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选择题1.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有()①以商品输出为主②政治性借款③强占租借地④划分势力范围解析:选C。本题考查列强侵略方式的变化。注意题干限制信息“甲午中日战争后”。①以商品输出为主是在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就已经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B.民间资本大量投资铁路C.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D.早期维新派“商战”思想的促进解析:选B。甲午中日战争后,西方列强积极争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攫取了近万公里的铁路投资权和修筑权,中国铁路修筑权几乎完全被西方列强垄断。而且修筑铁路投资大,见效慢,当时民间资本还不具备投资铁路的条件。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解析:选B。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而无产阶级则在此后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4.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①迫切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②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③领导农民发动起义④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C。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决定了其不可能依赖广大人民群众发动起义。5.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是指()①要求进行政治改革②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③由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④与洋务派划清了界限A.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解析:选A。①④是两者的相同点,不是“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排除含①④的选项。6.康有为斥古文经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C.恢复儒学独尊的地位D.动摇反对变法者的理论基础,加强变法思想的权威性解析:选D。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要先树立变法思想的权威。而欲达到此目的,又必须动摇乃至推翻顽固守旧、阻碍变法的旧思路。故选D项。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科学知识B.企业管理制度C.政治制度D.教育制度解析:选C。从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变法要培养人才必先变革教育,变革教育、科举的根本在于变革官制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应选C项。8.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的关键是()A.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B.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变法得到了光绪帝的支持解析:选A。本题可以从“公车上书”的性质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判断出答案为A项。9.1896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刊,该报()①以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为宗旨②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③促进了部分国人思想的解放④提出了全面变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激进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A。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要求,这只是要求部分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而不是对中国政治制度全面改造。因此,④的叙述是不正确的。10.维新派与顽固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争论的中心是()①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②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③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④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B。由所学可知,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不包括经济基础方面,只是上层建筑领域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的交锋。排除含有④的选项。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还在李鸿章赴日本谈判《马关条约》之前,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就让英国金融界作好充当中国债主的准备。他还得意地说:“(中国)对日赔款如交我筹措,恐怕除了海关之外,还有许多别的职权交到我手中。”果然,在《马关条约》签订时,清政府先通过赫德交涉向英国银行借款的事。俄、德、法听到这个消息,也要求清政府向它们借款。清政府谁也不敢得罪,只好答应向这几个国家都借款。材料二“1895-1898年清政府向俄、法、英、德的借款”表借款时间借款对象借款额(白银)借款附带条件1895.7俄、法9896.8万余两1.同意以海关税款为抵押2.允许俄法参与海关管理1896.3英、德9762.2万余两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现状借款时间借款对象借款额(白银)借款附带条件1898.2英、德1.1277亿余两1.以海关关税为担保2.以内地的税收(厘金)每年五百万两作抵押3.由外国人控制海关征收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为什么大举外债?西方列强为什么争相对华贷款?(2)依据材料二,清政府向俄、法、英、德借款有何特点?解析(1)由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可知清政府大举外债是为了缴付对日赔款。列强争相对华贷款的原因由材料二可知是为了攫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2)由材料二可概括其特点。答案(1)清政府大举外债是为了缴付对日赔款。列强争相对华贷款是为了攫取巨额经济利益,扩大在华侵略权益。(2)特点:这些借款时间长、利息高、回扣盘剥重,具有很强的政治奴役性。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三“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材料四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全集》请回答:(1)材料一、二是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材料一的主张是什么?(2)材料二反对什么观点?实质何在?(3)材料三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其论证依据是什么?(4)材料三中何处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表明了什么实质?(5)材料三、四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其论证的实质是什么?解析题目中的几则材料涉及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几个派别,回答时,要将所学知识与材料中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答案(1)洋务派。只主张改变某些规章制度和生产技术,不改变封建政治制度。(2)反对兴民权。反对君主立宪,反对维新变法。(3)顽固派。把变法和救亡联系起来,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事实驳斥封建顽固派的迂腐守旧。(4)“稍变祖宗之法”。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向封建势力妥协。(5)资产阶级维新派。从理论上阐明了要求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 第一节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课时检测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296345 .html