系恶化;同时,中印存在的领土争端也是这场战争爆发的重要背景,而国内中国经济刚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答案:(1)背景:美、苏对印度的支持;美国继续采取对中国的敌视政策,中苏关系恶化;中印存在领土争端;中国经济刚刚经历三年困难时期。(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打赢了战争之后做出“快速回撤”决定的战略意义。[探究思路]第(2)问,根据材料“我们争的是国家的尊严,是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同和维护”可知,中国快速回撤的决定有利于国家尊严的维护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同;根据材料“西方国家对此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对东方这个‘怪物’有了新的认知”可知,中国的克制与让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并避免了中印战争的全面升级;根据材料“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对此战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预言,这一仗至少可以保证中印边界10年稳定”可知,中国的快速回撤也有利于中印边界的长期相对稳定。答案:(2)意义:维护了中国的尊严;中国的克制与让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避免了中印战争的全面升级,维持了中印边界的长期相对稳定。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20课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5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